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

2017-06-11芦民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3期
关键词:课程创新语文教育必要性

芦民义

摘 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和最显著的特征。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中的基础学科,肩负着创新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语文教育 课程创新 必要性 策略

素质教育提出已经三十多年了,近年来关于素质教育的呼声是越来越高,践行者也越来越多。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的特征,但是素质教育从提出发展到今天,“创新教育”的本质却是没有变过。只有通过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如何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呢?首先得从源头抓起。语文课是基础课程,而小学语文课程又是基础中的基础,咱们教师得从课程创新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笔者将着眼于小学语文教育课程创新的必要性和课程创新策略两个方面来讨论。[1]

一、小学语文教育课程创新的必要性

1.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和要求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简单来讲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首先得有创新理念,并且在教学过程当中践行。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和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如果语文教学多一些对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就会多一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国家就会多一些创新人才。因此,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2]

2. 创新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基于网络的流媒体技术、网络视频广播技术、网络音频传输技术等新技术,给教育增加了很多新的内容以及新的知识传播形式,教育也进入信息化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源泉,教材也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媒介。现在的孩子聪明、见识广、有主见有个性,只有拥有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在教育信息化时代胜任教书育人的职责,只有突破传统的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小学语文课程创新也是大势所趋。[3]

二、小学语文教育课程创新策略

1. 教师要正视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天真充满幻想,思维和表达不受限制,也就是所谓的“童言无忌”。他们的小脑袋里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由着自己的性子,展现自己的个性,因此才会有很多新奇但在我们成年人看来幼稚可笑的想法和做法。我们教师应尊重小孩子的这种天性,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在他们思路“短路”,遇到困难的时候,利用我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人生阅历给他们做一些启发和引导。教师的信任和鼓励既能很好的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激发出他们更大的潜能。比如学习《狐假虎威》这篇文章,有的学生说狐狸很聪明,我们应该像狐狸学习,当遇到危险时首先要冷静,然后想办法自救。这个学生没有受限于传统的道德观念对狐狸进行批判,而是看到了狐狸勇敢聪明自救的一点,非常值得肯定。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森林里其他的动物难道就没有看出来狐狸的把戏么?类似的问题既让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受到鼓励,也能激励其他学生开动脑筋思考。

2.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去外面,待在家里总是哭闹,走出家门一双亮晶晶的眼睛就东张西望,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不是手舞足蹈就是牙牙学语,急切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思。到会说话的年纪,看到什么东西都爱问“为什么”。可是我们发现孩子慢慢长大了,问题反而越来越少了。是孩子懂得的东西足够多了么?显示不是,根本原因是他们的问题总是受到大人的敷衍甚至呵斥,他们慢慢地也学会了看大人脸色。我们祖国有多少“天才”就这样被扼杀在摇篮中了。小学生正是好奇心重的年龄段,脑袋也特别灵活,所以教师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比如学习《灰雀》时,教师先可以给学生展示灰雀在公园欢蹦乱跳唱歌、列宁看灰雀并给灰雀喂食、列宁寻找灰雀、列宁和小男孩对话、灰雀又飞回来了等几幅图片,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接着引导学生提出一些自己最想问的问题,在学生进行思考时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能够启发学生思路的问题,可以展开讨论。这样可以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思维更活跃更能跳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 教师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氛

新式灵活的教学设计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教师要多花时间和精力,多动脑子想办法,设计出充满“创意”的教案。怎样设计“创意教案”呢?下面笔者就以《灰雀》为例做一个简单分析。

(1)教学思路有“创意”。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给学生展示几幅图片,然后让学生进行看图说话,老师做适当的点拨和引导,等学生兴趣正浓的时候引入课文,学完课文再将课文内容和学生自己编的内容进行比较,在此过程中一定要以鼓励学生为主。

(2)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一定要会熟练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有效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视频、音乐等,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体验和思考。

(3)让讲课变成“演课”。熟读《灰雀》之后,再带领学生把课文“演”一遍:一個学生扮演列宁,一个学生扮演学生,让三个学生扮演灰雀,还需要一个学生念旁白,教师可以加入角色扮演,也可以当观众。学生演之前先要揣摩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才能演得像。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就更深入理解了课文。一批学生演完了再换下一批学生演,最后教师要进行点评,点评的时候重点说学生的优点,以鼓励为主,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创新。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小学语文教育是关键,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意教学又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现的关键,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苑华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课程创新[J].读与写,2015,05:71.

[2]张敏.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探索[J].教学篇,教学创新,2015:137.

[3]李洁.小学语文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创新与思考[J].课堂教学,2016(24):80-82.

猜你喜欢

课程创新语文教育必要性
基于就业能力提升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途径探索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改革与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