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人才培养创新战略及市场战略
2017-06-14郭振东
郭振东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逐渐发展起来,经济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给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带来一定的压力。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体育人才是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校在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创新元素的渗入,及时地了解社会需求。通过了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且针对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给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G80-0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139-02
我国体育产业的起步比较晚,近几年来,我国体育产业迅速发展,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发展规模和效益也在逐渐提高,体育产业逐渐壮大的同时,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上升,而且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就给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带来一定困难,体育领导者要正确认识到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战略,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创新型体育人才。
一、我国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现状
虽然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是在体育事业与产业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当前我国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主要呈现的趋势为:首先,素质要求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身体健康,参与到体育健身的人也越来越多,对于高水平的体育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高素质的体育管理人才是体育事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其次,社会型体育人才门类扩大,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和知识型社会,传统的体育人才门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体育人才的分类也更加详细,包括体育管理人才、体育技术人才、体育科研人才、体育指导人才等。参与到体育消费的人群越来越多,推动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休闲等项目也将受到高度重视,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健全,体育休闲也已经面向群众普及,与之相对应的体育人才需求也会适度的增加。当前,我国对体育专项人才的需求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二、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1.受传统体制的牵制。我国体育人才培养一直处于由国家体委包办的体制中,虽然经过转型时期的改善,基本脱离了政府的行政体制,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阴影,政府为了自身利益,对体育人才培养不放权,束缚着联合培养体育人才的计划,地方政府与体育部门之间存在着矛盾,阻碍体育创新人才的培养。
2.高校制度激励不足。当前的体育人才培养任务大多数有高校来完成,高校的资产管理者由地方体育行政部门担任,导致中间环节过多,增加了三方配合的难度,影响创新人体育人才的培养,政府对高校的监管也难以到位,在缺乏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制度运作下,人才培养目标与最终的效果很难达成一致,许多管理者只做表面文章,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在选材过程中投机取巧,严重阻碍了创新体育人才的培养以及体育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人才培养战略落后。虽然我国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人才培养的工作却不尽如人意,人才培养的力度不够。目前国内来看,只有几所高等院校设立了体育管理经营方面的专业,造成体育产业市场发展所需求的实用型人才供给不足,高校中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对市场的需求掌握不准确,不能够及时地调整专业设置,高校由于自身原因,形成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所培养出的人才也不具备体育产业运作的能力。
4.生源质量差。面对日益发展的体育产业市场,对人才需求量逐渐升高,高校不断开展扩招政策,对于人才选拔的政策不够严谨,导致所招收的体育专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日常学习与训练的进程中,基础差的学生很难跟得上教师的教学,渐渐地对体育失去了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也是人才培养的一大损失。高校在招收体育人才的过程中要严格把关,科学有效地对体育人才进行筛选,为以后的教学环节奠定坚实的基础,生源质量差直接影响体育人才培养的效果。
三、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策略
为了确保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加强人才培养理論研究为核心,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人才培养体系中来。对于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体育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大学校园中,由于理论与实践很难协调,许多学生的实践能力都很差,体育院校大多开设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等理论课程,对实践课设置偏少,实习时间也比较短,所掌握的实践技能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高校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扩大实习范围,与体育局或运动队签订实习协议,组织学生们参加实践活动,提前与社会接触,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在校园日常学习与训练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学生打好实际动手能力的基础,在竞争激烈的经济社会中才会有立足的本领与机会。
2.结合市场反馈,调整人才培养战略。当前高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近几年来,许多热门专业层出不穷,对体育人才就业竞争产生很大影响,许多体育院校在人才选拔上只注重数量,不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了解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标准,盲目发展,严重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以及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前途,体育院校自身的专业范围比较窄,课程设置也几乎都是与体育相关,这种专业课的设置使学生的知识面变窄,仅局限于体育方面,而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许多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如何改变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体育院校领导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新一代的体育人才不但要求过硬的体育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要有组织能力、管理能力、较高的道德素养、创新精神等。高校在体育人才培养方面,要结合市场反馈为参考,积极掌握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战略,使其既能适应社会专业职业的需求,又能够体现出体育院校的地位和作用。体育院校以及高校要结合自身情况,与企业积极互动,不断改革教育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目的。
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选择。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者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学生们设计的实现能力与素质结构的方式,我国人才培养一直采用专才的培养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们单一的知识结构也很难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我国高等教育要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专业素质为主干的通识教育,构建综合素质教育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高校毕业的体育人才要有良好的基础素质、宽厚的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文素养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方面,体育院校的学生知识就业大军中的一小部分,体育院校与综合院校的体育专业还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作为综合院校,可以结合校内的资源共享,进行跨院系选修,给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平台,对于体育院校而言就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只能跨校选修,不同的培养模式所培养的体育人才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社会对体育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许多方面的人才供不应求,但还有一些专业供过于求。所以,高等院校要结合社会的需求,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的高水平体育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体育人才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及教练员,高校要重视体育教练的筛选与培养,对体育教练的聘任要严格把关,组织和鼓励教师相应地进入市场中来,通过市场机制来有效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劳动用工制度,不断地激发教师及教练的积极性,把薪酬和人才培养的有效性联系起来,形成培养人员激励政策,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鼓励其参加主体性学术探讨,拓宽教师的知识层面和视野,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提升教学水平。
5.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的动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愿望和设想,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创新型人才,加强培养体育人才的创新精神,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大军中获取竞争的机会。随着经济全球化,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要求教育领域必须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所以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支持学生的创新发展,就是推动社会的发展,没有机智、灵活、别具一格的工作方法,很难在体育行业中立足,所以没有创新,人类就只能停留在一个水准上,社会也不会前进。综上所述,培养体育人才的创新精神已经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条件。
四、結语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优秀体育人才的需求,高校要正确认识到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人才培养战略深化改革,与时俱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高校就业竞争力。高校体育管理者要深入研究当下体育人才培养需要解决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苏.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4).
[2] 黄泽江,孙德朝,蔡存军.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进退维谷与创新路径选择[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7).
[3] 蔡金明.我国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模式构建[J].浙江体育科学,2012,(9).
[4] 史立峰,梁培根,邓雷.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3,(2).
[责任编辑 刘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