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我国高职发展历程回顾

2017-06-13

职教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学堂人才职业

杨金土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年第9期中撰文,试图梳理出在20世纪这百年时间里,我国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粗略脉络。

一、清末—民国时期。在我国教育史学界,一般都把19世纪60年代初创办的实业教育作为近代职业教育的早期阶段进行研究,普遍认为当年的“同文馆”是我国现代教育之肇始,而我国的工业职业教育,则发轫于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马尾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其基本的服务面向和所培养的人才类型而论,应该起始于清末创办的“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1906年后,陆续增设法政学堂、巡警学堂、方言学堂、财政学堂、医学堂、体操美术音乐学堂等,其中,以改良吏治、培养佐理新政人才为宗旨的“法政学堂”发展最快。辛亥革命之后,民国政府于1912-1913年制定、修补的《壬子癸丑学制》,把高等实业学堂改称为“专门学校”。至1925年,专门学校只留下58所。在这期间,“专门学校”出现三大弊端:一是热衷升格;二是偏重政法,忽视农工商产业的实科教育;三是教学脱离实际。1928年5月15日,在南京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通过了《“中华民国”教育系统案》,专门学校改称为专科学校。1929年8月,民国政府公布《專科学校组织法》,重新规定专科学校应“以教授应用科学,养成技术人才”为目标。上述史料,作者从中引出如下两个印象:一是民国期间的专科学校和清末的高等实业学堂,都具有服务产业行业、崇实务实这两个基本特性;二是在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短年制的专门学校和专科学校始终处于边缘地位。

二、1949—1978年间。新中国建立后,百业待举,尤以振兴工农业为要务,急需大量服务于各类产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政府大力发展专科教育。1952年,学习苏联的经验,全面实行院系调整。后来,由于坚持发展中专,高专继续减缩。“大跃进”期间,专科学校一哄而上,然而办学条件严重滞后。在1961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专科学校纷纷下马。“文革”时期,高等专科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横遭浩劫,损失惨重。

三、1979—2000年间。1978年年底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新中国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1979—2000年,是我国高职教育从多路探索走向合力发展的阶段。20世纪的最后2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迅速增长,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高,对外开放的领域从一般加工业扩展到基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先进设备和技术大量引进。因此,各行各业对第一线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还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职业、岗位和人才规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1979—1998年期间,通过多种途径的探索,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存在的时机逐步趋于成熟,作者也梳理了其间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

在梳理了高职发展的时间线索之后,作者又回顾了原有的高等专科的改革、职业大学的兴起、成人高等教育的新定位、民办高职院校的崛起、创办五年制高职这5支力量各自的探索之路。

作者继而梳理了高职合力发展之路。1998年,对我国高职教育而言是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对高职教育的多种办学形式提出了“三教统筹”的管理思路,从管理体制上初步实现对职业技术学院(含职业大学、举办高职的民办高校和五年制高职)、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资源整合,也就是以多种办学形式朝着共同的方向发展,共同探索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规格和模式。在此后的17年时间,高等职业教育开始统一以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现身于社会,形成多种办学形式合力奋进的新格局。由此可见,在20世纪的最后两年,高职高专的工作有声有色,使我国高职教育系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作者最后总结道:回顾20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百余年发展历程,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实际上也是中国新旧教育思想不断更替的过程。这—过程,既表现了中国教育制度不断进步的主流方面,也反映了中国教育制度中落后势力的陈腐与顽固。我国的高职教育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大踏步前进中继续攻坚克难。

猜你喜欢

学堂人才职业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毛遂自荐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