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及作用
2017-06-11刘冰
刘冰
摘 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与情感教学法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其可以通过切身的体验,来感受音乐之美,对音乐作品进行准确的评价以及感悟。
关键词:高中教育 音乐鉴赏 教学方法 作用
音乐的本质至真、至善、至美,每首曲子均是作者的情感寄托以及灵魂构成,更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写照。通过音色、音长、音高、音强基本要素,按照特定规律,形成动人心弦的音乐。真正好的音乐,是需要人们从各角度来鉴赏,而非单纯的依靠喜爱之情,对鉴赏者的能力有所要求,因此培養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有着必要性。
一、音乐鉴赏教学的目标
音乐主要是通过声音,来引发信息接受者的感官与情感共鸣,进而产生联想以及想象,实现美育的目的。音乐鉴赏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如何鉴赏音乐的能力,使其能够从音乐弹奏技法、曲调创作、表演等多维度,来评价与感悟音乐作品。同时开展音乐教育,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形式,通过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来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进而创造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
1. 情感教学法
音乐的灵魂是情感,通过不同形式,来抒发音乐作品的情感,撩动听者的心弦,在音乐的海洋里,跟随着音符的跳动,声音的长短与强弱,随之波动。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学法,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拓展学生的认知,帮助其成为既感性又理性的人。同时运用情感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美育教学的效率,譬如:在进行《梁祝》鉴赏教学时,教师可以用梁山伯与祝英台美好爱情为话题,展开讨论,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表述对其梁祝故事的感受,接着为学生讲述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是如何来抒发此情感的,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法,为曲子配以画面,使得学生能够在此情景下来切身感受,进而感悟与评价作品的魅力以及情感表现,达到音乐鉴赏教学的目的。
2. 多媒体教学法
音乐本不是无声的,所以音乐鉴赏教学也不应该是无声的。感官的触动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悟,起到着帮助作用,因此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及信息化技术,得以有效的实现,而且新课程改革下提出要将信息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中,实现信息化教学,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在开展音乐鉴赏教学时,譬如:鉴赏民族音乐时,借助多媒体,制作教学课件,将藏族、蒙古族等具有地域特色以及风俗习惯的代表性音乐,制作成课件,为学生播放,让学生从文化特点、风俗人情、经济形态等角度来分析,使学生能够了解每种音乐的文化背景,不同音乐背后蕴含着百年甚至千年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通过切身体验,切实的提升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并且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3. 采取个性化教学
素质教育提倡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学生个性化成长,培养学生乐观的个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基于音乐文化的特点,即种类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等,因此要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积极的鼓励学生去了解不同类别的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常识,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事物的能力与意识,以促使学生在音乐鉴赏时,不以偏概全,全面的分析音乐作品,注重教授学生鉴赏音乐的方法,使其能够有兴趣的去探索,避免学生接触不了解的领域,而出现厌学的情绪,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音乐,给学生提供专业的引导,以坚定学生学习的信心[1]。
三、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的作用分析
以多媒体教学方法为例,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应用,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情境,能够使得音乐形象更加的生动鲜明。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下,学生能够更好的感受音乐作品的情感,激发学生的音乐共鸣。而且音乐鉴赏必须要通过聆听,熟悉并且理解音乐,否则难以达到美育的作用。同时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利于渗透多元文化,丰富学生的音乐学识,使其能够了解到不同演唱方法以及创作手法等,所展现的音乐美是不同的,了解音乐自身的文化内涵,对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得虚幻的音乐具体化,将复杂的知识条理化,以此能够弥补教学的不足,增添音乐鉴赏教学方法音乐鉴赏教学的魅力。总体来说,音乐鉴赏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对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音乐创作的兴趣与动力[2]。
结语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活动中,结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将学生放在教学课堂的主体地位,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力为目标,开展有效的音乐鉴赏教学。
参考文献
[1]刘丹.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J].教育教学论坛,2013(41):51-52.
[2]苑文涛.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J].统计与管理,2014(03):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