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信息化条件下固定资产管理新思路的探讨
2017-06-09王翠红
王翠红
【摘 要】民办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成为了掣肘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一环,管理不善导致民办高校的机构臃肿且效率不高,如何能够让民办高校在成本最低的条件下管理好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的热点话题。因此,本文针对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进行了简要的探析,并就当前信息化条件下的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信息化;固定资产管理;新思路
一、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何为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就是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能为组织提供运营支持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有形资产。而高校固定资产即意味着高校占有、使用,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固定资产资源的总和,一般而言包括:
(1)使用时间一年以上,单价在八百元以上的专用设备或单价在五百元以上的一般设备;(2)在使用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单价虽不满五百元或八百元,但使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资产;(3)土地及地上建筑物、房屋、文物、图书及馆藏具有一定价值的展览物。
而这其中还可以细分为非经营性固定资产、经营性固定资产和资源性固定资产,高校为承担和完成教学、可言活动所占用的固定资产即为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而为了弥补教育经费不足或扩大收入等而兴办的校办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占用的固定资产称之为经营性固定资产;高效的土地、河流等自然资源称之为资源性固定资产。
2.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的特点
(1)无特定管理机构。很多民办高校根本没有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群龙治水,越治越乱,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无法充分发挥最佳效益。(2)无充足资金来源。民办高校有别于公办高校之一就是缺少了部分资金补贴,维持运营的资金大多数来自于学生的学费。(3)无有效管理方法。民办高校往往具有商业背景,注重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比注重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更甚,很多高校管理方法偏向商业行为,忽视了固定资产的其他效益。(4)无特定管理制度。民办高校忽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对其制度建设也往往照搬公办高校。
3.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突出问题
(1)浪费现象显著,重购置轻使用。民办高校为了达到教规规定的教学规模,超前购置实验器材、教学器材等,等教研组检查过去这些超前的资产由于无用武之地而被闲置一旁,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浪费。(2)账实不符。由于没有特定的管理机构、方法,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记账管理没有跟上固定资产变动的脚步。又随着民办高校的人员调配,造成了账目和实际库存的脱节,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或账实不匹配等。(3)资产处置漏洞频发。固定资产的属性决定了其虽然闲置也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维持,很多高校在处置这些资产的时候随意处置,滋生了腐败等违规行为。
二、信息化在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随着“数字化”校园概念的提出,各高校越来越认可信息化的作用并重视信息化的建设,公办院校因其政府背景,较早的走在了行业前列,在教学教辅、宣传、图书材料等利用方面也早已大规模应用,固定资产方面也已经开始试点。同时,国家也在电子政务实施意见中提出了“低成本,高質量”建设方针。这对民办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民办高校涉及范围广、涉及地域大、涉及部门多导致了其固定资产管理效率低下,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则能很好的摆脱这些问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高校业务处理能力,整合内外资源,提高效率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信息化提高民办高校危机意识
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势必整合民办高校的资源重新分配,有的还会优化合并或精简裁撤相关部门。在改进了工作方式的同时,也必然引发高校职能部门的危机意识,有利于相关主管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
2.信息化提高工作和资源利用率
通过信息化管理,用户只需提交固定资产的使用申请,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就可以很方便的使用公有资产或其他部门的相关资产,提高了资产的利用效率。同时,人们可以在相应的网站或客户端查到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也能对固定资产的第一责任人和相关使用人进行常态监督,这对于明确管理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信息化提高固定资产购置维护性价比
首先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性价比要大大超过传统管理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对于购置固定资产,相关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化的渠道进行沟通交流,在最短的时间内商定最优方案。同时在固定资产维护上,除了可以很方便的通知本校部门维修之外,还可以提供数据结构联系外部专业人员维护保养。
三、浅析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信息化模式下的“低投入,高产出”性质决定了其将会代替大部分的传统人工管理模式,笔者预测未来信息化条件下,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将会出现以下几个特征:
1.专业化、专门化集群
通过信息化,同行业间、不同行业间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流互换,这对去旧革新的民办高校有较深的指导意义。
2.服务更细分
通过现今大量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络服务公司,都有着随受众而动的趋势。我们可以设想,未来的固定资产使用也会细分到受众的每一个想法,做到真正契合受众心理。
3.产生一定的衍生效益
借助信息化平台的固定资产管理,降低了门槛,使得“人人参与”变为了现实,让固定资产的潜在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产生一定的衍生效益。
4.组织领导更完善
通过加强组织支撑,完善决策、管理和实施机构设置,可以更好的统筹民办高校固定
资产的工程建设。组织内分工明确,组织领导负责整个工程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专家学者负责论证方案及提供技术支持;技术部门主要负责具体实施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各部门人员则负责一线的具体内容管理;财务审计部门负责监督监理信息化后各部门的具体实施情况。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通过纵向与横向“竞争”带动,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将会更加顺畅。
四、结语
综合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与现实需求来看,信息化管理应用于固定资产管理是大势所趋。民办高校更应该审时度势,把握好战略机遇,加强制度建设,强化主体责任意识,设计好、规划好信息化总体方案,完全可以实现对公办院校的“弯道超车”。
参考文献:
[1]郝娇试论民办高校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现代经济信息》,2013.
[2]朱芳财务视角下的民办高校固定资产低成本信息化管理规划中国矿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