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校园新媒体建设,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2017-06-13刘太宝
摘要:新媒体的诞生改变了高校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方式。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加强和规范校园新媒体的建设,改进思想教育的方式、拓宽思想教育阵地、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QQ、微信、飞信、下课聊等聊天软件正在逐步取代短信和电话,成为青年学生最常使用的沟通方式。另外还有一些网络社交平台,如新浪微博、腾讯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等,也受到高校学生的关注和欢迎。这些平台虽然不是专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但是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媒体的运用就像双刃剑,有益处,也有弊端。一方面,它可以极大丰富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生活方式,拓宽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新媒体提供的信息丰富却无序,微信、博客、BBS中多数学生以网名的方式进行沟通,各种信息如年龄、性别、身份等都是虚拟的。大学生因不具备客观的判断力,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蒙蔽。因此,我们必须规范校园新媒体建设,加强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
(一)完善规章制度,实施有效监控。
严格规章制度是新媒体健康发展的保障,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各类运营商则应从技术和行业自律层面,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管,促进新媒体的健康发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专业法律,明确监管措施、监管标准和各部门的职责,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各类运营企业和终端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制有效的垃圾短信治理系统,是控制不良短信的有效途径。
建立反馈机制。新媒体的"无屏障性"存在着相应的负面影响,既削减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和效果,又加大了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工作的难度。反馈机制的建立,它不但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地影响青年学生,对错误言论积极开展舆论引导,而且在收集和整合青年学生对一些敏感时事话题的意见后,能够使得青年学生被引导朝着自己和社会所希冀的正面方向不断发展,这无疑确保了在沟通与交流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建立起一种良性双向互动循环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因此得以增强。
(二)建立专题网站,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新媒体已经构成青年学生重要的社会生活环境,各类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都可以从中找到立足之地。因此,创建一系列紧贴校园生活、紧贴青年学生的融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创造性和服务性为一体的校园网站或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积极开拓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隐性教育的功能。
1.必须要尽快建立起具有针对性、导向性、主动性和思想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网页和专题网站。通过网络的各种新型窗口,对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重点问题进行了解和搜索,争取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利用网络交互性强的特点,创建思想平等交流的平台,有重点地解答学生现实生活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利用网络提供的机遇,努力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创新。
2.搭建校园网络新闻立体平台,始终努力做好热点透视、舆论引导和典型宣传三项工作。首先,关注校园热点,挖掘校园新闻,反映校园文化建设新动态,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其次,积极收集各类相关的教育信息,使学校教育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素质教育措施等得到及时反映;最后,从国内外形势发展着手,关注青年学生所关心的时事热点,并按主题将国内外的背景资料、新闻分析等进行分类。
3.开设的网站要有精心设计的内容。让学生既能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时政新闻,又能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从而使网站网页成为青年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4.要重点增强网站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首先,网站要及时更新各类重大新闻以及重要评论等重要信息和内容,以保证网站信息的及时性和敏感度。其次,要建立多重链接、开设BBS、设立搜索引擎、建立网络聊天室和增加各种趣味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等,一方面,提高网站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访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影响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真正深入至学生群体当中。最后,结合学校教育的重点和内容安排,全方位利用网络资源,邀请各界有影响力的学术专家开办座谈会或讲座,组织学生对各种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讨论,并定期召开相关的交流会和研讨会。
(三)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深入到学生当中进行交流
网络新媒体平台使信息传递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促使了教育方式由单向向多向的转变。影响高校学生思想观念的因素不仅是现实时空,更多的是以虚拟网络世界为依托的无形时空,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觀点往往由于现实的局限性而不容易广泛传播,但在网络新媒体平台中,学生的任何思想观念都可以轻易地找到认同者和与之呼应的行为个体。
学校可以利用微博、博客、留言板、QQ群等信息交流工具建立一些公共在线交流平台,并保证和维护其开放度。青年学生可以在这次平台上充分表达思想观点和释放心理压力,教育者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来深入了解青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多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学生的负面意识,然后在与学生的讨论中将积极的观念传播给学生,使学生经常性地受到正面思想的熏陶,然后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观念。另一方面要容忍和密切关心青年学生在公共在线场所表现出来的一些不良情绪和言语,决不能进行直接抨击和批判,要以发挥其社会"减压阀"的作用为目的。另外,网上还可以开展"时事论坛"、"电子邮箱"、"心理咨询"、"热线服务"等,能有效地帮助青年学生解决问题,为学生在学习、生活、实习、毕业求职等方面带来极大的便利。
综上所述,面对新媒体环境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针对高职学生的思想特点,结合新媒体时代的背景,转变工作思路,抓住时代脉搏,创新教育模式,掌握新媒体环境的优势和不足,勇于使用新媒体技术,不断更新活动形式、扩大互动范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提高参与度,最终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顾峰. 浅谈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应用[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03):18-19+25.
[2]张自强,刘蓓蕾. 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索[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0):51-52.
[3]林岳新,魏传英,罗月华. 新媒体条件下青年学生的思想现状及其引导[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4,(01):16-23.
作者简介:
刘太宝(1989.12-),男,回族,山东潍坊人,辅导员,南开大学药物化学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