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实证研究
2017-06-10江楠
江楠
(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0)
安徽省区域技术创新水平实证研究
江楠
(安徽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0)
选取2010至2014年安徽省技术创新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安徽省技术创新水平,得出安徽省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不均衡、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无法满足技术创新要求及技术创新转化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政府要重视创新型人才储备、加大对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投资力度,根据各地区特色发展优势产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及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力度等建议,以期安徽省技术创新水平能够在整体上得以提升。
技术创新;主成分分析法;系统聚类法;区域
一、问题的提出
在经济理论研究中,劳动、资本及科技进步被看成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但随着现代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来看,科技进步才是影响现代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因①赵云霞,赵冬梅,刘爱芹:《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间动态均衡关系研究》,《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109页。。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深受我国重视,而技术创新作为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途径更是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三个目标,必须加快技术创新的脚步,从而实现我国向健康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近年来安徽省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为代价,相比于长江三角洲,这种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其经济增长速度较慢②杜鹏程,李敏,洪艳:《我国中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性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4期,第36-39页。。因此,提高安徽省技术创新能力以促进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安徽省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基于前人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分析研究了安徽省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有针对性地研究安徽省各地区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优势及不足,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及对策,以期安徽省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整体提升。
二、相关研究
(一)国外相关研究
首次提出技术创新这一概念的是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熊彼特,他认为技术创新是在生产过程中首次利用的发明③刘雪:《济南高新区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9-10页。。索洛(1951年)在熊彼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思想来源及以后阶段的实现与发展这两个技术创新的必备条件,索洛的这种观念为以后学术界对技术创新的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思路,是技术创新概念界定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④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3期,第6页。。近年来,学者们对于技术创新的研究仍在不断继续,但至今对技术创新的定义仍没有达成统一,因此对技术创新的研究仍需不断深入。
(二)国内相关研究
基于国外相关学者研究基础,近年来,国内相关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技术创新,试图寻找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创新道路。在这过程中提出了多种技术创新概念,最具代表性的有:2013年,令军辉将“科技创新”定义为:是人们对于科学技术领域的创造与革新。①刘雪:《济南高新区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年,第9-10页。2012年,陈昕、陈涛根据1990年到2009年江苏省、浙江省及上海市的统计数据,基于索洛余值法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了这两省一市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技术创新对推动江苏和浙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上海需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加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而加快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②陈昕,陈涛:《技术进步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科技与经济》2011年第4期,第58-62页。洪名勇(2003)以新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建立了计量分析模型,并同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模型和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的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进行分析研究,其结果显示,技术创新的差异是导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均衡的关键因素。③刘超:《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云南省为例》,云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9页。从以上多位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得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得重要推动作用,而学者张著则研究了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因素,其主要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在环境及动力机制方面对技术创兴能力的影响,并对我国进行了实证分析,对我国这两者的关系作出了整体评价。④张著:《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2页。
从上述文献综述中可以得出,技术创新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对于资源匮乏、人口众多的中国经济发展更是举足轻重。根据2015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我国区域创新能力“前几名”总是江苏、广东、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区,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鸿沟。本文以安徽省为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指标体系,查询相关数据,结合因子分析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安徽省近年来各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从而得出安徽省整体技术创新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三、方法介绍
(一)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综合简化多变量数据的方法,在能够保证丢失的数据最少的原则下,根据降维思想的指导,把已获得的多个指标进行简化,使其转化为少数几个能全面反映指标性质的综合指标。而这些能够全面放映指标性质的综合指标通常被称为“主成分”。这些综合指标是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因此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够在考虑所有原始数据的情况下,只研究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主成分分析不仅解决了原始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共线性问题,而且简化了对复杂问题的研究,提高了分析效率。⑤汪东华:《多元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上海:东华理工大学出社,2014年,第187-203页。
(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多元统计方法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主要功能是对所获得指标或样品进行分类。其聚类过程是:首先将已获得的指标或样品分别作为一个类别,合并这些类别中距离最近的或相似程度最高的,得出新类,然后再将新类与其他类之间进行比较,合并距离最近或相似程度最高的类,以此类推,不断减少指标或样品的类别,直到将全部所获得的指标或样品合并为一类。⑥同⑤,第141-171页。
四、安徽省技术创新水平现状研究
(一)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基础,⑦赵金铎,王树恩:《技术创新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天津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第8页。本文结合众多专家学者关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及安徽省实际情况,将评价安徽省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分为技术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和管理能力以及创新绩效产出能力四个部分,指标体系如表1。
表1 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1.技术创造能力
技术创造能力指的是区域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本文选取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项/件)和研究与实验发展全时人员当量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不仅能科学的反映区域实施创新活动的能力,而且避免了国内大多数用GDP及发表论文数等所带来针对性不足的问题。
2.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更是一个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直接反映。本文以规模以上企业为代表,选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人数(万人)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总额(万元)这两项指标能直观反映该地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技术经费支出(万元)则能体现该地区企业从外部获取技术的能力。
3.技术创新环境
技术创新良好发展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创新环境的前提下。政府作为技术创新的领导者,对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考虑数据收集的难度,本文仅考虑政府环境。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亿元)可以反映出政府本身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万元)可以科学的反映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主体的支持力度。
4.技术创新绩效产出能力
技术创新绩效产出能力是指技术创新所产生的绩效及通过技术创新所带来的经济的增长,本文以技术市场交易额(万元)衡量其所产生的绩效,以人均GDP(元)衡量其带来的经济增长。
(二)现状分析
1.整体现状分析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专利申请授权数、实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与专利申请受理数及研究三个指标作为衡量安徽省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标准。通过选取2014年全国各省市相关数据表明2014年安徽省的发明专利授权数、研究与发展内部经费支出及发明专利申请数均处于国内中等以上水平,但是,相较于排名靠前的省市,其差距却很大,整体创新能力仍有所欠缺。要提高安徽省整体技术创新水平,需从局部开始,分析安徽省各市技术创新能力,找出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地区,针对性地提高局部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安徽省整体技术创新水平。
2.各市现状分析
基于数据的科学合理性,本文选取了安徽统计年鉴近5年的数据,如表2。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并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选取准则对各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因子。其结果如表3和表4及图1。
表2 各指标原始数值
表3 变量共同度
图1 碎石图
表4 因子载荷图
提取方法:主成份。
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提取两个主成分且这两个主成分对每个指标的解释程度都较高。根据表4可以得出这两个主成分所涵盖的指标,第一主成分涵盖了除指标X3和X8外的所有指标的信息,第二主成分涵盖了指标X3及X8的所有信息。
(三)聚类分析
从上节中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安徽省在总体上技术创新水平虽然处于中等偏上,但并没有数据上的优势。因此,在这一节将借助SPSS19.0软件,查询各市近三年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各市的技术创新水平进行针对性研究,从而能针对各市采取措施,提升安徽省整体技术创新水平。
1.指标选取与数据获取
基于上节中指标的体系,本节将选取6项指标作为聚类分析的基础数据,选取指标如表5所示。
表5 聚类分析指标
根据所选指标,从《安徽统计年鉴》中获取近3年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此处仅列出2015年数据,如表6。
表6 2015年各市相关指标值
2.聚类结果分析
对表6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图2 聚类分析树状图
表7 各市所属类别
根据上述聚类分析,将各市分成三类比较合适,其结果如表8。
表8 各市系统聚类结果
从上述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合肥为第一类地区,芜湖为第三类地区,而其余14个市均为第二类地区,表明安徽省各市技术创新水平极不平衡且技术创新水平薄弱地区占据了绝大多数。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位置及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优势,技术创新水平省内第一毋庸置疑。第二类为技术创新薄弱地区,皖南地区(黄山、池州、宣城、铜陵、马鞍山)和皖中地区(六安、滁州、安庆)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虽然农林旅游业发达,但工业产业数量及人才储备较少,使其在技术创新方面缺少条件及动力。皖北地区(宿州、淮北、亳州、阜阳、蚌埠、淮南)重工业发达,虽然工业产值较高,但由于其人口密度大,教育资源不足,人才外流严重,且由于近几年煤炭行业落寞,经济发展缓慢,阻碍了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类为技术创新中等发达地区,芜湖是一座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城市,拥有奇瑞、海螺、三只松鼠等一批热衷于技术创新企业,其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0亿元,占GDP百分比高于全省10个百分点。通过引进人才、技术、资金并应用于高成长性企业,使得芜湖的技术创新发展呈现持续健康的良好态势。虽然芜湖技术创新水平较高,但是仍然不能与合肥划归为一类,说明相较于合肥,芜湖在技术创新上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对2014年及2013年数据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所得结果与2015年一致,在此不再一一列出。
五、结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上述对安徽省技术创新的分析研究,提出以下几个结论与对策。
1.安徽省内16市技术创新水平极不均衡,差距较大,除合肥及芜湖外,其他14个地区技术创新水平低下。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但这些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于技术创新重视力度不足,技术创新投入少。因此,政府需在保持合肥、芜湖技术创新水平良好发展的状态下,加大对其他14个地区的技术创新投入,政策上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文化上加深人们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人才储备上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努力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升安徽省整体技术创新水平。
2.经济发展与技术创新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经济发展缓慢导致技术创新投入不足。
技术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经济发展亦促进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奠基石。因此,要加强地区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应加快其经济发展。针对安徽省内各地区不同状况,政府应大力发展其优势产业,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带动各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
3.技术创新转化能力严重不足。
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保证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因此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并不能仅限于理论技术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创新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改善力度。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将技术创新应用于实践的转化者,是一个地区技术创新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各地区要提升技术创新应用能力,必须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level of region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Anhui province
JIANG Nan
Based on the data concern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Anhui province from 2010 to 2014,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establish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e cluster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vel in Anhui province showed different areas varied in thei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vel,the economy in some areas could not satisfy the need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inadequate innovation ability.The governmen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innovative talents reserves,increase its investment in the places where economy develops slowly,develop competitive industries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special features to promote the economy,and strengthen the support to new and high technology industries for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in innovation leve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system clustering
F2
A
1009-9530(2017)02-0038-05
2016-12-16
江楠(1992-),女,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