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节里说劳动

2017-06-13庄西真

职教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德智体美劳动节光荣

庄西真

我是在劳动中度过今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劳动节就应该在劳动里度过。当然,我也不反对“五一”国际劳动节放假,对于那些整日忙忙碌碌的人们来说,多一天假期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按照惯例,每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都要评选和表彰劳动模范,报纸也会连篇累牍地发表评论(社论),宣传劳动光荣、劳动崇高、劳动伟大、劳动美丽等理念,希望全社会都热爱劳动。实际效果好像并不如人意。关于劳动的价值,我觉得需要从应然和实然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并应注意把这两者统一起来。“应然”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涉及事情的好坏,比如从道理上论述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崇高的、劳动是美丽的;“实然”就是告诉我们“是什么”,涉及真假,比如具体的劳动是什么样、报酬多少、劳动条件如何。如果我们不从实然角度分析现实生活中劳动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劳動”可能是美丽的,有的“劳动”也许并不美丽,只是一味地从应然层面论说“劳动就是好”“劳动就是光荣”,到末了,大家把自己实然的劳动处境和应然的理想劳动一对照,谁还相信你说的话呢!这就是我们每年都宣传劳动好,但是整个社会鄙薄劳动之风愈益严重的原因之一。

劳动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与其说劳动是一个哲学概念,不如说它是一个经济学概念。从经济学上看,劳动是指人类在财富生产过程中所提供的有价值的服务或贡献。所有的劳动,其共同的特征是劳动者都要付出时间、体力、知识或技能。换言之,劳动是人们为了创造使用价值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而对体力、脑力以及时间的付出。劳动是一个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内涵不断发生变化的概念,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其劳动往往有不同的类型和特征。历史上,中外皆把劳动分为“劳心”(脑力劳动)和“劳力”(体力劳动)两种,劳心者不太看得上劳力者,常常称之为苦力。近代启蒙运动以来,一些思想家看不下去这种现象,开始为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张目,法国思想家卢梭曾宣称“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中国教育家蔡元培也倡导“劳工神圣”,赞美体力劳动者。然而,就社会阶层而言,体力劳动者在几乎所有国家依旧处于社会底层。在中国,体力劳动者真正获得社会地位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那时候工人成为老大哥,工人阶级成为最受欢迎的阶层。这种“好时光”上世纪80年代就一去不复返了,最近三十多年,是体力劳动者、普通劳动者付出和回报不相称,难以体会劳动尊严的时期。当前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要任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处在关键时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深化,导致很多劳动者不能劳动、不会劳动、劳动不好。总体来说,劳动(体力)光荣应然的成分大于实然。

毋庸讳言,人生在世,必须以劳动来交换生存所需的物质和精神营养,没有谁可以单独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光荣首先是体力劳动光荣,体力劳动光荣应该有高回报,有高回报是因为其创造“效用”。比如,一些看似简单的重体力劳动,像建筑工人、矿工、开大货车的、高空作业者等等,他们的劳动需要非凡的体力、耐力与胆量,这都是社会必需的稀缺能力,并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所以应该获得高回报。在西方国家,这些工作也是收入丰厚、远超普通白领的。那些需要相当技术与经验的熟练技工、高级技工就更不用说了。美国通用一线的工人工资水平高于美国普通大学教授的平均工资,水管工工资是一般美国人的两倍以上。美国社会学家加尔布雷斯在其《富裕社会》中说,“对劳动的报偿不是在劳动的本身,而在于劳动报酬”……对“新兴阶层”来说“工资并非无足轻重。尽管还包括其他方面,工资却是声望的主要指标。声望就是其他人的尊重、关注和尊敬,实际上是与这种工作密切相关的满足感的一个重要来源”。广大普通劳动者的劳动和其收入、健康、休息等切身利益攸关,需要我们努力做好劳动者的思想引导、转岗安置、就业培训等工作,确保他们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捍卫劳动者的尊严。

最后,建议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恢复“德智体美劳”的说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我国的教育方针变成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去掉了“劳”字我认为是不合适的。那些诸如“‘德智体美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和‘劳对人的技能方面的要求不是一个层面的东西,不宜放在一起”的说辞(还有别的说法),都是不靠谱的。2500多年前古希腊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写下的“美德在劳动中产生”这句话,再过2500年也还是有用的。把广大中小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我国发展教育的长期目标。

责任编辑 肖称萍

猜你喜欢

德智体美劳动节光荣
劳动最光荣
本期话题: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劳动”最光荣
劳动节
365个劳动节
谈职高音乐与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试析高中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
育才先律己——关于小学班主任形象的塑造
快乐劳动节
献上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