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音乐表现手法与创作特点的分析
2017-06-10段晓宇
段晓宇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德彪西音乐表现手法与创作特点的分析
段晓宇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印象派主要代表人物——德彪西,一生中著有多种不同体裁的作品,擅长将音乐的题材元素运用得更加自由化,不再拘泥于传统音乐模式。以德彪西的作品为例,对其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为印象派音乐和德彪西的风格特征的研究提供更多理论基础和依据。
印象派音乐;德彪西;风格;创作
印象派音乐产生于19世纪的法国,成型之初受到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双重影响,德彪西作为印象派音乐的奠基人,擅长把握音乐中的“节奏”、“色彩”这些极具特性的部分,并在创作构思和技法方面打破了古典浪漫音乐二百多年来所创造的程式规范,为浪漫主义音乐通向现代音乐架起一座桥梁。本文对印象派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行分析,秉承前人研究,加入自身对该阶段音乐特点的理解,从而对德彪西的音乐进行具象分析,探究其创作手法。
一、音乐表现手法分析
在作品创作中,为了达到色调对比的自由之感,德彪西大胆地把姊妹艺术创造的特点融入到印象主义音乐当中,并采用行走于语言和音乐两者之间的表述方式,来制造出若隐若现的意境。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他总结出一套十分全面的表现手法。
(一)使景物及色彩具象化
在个人音乐风格形成之前,德彪西曾受到印象主义画派作品的启发,这种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的画派以“不走寻常路”的风格迅速崛起,也让德彪西“一相见自难忘”,给予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同印象派绘画一样,德彪西把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已经成熟的创作程式与固定的审美原则一一打破,有了新的开创和融合。他喜好用音乐的笔触去描绘自然界中那种“转瞬即逝的美”,因此自然景色和奇幻境象是德彪西惯用的题材;他擅用细腻透明的音色为聆听者展现一幅幅极富诗情画意的“音画”,如白雾、云朵、水花等,更致力于用音响把视觉的形象与听觉的幻想紧密结合,正如他本人所说:“你听到围绕着你的每种声音,都能使它再现出来。周围世界里的节奏,通过敏锐听觉的辨别,也能使它们再现为动态的音符,音乐的节奏。”《欢乐岛》就是将景物具象化的典型,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展览在卢浮宫里的法国著名画家华托的代表画作——《开往西代尔岛的航船》,德彪西运用了大量快速的三连音与三十二分音符,将景色的流动状态用音符呈现出来,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直视感,而这种色彩型的音响也构成了他音乐作品当中重要的创作元素。
(二)细腻地渲染意境
德彪西对音乐处理的手法,既精致细腻又变幻莫测。他擅长捕捉光、影、水色等动态元素捕捉,刻画得相当精细。简单地说,在德彪西的音乐中,我们听不到那种如泣如诉的长线条旋律,但并不代表他的音乐不能深入人心,他在音乐当中所描绘出来的自然风光,可以将人们与生俱来的情感完全融入其中,因为他对音乐表现的最终目的都只为营造出一种印象主义色彩的朦胧感、梦幻感和超现实主义的意境,这一点和主张“托物寄情”的象征主义诗歌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管弦乐《牧神午后》正是受到著名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启发而写成的佳作,该曲和诗歌紧密结合,也是德彪西创新风格的最早代表作之一。该音乐在一开始,以长笛演奏的无伴奏形式呈示第一主题,这个主题贯穿全曲,增四度半音下行的音型连续反复两次后起伏上行,给乐曲蒙上一种飘忽不定的色彩,象征牧神的梦境,营造出半梦半醒的朦胧感,这一主题变奏五次,使原本模糊的节奏更具浮动性。乐曲中段旋律走向轻快,温暖柔和的双簧管独奏表现牧神在幻想中萌发的热情和对爱的渴望,接下来是极富表现力的旋律由小提琴演奏,但音区走高,力度不断加强,触发了所有乐器同时鸣响,也把乐曲的情绪推向最高点。据说马拉美听后认为德彪西生动地表达了自己诗歌中的情感,在诗歌《牧神午后》的扉页写下了四行赞美的诗句送给德彪西,颇有惺惺相惜之意。再如《版画集》中的《塔》,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中国,所以德彪西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也大量采用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以五声音阶来模仿塔里的钟声,四声部旋律水乳交融,五声音阶和七和弦重复穿梭于整个音乐当中,朦胧而又明朗,这种浓与淡、虚与实的对比与中国画的写意有异曲同工之妙,那意境深远的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音乐创作特点分析
作为音乐的改革者,德彪西的音乐融合了中国音乐、法国音乐、西班牙音乐等,通过印象派的表现手法,在调式、和声、曲式等方面的运用皆独具匠心,使印象派音乐短时间内达到巅峰,并对勋伯格等作曲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新式调式音阶运用
在印象派音乐产生之前,大小调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依然占有主导地位,但随着作曲技法中音乐材料的不断丰富,德彪西并不满足对传统大小调的继承,而是向前大迈一步。在他的音乐中,全音阶、五声音阶和中古调式的运用非常普遍,尤其是全音阶,这种运用全音关系排列的音阶由于没有半音的参与,就不会出现不稳定音向稳定音进行的倾向性,也不会有导音到主音的“归属感”,因此调性就愈发模糊起来。如《前奏曲》第一册中的《帆》,是全音阶技法运用的典范之作,整首乐曲由四个乐段构成,除了第三乐段有6个小节运用了五声音阶,其他三个乐段全运用全音阶,而且是不同形式的,有单音全音阶、三度下行全音阶、八度级进全音阶等,使原本在横向进行中对称性很强的全音阶变得层次丰富,继而形成了他标志性的创作手法。除此以外还有五声音阶也是德彪西非常钟爱的音阶,在《帆》的第42-47小节以五声音阶的形式呈现,6小节的五声音阶被整首的全音阶“包裹”着,bE、bG、bA、bB、bD五个音构成了bE羽调式,低声部一直持续的bB音作为属音肯定了调式,与除此以外的全音阶那种飘忽不定的调性感相比显得明朗起来,有如晦涩的天空突然出现了一缕阳光照耀在白帆上。
谱例1
(二)独特的和声语言手法
在德彪西的音乐中,富有色彩的和声音效远远大于直面情感的旋律,他把在音乐当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和声部分,从逻辑功能中解放出来,使其色彩更加浓厚。他对和弦的探索乐此不疲,力图使每个和弦的音响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使用传统三度叠置和弦的同时,四度、五度的高叠置和弦也在其作品中随处可见,如九和弦、十一和弦等,为了突出音响效果的变化,这些和弦经常不做预备也不解决,又在不同音区采用了许多平行和弦,如平行八度、平行五度。在贝加摩组曲第三首《月光》的第十五小节开始使用的双八度旋律,有效地增加音乐的力度与动感,与此同时,持续的二度低音在低吟浅唱,和中音旋律完美融合。为了使音乐层次分明,德彪西在不同音区之间对力度的分层处理,使得高声部清澈透明,再在其中穿插入踏板,低音柔美而绵延,如月亮旁的迷雾慢慢的发散开,继而与中高音的飘逸空灵的和弦进行强有力的碰撞,使得音乐产生出一种熠熠发光的质感。
谱例2
(三)曲式结构的特点
在曲式结构上,德彪西大多采用那些精炼而不循规蹈矩的形式,所以他摒弃了浪漫主义时期常用的奏鸣曲式,多为三部曲式或带再现的二部曲式,虽然失去了“主题——展开”的动力性,但也使他的音乐更加自由。《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是《24首前奏曲》中少有的集诗意与旋律性为一体的作品,此曲为三部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全曲由第一小节这个核心动机发展而来,A部分可以分成三个乐句,第一乐句在全曲至关重要,前三小节用五声音阶呈示了“少女主题”(谱例三),第七小节用两个经过音连接进入第二乐句,第二乐句延续了这个主题并在末尾处使用音阶下行式旋律渐渐下落,强化少女形象。B部分一开始依然是对第一小节动机的发展而形成的新旋律,进行了三个乐句的发展后由一个持续和弦带出了A1部分。再现部分可以分成两个乐句,第一乐句是对“少女主题”的高八度重复,第二乐句是对A部分第三乐句的材料变化重复,然后旋律走高,使用四度音程级进式上行,逐渐消失在bG大调的主三和弦上。
谱例3
(四)持续音的创新
德彪西在音乐创作中,还有着许多音乐技法上的突破,如持续音的应用。传统和声中的持续音多为主音或属音,在和声分析中具有判断调性的作用。但是德彪西本着音乐的创作目的和最终感情,和传统作曲家在创作出发点上不尽相同,他并不刻意去强调音乐的调性,相反他的很多作品的调性感都很模糊,因此持续音很少是具有明确调性的意义,而多为人物形象或情景的刻画,或者单纯是音响的延续。例如《原野上的风》,乐曲一开始就选用一连串非常弱而快速的六连音来模仿微风徐来的情景,多连音本身具有流动的音效,连续的重复更是把“风”的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bB以每个六连音的第一个音持续着,加深听者对作曲家所塑造的“风”的形象。
谱例4
风无形而变幻莫测,德彪西的“风”在三十七小节调性发生很大的变化,低音也大跳六度上行并不断变换,并且力度渐强,整个乐曲渐入高潮。
三、结语
印象主义音乐在欧洲音乐发展史当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核心音乐思想及表现手法在都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也许当时在多数人看来它是反常规的,带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意味,但是它折射出了一个音乐阶段的变迁和更替,承载着时代烙印,同时也预示了现代音乐的灵动性和意境。
An analysis of Debussy's musical expression and creation
DUAN Xiaoyu
Among the European music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impressionistic music mirrors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an era,indicates the special nature of modern music which devotes to creating an ideal world via music.Debussy,a representative,created a variety of works all his life.He is good at using the elements of the music more freely,no longer adheres to the traditional music mode.In this paper, taking Debussy's works as an example,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s music,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theoretical basis and basis for the study of impressionistic music and the stylistic features of Debussy.
impressionistic music;Debussy;style;creation
J6
A
1009-9530(2017)02-0091-03
2017-02-22
段晓宇(1985-),女,皖西学院艺术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