中职医用化学课改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
2017-06-14徐杲
徐杲
(海宁卫生学校 浙江海宁 314400 )
摘 要:中职医用化学课改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去,以弥补学生实验的不足。本文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去,消除对实验的恐惧感,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操作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参与 实验兴趣 化学实验
浙江省高职考试2017年开始进行改革,今后将进行单独的实验操作技能考试,新高考把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作为高职考试考核改革的重要目标。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转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高职技能考试成绩,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将面临新的研究课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实验是实施化学科学活动的主要形式。然而,中职学生的实验理论掌握差、操作能力也差。我对我教授的三个班级的同学做了调查:3.4%的同学认为做实验是在搞科研,是高不可攀的事情;72.6%的同学愿意去做实验,但不知道怎样去进行;14.0%的同学害怕做实验,认为化学实验有损自己的健康或有一定的危险性。从以上的调查可以看出,我们的学生对实验大多数都是表现了积极的一面,想自己亲身体验其中的乐趣,但要老师进行很好的引导。也有一部分同学对做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需要我们老师进行一定的疏导。在中职的实验教学课堂上,老师一般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或者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实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对实验的印象不深。有时即使有些演示实验有同学参与,但毕竟参与的学生是少数,很多学生只能当看客。有时即使是分组实验,但其实每组里面的学生操作的往往也是那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还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只是作为旁观者,没有参与其中。即使是分组实验,学生在做的时候也只是照着步骤在那里机械地照办。所以学生的创新精神被扼杀。学生对这种所谓的实验也缺乏了应有的兴趣。这也将违背课程改革理念。[1]
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有兴趣没有恐惧感,并且并不只是停留在兴趣阶段,而是朝着熟练操作方向发展,培养严谨的学科态度,为其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有明显的效果。[2]
一、参与趣味性实验竞赛,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虽然大部分学生对自己能亲手做实验有强烈的渴望,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实验有一定的恐惧感。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启发教育和适当的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对实验产生兴趣。利用网络的优势,让学生上网查一些趣味的化学实验,然后亲自动手做,从中体会到实验的乐趣。当然,鉴于实验的可行性和危险性,教师可帮助学生进行一定的筛选,并对实验进行一定的指导。比如:“点冰着火”,“火龙写字”、“变色咖啡”等趣味性实验使学生的积极性高涨。笔者发现,在经过趣味化学竞赛后,学生普遍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很多课堂实验跃跃欲试。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主要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用对艰深的原理做要求。
二、参与课堂演示实验的改进,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当学生对实验有了浓厚的兴趣后,他们并不满足于一些演示实验的实验效果。此时,我们可以因势利导请同学们帮我们改进实验。学生的积极性顿时高涨起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思广益为我所用,不失是明智之举。这时,我们要广泛听取学生对实验改进的设计,并进行适当的指导。一旦方案可行可让学生进实验室进行实验。这时我们要对实验室进行定时段的开放,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监督,使改进实验进行有效的开展。例如:当我上到铜与稀硝酸反应时,实验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时,我顺便让学生课外去讨论,如何改进该实验。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几天后就有好多学生把他们的设计思路跟我说了:有用针筒做的;有用塑料袋做的;有用塑料袋和针筒配合做的;有用滴瓶做的……。经过学生的实验比较,用塑料袋和针筒配合做效果最好。塑料袋中事先放一片铜片,然后将塑料袋密封。把其中的空气用针筒抽去后用针筒注射入稀硝酸。不久就可以看到塑料袋鼓起来,有无色的一氧化氮生成。再注入空气就可以使无色的一氧化氮转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效果非常明显。这时有同学指出,可以浓硝酸和稀硝酸一起做该实验。先以上述方法做铜与浓硝酸的反应,然后注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将浓硝酸稀释振荡,不仅可以看到二氧化氮与水反应转化为无色的一氧化氮,而且此时再用针筒将一氧化氮及时抽出后不久塑料袋又鼓起来了,注入空气又转化为红棕色的气体。当我问到如何让实验停止时,又有学生指出只要把铜片用手在塑料袋外捏住,将硝酸隔开就可以了。通过改进实验,学生的聪明智慧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并且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空前的高涨。
另外,分组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已普遍在实行,改进实验不仅可在现象上改进使实验现象明显外,还可以在仪器的微型化方面让学生进行改进。以便于今后分组实验能得到有效的开展。
三、参与实验习题的探讨,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从趣味实验到改进实验,学生对化学实验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我们要抓住时机,对实验题进行一定的强化。通过改进实验,学生肯定经历过失败,通过分析思考,对化学实验的局部装置原理已了然于心。如倒吸装置及改进、水蒸气蒸馏装置的改进等等,所以对实验已不是很惧怕,并且通过学生对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熟练度的优劣性进行评判,更能加深对装置原理的理解。由点到面,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分析能力,完成从实践到理论的跨越。[3]
四、参与社会上一些骗局的揭露和家庭小实验,培养学以致用的思想
一些同学总是有这样的想法:学了那么多的化学知识,但在生活中用到的不多。其实不然。例如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常常利用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来蒙骗群众。如:金戒指能降血压(利用乙醇和氧化铜的反应来蒙骗群众);空手从油锅中捞硬币(利用冰醋酸的沸点低的特点迷惑群众);冥纸出血水(利用碱和酚酞变红的原理散布迷信思想)等等。通过这些实验的再现,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并且通过宣传科学,破除伪科学。另外,参与家庭小实验特别是厨房化学,使学生能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实验。如:家庭84消毒液的制取;削好的苹果怎样使其不变色等等。通过这些实验,势必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发散性思维能力。
五、参与化学实验异常现象的探究,培养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当实验中出现了异常现象,我们应与学生一起分析和研究,查明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借此机会强调良好的实验习惯和规范操作方法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例如:上氯气时研究氯水的漂白性,学生由于操作上的不同,将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和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截然相反。这时,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通过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了氯水的酸性和漂白性。再如,学生在制备银氨溶液时在硝酸银溶液中滴入氨水,会看到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逐渐溶解,直至澄清透明。但如果学生误将硝酸银溶液滴入氨水中,首先也会看到白色沉淀,但是沉淀越来越多,接着颜色发灰,沉淀也不会溶解。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原因,白色沉淀是硝酸银和氨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银,而前者再加入氨水,氨水进一步和氢氧化银发生配位反应生成[Ag(NH3)2]OH,但是后者由于程序错误,硝酸银过量,所以只会产生氢氧化银的白色沉淀,而氢氧化银不稳定,分解产生了棕褐色难溶于水的氧化银固体。
中职化学教师应该顺应职教改革的历史潮流,致力于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升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要让他们在高职技能操作考核中取得好成绩,而且为其终生学习和将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吳星等.化学新课程中的科学探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
[2]李晓明.化学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教学对策.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6(9)
[3]周宁怀.微型无机化学实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