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教育变革的审美视界

2017-06-10张晓东

江苏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席勒冲突

【摘 要】美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并努力挖掘美育政策背后深刻的学理依据,为现代美育建设提供思想支撑。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是现代性审美批判的经典之作,对美育有许多卓越深邃的认识。通过与席勒穿越两百多年的“对话”,可以丰厚与拓展教育变革的美学理论视域,与国家教育政策一起实现美育变革的双轮驱动。

【关键词】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超越现实游戏;冲突;自由归还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8-0017-03

【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一、“超越现实”:人类的乌托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与八省市签署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凸显了作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的美育建设的重要时代价值,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努力挖掘国家美育政策背后深刻的学理依据,为现代美育实践提供思想支撑。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是现代性审美批判的经典之作,对美育有许多卓越深邃的认识。通过与席勒的穿越两百多年的“对话”,可以丰厚与拓展教育变革的美学理论视域,与国家教育政策一起实现美育变革的双轮驱动。

人类的发展并不一定带来人性的完满提升,科技的进步也并不一定与艺术发展同步。在席勒的眼中,“实用是这个时代的巨大的偶像,一切力量都要侍奉它,一切才能也要尊崇它。在这架粗俗的天平上,艺术的精神功绩没有分量,而且艺术得不到任何鼓励,她便正在从本世纪的喧嚣的市场上消失”。而“这架粗俗的天平”只是唯利是图的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集中体现与暴发,但是却让拥有美好憧憬的席勒感到痛苦与无奈,他寄希望用美的艺术去培养人、去拯救人、去改造整个社会,与“喧嚣的市场”抗衡,最终实现美好的人类梦想。因此,席勒始终坚守着“这种理想的艺术必须离开现实,并且必须以足够的勇气超越需要;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她只想从精神的必然而不想从物质的需要去接受她的规范”。这种超越性的理想明显地具有浪漫主义的乌托邦色彩,几乎不可能在他那个时代得以实现。当然,这样的乌托邦即便在我们所处的当下也很难实现,必然会招致“实用主义”人士的嘲讽和诋毁,甚至可能还夹杂着些许恶意谩骂,实际上只能证明这些“聪明”的“实用主义”人士不仅沉沦麻木,而且缺少一种良知觉醒后的文化自觉。需要提醒的是,乌托邦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并不在于立刻兑换变现,而是它显露出的执着的情怀,这将成为一种深切的呼唤与期盼,犹如划破黑夜的一道闪电,绽放出人性的光輝,不断引领人们向着彼岸前行。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并会不断复演,中国正处在经济与社会转型的“深水区”,必须彻底改造可能出现的、甚至是已经初显轮廓的“粗俗的天平”,不能让“有用”成为衡量一切的尺度,不能让物欲僭越生命的净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谁要是不敢超越现实,谁就不会赢得真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两个一百年”的“中国梦”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既具有强烈的理想性,体现了伟大的事业发展情怀,与席勒的“乌托邦”具有相通之处,更由于中国长期改革形成的深厚积淀,从而具有强烈的现实可行性,彰显了求真务实的实践风格。实现“中国梦”需要不同领域的合力支撑。教育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支柱之一,而“中国梦”体现在教育领域的一个战略主题就是审美的教育实践,也就是以美育撬动教育的整体变革。美育改革是对教育功利化和实利化的反叛,因为美在相当程度上是纯粹而去功利化的,这样的追求会让我们踏上令人向往的教育返乡之旅。美育实践与改革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怀抱教育梦想,具有教育事业的不变初心和积极忘我的投入态度,如此才能引导平凡的美育实践一步一步向着崇高的教育目标迈进。不过,在这个时代拥有梦想是极为重要却又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这也恰恰是重温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二、“游戏冲动”:人性的完满达成

“国家与教会,法律与习俗都分裂开来:享受与劳动,手段与目的,努力与报酬都分离了。人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个孤零零的小碎片上,人自己也就把自己培养成了碎片。……死的字母代替了活的知性,而且训练有素的记忆力比天才和感觉更为可靠地在进行指导。”“为了全力培养那些带来荣誉和报酬的个别技能,而忽略了心灵的其他禀赋,这怎么会使我们感到惊奇呢?”古典时期本来完整的人,却在现代文明不断发展中被切割与撕裂成残缺的人,不可能把“想象的青春性与理性的成年性结合在一种完美的人性里”。如何弥合这种分裂状态?席勒把希望寄托在审美上。他把美称为人的“第二创造者”(第一创造者是自然),提出了充满审美意象的“游戏冲动”。这里的“游戏”绝不能庸俗化地理解成简单的嬉戏打闹,而是对人的纯真本性的回归,是一种挣脱束缚而无拘无束的审美状态。席勒以“游戏冲动”综合“感性冲动”和“形式冲动”,既摆脱了内在“需要”(感性冲动)的强制,又摆脱了外在“法则”(形式冲动)的强制,也就是把相互对立的要素结合起来,合理消解了自然的强制和伦理的强制,达成“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和谐审美统一体,从而使人成为完整的人。因此,“只有当人是完整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而只有当人在游戏时,他才是完整的人”。

知识、分数、记忆力、技巧等,这些仅仅是人性和生活中的一个侧面,它们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但不是人性和生活中的全部和唯一。在现实教育中,许多人把它们当成教育的唯一和全部,甚至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学习生活从此变得非常狭隘单调,学校教育也从此变得晦暗不清,知识化的排他竞争取代了生命化的伙伴对话,甚至成为束缚学生完整成长的桎梏。其中一些做法已经突破了必须坚守的底线,导致学生丢失了人性中最宝贵的东西,教师形象受到了严重的自我贬损,让教育失去了本应具有的高贵尊严,学校与市场化的培训机构之间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没有美的介入,就没有儿童教育的真正发生,也没有儿童生命的真正成长,“在审美趣味的领域里,即使是最伟大的天才,也必须放弃他的至高无上的威严,亲切地俯就儿童的童心”。但是,美育当前仍然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无论是对其重要性的认识,还是实践中的具体落实,都不能令人满意,可以说美育的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审美游戏冲动就是要让我们摆脱教育发展的极端化、单一性、唯知识化视角,通过美来袪除教育中的区隔和对立,全面整体地看待教育生活,全面整体地看待儿童的成长。这是充满了游戏精神的教育实践,是让儿童享受完整生命的教育生活。所以,为了从更深层面推动学校美育工作,我国的美育改革必须牢牢坚守人的完整培育,破除人的割裂化和碎片化成长,在一种恰当的实践张力之中建构美的人性教化的精神家园,最终达成对儿童天性与活力的释放,实现国家美育变革的最终目标。

三、“自由归还”:人的自我实现

“是其所是”乃是人成长的至高境界,也是教育发展的终极不懈追求;反之,如果不“是其所是”,就会成为马克思所批判的“异化”状态。“异化”是一种典型的不人道,往往会扭曲美好的人性,更会扭曲儿童的天性。与这样一种思想的观照不谋而合,席勒认为:“美现在除了使人能够按照本性,从自己本身出发来创造他所愿望的东西——把自由完全归还给人,使人能够成为他所应该是的东西,此外,美无论什么也达不到了。”真正的美不可能千篇一律,更不可能简单模仿。美的目的就是使其成为所是,而且是把自由归还之后,充满了美的意蕴的“是其所是”。因为,自由也是审美的本质所在,是审美主体对各种外在束缚的能动解脱。所以,席勒还认为“对不变的人格就要有一个绝对的、以其自身为根据的存在的观念,这个观念就是自由”。同时,作为一种工具,“美所以能成为一种手段,把人从质料引向形式,从感觉引向法则,从一个受限制的存在引向绝对的存在,这并不是因为它帮助思维,而仅仅因为它为思维力创造了自由,使思维力能按照它自己的法則来表现自己”。审美化是对自由氛围的营造,这种自由状态是对人性的尊重,是对人性的彻底解放。解放的目的是成为自己,是美好的具有无限魅力的自我实现,是按照自己的“法则”行事,从而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充满生命质感的人。

“自由”是儿童成长的前提与逻辑起点。“自由”对于儿童来说具有本体性的价值。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他们才能找到天真无邪的自己,自我建构起属于他们的独特年龄阶段的不可复制的童年生活,进而让童年在他们的一生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并时时唤起他们温暖的回忆。素质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追求与实践主题线索,本质是关怀儿童、发展儿童的本真教育,其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为孩子们提供选择的机会,帮助每个孩子寻找那个最真实、最生动、最成功的自我。但是,作为育人场所和精神栖息地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成工厂的标准化的流水线,变成了不同档次产品的集散地,学生也成了格式化的模件,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越来越遥远。正是由于受到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发展进入了瓶颈阶段,人们都在寻求突破的合理路径,美育便成为重要的推进抓手走到了前台。这不是对素质教育的闪躲和回避,而是使美育成为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的表达方式和展开维度。审美教育,或者是教育的审美追求,不是教育发展不同话语的简单叠加,而是为学生创设自由自在的、充满美的元素和意象的审美教育生活。通过潜移默化的美的浸染与陶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真正的自己。而当一个学生真正懂得欣赏美、领悟美和表达美的时候,一个活生生的个性鲜明的人就一定会站立在我们面前。

猜你喜欢

席勒冲突
文学巨匠歌德论挚友席勒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席勒的烂苹果
冲突管理
团队冲突对团队效能影响综述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吃猫粮得来的诺贝尔奖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
身体·性·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