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幼儿舞蹈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2017-06-09秦静
秦静
摘要:幼儿舞蹈随着当代居民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善,已经成为当代重要的婴幼儿学前教育内容。面对与日俱增的国内幼儿舞蹈培训班及学校课程,中职学院应当积极为社会输送更加具有实践性和应用能力的现代教师。然而,由于中职教育受到多年国家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而严重缺乏创新性,并致使学校教育效率和效果较难提升。为此,在本文中作者将结合自身多年从事该领域研究经验,及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对中职幼儿舞蹈教学开展创新教育研究。
关键词:中职教育;幼儿舞蹈;舞蹈教学;创新教育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飞速发展,国内各行各业均得到了极大的进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律等诸多环境的完善,给当代国内的教育事业的发展打造了良好的氛围,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职院校作为国内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补充普通高中教育、开展社会实践教育的重要功能。面对社会大众对提升自身精神文化层次的需求,中职院校在不断加强当代办学水平与质量基础上,也针对社会大众教育开设了众多教育类专业。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内容及专业分支,其不但旨在培养学生自身的舞蹈艺术表演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外在沟通、职业精神、心灵交流等多种能力均提出了较高水平的要求。由于幼儿舞蹈教育工作者主要面对的婴幼儿群体及其家长,这些能力培养均能够让其在社会岗位中发挥出最大效能,并实现对婴幼儿教学整体质量的提升。为此,在本文中作者将针对幼儿舞蹈教育这门重要的中职教育课程(专业)开展创新教育研究。
2中职幼儿舞蹈教学的创新教育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为中职幼儿舞蹈专业教学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媒介,不但可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极大提升,而且能够借助这些渠道实现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面对市场中幼儿舞蹈教育岗位对中职学院提出的较高要求,不断迎合市场需求、谋求教育教学创新就变得十分必要。在本部分中作者将从两个部分对中职幼儿舞蹈教育的创新教育途径开展研究。
第一,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对现代工具的使用。幼儿作为舞蹈教学的主体,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家庭环境下的幼儿均会产生极大的个体差异。作为幼儿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他们具有的创新力、好动性等也为幼儿舞蹈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此,鉴于时代中所出现的新型技术与手段,中职幼儿舞蹈教学课堂中也可以加以利用,以便于更加契合时代幼儿舞蹈教育的需求。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积极使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实现对现有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课程指导,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视频、声音、图像等切身感受到与幼儿交流的过程,并且可以利用这一途径极大的扩充现有幼儿舞蹈教学的范畴,让学生能够在对课程基本知识加以熟悉和掌握基礎上,扩充自身对幼儿舞蹈教学本质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借助这一途径实现教学质量的总体提升,与此同时也可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在积极使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基础上,选择其中的现代VR技术加以利用,在中职院校现有师资力量处于一定条件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借助VR技术的使用实现对原有传统授课模式的较大突破,从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极大的互动,并可利用这种高效仿真的方式让对中职院校学生的教学更加贴近实际环境,从而提升整体授课的效率与质量。
第二,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舞蹈教学本身具有着高度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质,要想在未来继续从事舞蹈教育工作,就势必需要拥有基本功和对整个舞蹈体系的了解。特别是对于幼儿舞蹈教学而言,其所面对的教学群体是幼儿。因此,在对中职院校学生培养过程中就应当着重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除了可以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之外,还可以组织团体操、团体表演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配合,让其在自身对外沟通能力上得到提升。另外,还可以积极采用实训实习的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真正走入到幼儿教育的课堂中,并在未毕业之前就对幼儿舞蹈教学加以充分的体验,从而让其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够带着实践经验去学习,不但提升了学生学习时的主观能动性,而且能够让学生能够更加精准的把握课程重点和方向,实现对现代中职幼儿教学总体质量的提升和加强。
3结论
面对时代的发展和居民对孩子教育水平提升的渴望,不断加强适配现代市场需要的中职幼儿舞蹈工作者教学将变得尤为重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现代信息媒体的发展,让中职幼儿舞蹈教育专业也不得不去思考迎合时代需求加以提升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途径。在本文中作者首先针对国内中职幼儿舞蹈教学的环境开展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些许有利于提升中职幼儿舞蹈教学的创新教育策略。利用本文的研究,作者谨此希望能够为国内中职幼儿舞蹈教学的发展带来帮助,并为社会中输送更为优质的中职幼儿舞蹈教学人才平添助力。
参考文献:
[1]浅谈中等专业学校舞蹈教学软开度训练[J]. 牛海燕.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1).
[2]试论多媒体与高职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J]. 周野. 黄河之声,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