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精致的化学就得做认真的研究

2017-06-08黄益平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笔者化学研究

黄益平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在首位。当“减负增效”的口号逐渐响起,随之带来的是化学课时的减少,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就必须沉下心来去认真研究我们的学生,去发现他们需要什么,然后想方设法去指导和帮助他们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精致教学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2-0090

《人民教育》2015年3月期的“观点”专栏中,刊登了贾志敏呼吁“语文课教研要回归学生”的言论:“我们的研究课,不要研究课文,要研究学生。”读后,想来,化学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笔者认为,唯有研究学生的已有基础、难点瓶颈、质疑焦点、认知规律、反馈意见,才是教师教好精致化学、学生喜爱化学学习之根本。

一、研究学生的已有基础。方能温故知新

教授新课时,我们会发现其中的部分知识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类似,这时如果能认真研究一下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基础,并让学生在“温故知新”中探索,无疑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此,每次备课,笔者首先会再翻一遍学生已经学过(特别是初中化学)的教材,目的是了解一下学生应该学会了哪些知识与技能;其次,会和不同层次的学生聊一聊,看看他们真正掌握了多少;最后,着手思考应搭建怎样的桥梁,让他们方便联想旧知,并能准确迁移到新知。

比如,《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中有关SO2所具有的酸性氧化物通性的教学,我们不妨认真研究一下学生的已有知识构成。通过研究就会发现早在初三,学生就曾以CO2为典型,牢固掌握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此,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先让学生借助前面学过的物质分类的方法,对sO2进行分类,明确它属于酸性氧化物;接着,再引导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的物质中有没有相对熟悉的酸性氧化物(学生都能快速答出CO2);最后,再根据“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以CO2为模版来完成sO2部分性质的分析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二、研究学生的难点瓶颈。方能柳暗花明

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一直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倍感头疼的问题。如果课前能积极研究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从而精心创设“循序渐进”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先夯实基础、再拓展思路、后领悟方法,相信任何瓶颈都会迎刃而解。

下面就《元素周期表(律)的应用》中有关“位构性”三者的对应关系及其灵活应用这个难点,来阐述一下笔者的研究心得:首先,为了夯实学生本节的知识基础——“位构性”三者的对应关系,笔者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精心设计了三道例题,先帮助学生准确地将两两互推关系纳入知识体系,再通过典型习题的巩固来达到三方关系的融会贯通。沿着上述脉络研究下来,我们不难发现:“结构”与“位置”之间的关系以及“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立足于从同周期、同主族两条线索来进一步理顺的“位置”和“性质”间的对应关系,一直是学生记忆和理解上的难点。于是,笔者就在想:除了做题外,能否拓展一下思路,借助别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有效突破难点呢?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笔者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虽然知识理顺了,但对于“如何利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的梳理却是难上加难。为了解决这一难点,笔者先让学生自主完成一道例题,做完后再让完全做对的学生来谈谈自己解答此类题目的办法。事实证明,大多数学生虽然会做但不一定准确,个别学生能做对但无法用语言来归纳解法。这时,笔者就以例题中某一项的正误判断为例,引导学生一同感悟解决这类问题的“三部曲”:“熟关系”(即将上述两两对应关系了然于心,力求能应用自如)、“准定位”(即对要进行比较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真正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和“巧翻译”(如比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小或对应酸的酸性强弱等,均可直接翻译为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这样,学生就能相对容易地做出判断了。看到学生原本个个紧锁着眉头变成了张张笑脸,笔者倍感欣慰:自己的辛勤付出没有白费,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障碍已被轻松跨越。

三、研究学生的质疑焦点。方能厚积薄发

面对学生提出的、而自己又没有把握立刻能回答清楚的问题,笔者会大胆地告诉他们:“老师目前不会回答,请允许老师研究后再来解释。”在取得学生的理解后,课后笔者通过阅读书本、搜索网络资料、向前辈们请教等方式,真正弄清楚了问题,然后再去给学生解答。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笔者发现对于学生的思考与质疑,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想到办法解答,更要创造条件和学生一起认真研究,后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例如,在教学《钠的重要化合物》时,有如下实际问题:实验室里有Na2CO3和NaHCO3这两种漏贴标签的白色固体,请设计实验方案来加以鉴别。区分两者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一种可借助苏教版必修一P52的这条提示信息:Na2CO2和NaHC03与酸反应都放出CO2,但NaHCO3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强于Na2CO3。可是当学生在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两种固体时,不仅观察到NaHCO3与盐酸反应更剧烈(即气球的膨胀速度更快),而且更有细心的同学发现:NaHCO3与盐酸反應的那支试管管壁发烫,而Na2CO3与盐酸反应的那支试管管壁则冰凉。于是有学生马上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这么明显的分别伴有放热、吸热的不同现象不能作为区别这两种固体的方法之一呢?

本着“面对问题,认真研究”的原则,在课堂上笔者没有马上做出解释,而是对学生敢于向书本、向权威质疑的意识和行为给予表扬。课后,笔者邀请有兴趣继续探索的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并将其作为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Na2CO3、NaHCO3与盐酸反应能量的本质探究》来深入研究。依据所查到的资料,我们一起动手做定性、定量对比實验,终于弄清了不能用这种方法鉴别两种固体的原委。也正因为在高一初次碰到该问题时,我们就一起花心思理清了其中的原因,所以当在高三模拟考试中碰到以此为背景的实验探究题时,大多同学都能取得满分,这就是所谓的“厚积而薄发”,当然更得感谢学生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方能游刃有余

化学一直被誉为“理科中的文科”,不了解的人总以为:只要会记会背老师课上所教授的知识点,就能轻而易举地学好化学。其实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因为要想成为化学的“学霸”,不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高效记忆(即拥有超强大脑),更要具备切合自身的认知规律,积极想办法达到牢固记忆(即在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基础上,能自创口诀、自编故事等来记住化学学科相对繁杂却息息相关的知识)并灵活应用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时,要让学生准确写出配制过程中所要使用的仪器,保证一件不多也不少,更甚者要求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来选择仪器,那么就要求学生做到将该配制步骤的理解、记忆清晰化、有序化。所以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能找到一种非常有效的记忆方式无疑是上上之策。

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由于事先认真研究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笔者觉得借助我国源远流长的对联形式来加以突破是不错的选择:上联为“一(计)算二(称)量三溶(解或稀释)四冷(却)五转移”,下联为“六洗(涤并转移)七振(荡)八定(容)九摇(匀)十装(瓶)贴(标签)”,横批附上“精确配液”。利用这一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将配制步骤有序化,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更为关键的是减少了学生课后对知识的遗忘,从而使学生在做这类题时,更为得心应手。

五、研究学生的反馈意见。方能教学相长

犹记得在第一次进行第一轮高中化学复习教学时,由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不足,笔者总觉得如果不将所有的知识都过一遍实在不放心。因此,在《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及应用》的复习中,笔者沿用了高二新课的教学思路:以代表物质或其所含的官能团为切入点,逐一将其典型性质和实际应用过一遍。

可在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有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向笔者提出了疑问:老师,为什么您还带着我们按新课的思路,进行“排雷式”复习呢?这样,以您讲解的细致程度,来得及复习完吗?学生的质疑一下子点醒了笔者:对,高三复习千万不能停留在“炒冷饭”的层面上,更为紧要的是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笔者马上做出了调整:首先,着手研究近5年的高考试题,明确高考考什么,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并积极听课、取经,做到有路可循;最后,迅速拟定接下来的复习思路——从性质、反应、实验三个高考的常考角度来反推官能团,再抓住定性实验和定量计算两个推手来进行综合复习,直指目标——迎战高考。正因为关注了学生的反馈,并积极、迅速地作出了相应的教学调整,笔者收获了良好的教学复习效果。

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提出:要学会利用“高质量时间”。因此,只要化学教师时刻关注并认真研究学生的一切,就会让每一节化学课都成为学生心中的“高质量时间”。为此,笔者想说:“要让学生喜欢化学,就必须做认真的研究,进而教精致的化学!”

猜你喜欢

笔者化学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老师,别走……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