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乌鲁木齐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2017-06-11刘卫兵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文献工作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

摘 要:本文以乌鲁木齐市图书馆为例,浅谈乌鲁木齐地区地方文献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推进措施。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地方文献

一、加强地方文献建设的重要意义

地方文献是记录某一地域的地方史料,内容非常丰富,它几乎包括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地方文献区别于其它文献的显著特征是: 地域性、史料性、综合性、系统性,它记录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教、历史等情况,反映的内容跨学科、跨行业,记述的内容也由单一的疆域或舆地的记述,而发展到包罗该地域的全部繁复事物。而少数民族自治区域或集聚地区的地方文献中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一般统称民族—地方文献或地方(民族)文献。[1]

作为乌鲁木齐市图书馆来说,全面收集乌鲁木齐地区地方文献,是构成新疆地区民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区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中亚四国,首次提出共建地跨欧亚地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更加明确了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我们要充分利用地方文献去了解本地区的过去和现在,了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民情,了解气候、地质、物产、矿藏,助力我市的开发建设,特别要利用地方文献中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团结友爱的史实,宣传民族大团結,宣传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2]

二、乌鲁木齐地区地方文献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乌鲁木齐市下辖七区一县,分别是天山区、水磨沟区、沙依巴克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达坂城区、米东区和乌鲁木齐县,设有公共图书馆7家,其中在建2家,沙区未建立公共图书馆。2016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文化工作会议上关于“强化各级政府公共文化职能,加大文化惠民工作力度,增加基层文化服务总量,着力构建覆盖城乡、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精神,科学引导公共图书馆(室)建设发展方向,乌鲁木齐市图书馆将对近4年来乌鲁木齐地区公共图书馆建设发展情况及实现乌鲁木齐地区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的现实基础进行专项调研,调研发现乌鲁木齐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严重滞后,目前,仅有乌鲁木齐市图书馆设有地方文献(特藏、工具书)室,

面积200平米,室内配备了气体灭火系统,空气净化装置等,硬件条件相对较好。但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资金、人员投入严重不足。乌鲁木齐市图书馆自2005新馆建成对外开放后,地方文献(特藏、工具书)室对外服务时断时续,主要困难就是经费不足,地方文献(特藏、工具书)室建设停滞不前,也没有专业的人员对其进行管理服务,。

二是地方文献馆藏量严重不足,馆藏缺乏连续性,馆藏书籍陈旧,急需补充完善馆藏;三是地方文献征集困难,由于地方文献收藏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长期断档导致地方文献保存量少、征集呈缴难。以上问题造成地方文献利用率地,更谈不上地方文献数字化开发利用了。地方文献建设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广大读者广泛阅读和查阅文献资料的需求,长远来说不利于乌鲁木齐市图书馆馆藏体系建设及乌鲁木齐市地区地方文献保存、开发、利用。

三、对加强地方文献工作的思考

面对以上问题,结合当前乌鲁木齐地区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逐步推进乌鲁木齐市地区地方文献的建设和发展。

1. 加大征集力度

2016年,乌鲁木齐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我市地方文献呈缴报送工作的通知》,旨在有效解决乌鲁木齐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收藏不足的问题,《通知》下发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就收到全市各单位的各类载体的地方文献近千册(件)。公共图书馆界同时还从自身着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做好入藏的基础工作,使征集工作规范、有序。在政府重视下要拓宽征集途径,不能仅依赖呈缴制度,采取坐等上门的方法,要大胆走出去采用多种途径收集,只要是属于乌鲁木齐地区的地方文献,无论什么语种、什么载体都要收集。要遵循“广征博采、宁多勿缺”的原则。

同时,要加强馆际之间写作及社会结构的合作,从而促进地方文献交流开展与基层区、县等公共图书馆、地区地方志、档案馆、博物馆等机构的协作,展开地方文献的互换补缺,合作征集,共建共享的局面,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更好地利用各方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了优势互补。

2. 加强组织管理

通常地方文献的征集都是由公共图书馆采访部门征集,地方文献本身属于文献信息资源的一种,但是根据地方文献的特点,打破部门藩篱,成立专门机构,由宣传文化主管部门主要领导、公共图书馆馆长担任机构主要领导,由公共图书馆专业素质高、事业心强的同志专门负责地方文献的管理利用等具体工作,最好能够抽调通晓文史、少数民族文字,掌握现代化技术和具有公关能力的复合型业务骨干充实到地方文献工作中,形成系统的组织管理体系,将会为地方文献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3. 建立数据库,拓展深层次信息咨询服务,提高开发和利用水平

有价值的地方文献大多为一册,有些文献已成孤本,结合这一特点和本地区的实际,可选择以自然地理环境、特色文化、特色农业、特色经济为内容的资源,建设地方文献专题库,将传统的纸质地方文献数字化,本馆有着计算机、存储、网络等硬件环境优势,人员配备后可以起步本馆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从而更加方便读者检索查阅,提高文献的使用率,为本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快捷参考咨询服务,实现资源共享,特色数据库建设也是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的核心和发展方向。

地方文献无疑是座宝库。它藏着过去,映着现在,照射着未来。搞好它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公益性文化机构必须提高认识,应以保存地区地方文献为己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地方文献和地方出版物的采集,开发和利用本地区独有的资源,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和风采。

参考文献

[1] 夏瑛. 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J].科技资讯,2013(25)

[2] 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乌鲁木齐年鉴.2014 [M]

作者简介

刘卫兵(1968—),男,乌鲁木齐市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文献工作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5年乌鲁木齐市PM2.5变化分析
2008—2014年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变化特征分析
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乌鲁木齐市土地征收与融资问题探讨
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及其在人机交互中的应用
乌鲁木齐市将建立报废汽车管理长效机制
基于循证医学的中医论治在厥证文献系统评价研究中的应用 ※
地方文献工作制度分析
新疆首条ETC车道落户乌鲁木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