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骨抱筋 含文包质
2017-06-08艾振民
艾振民
〔摘 要〕书法作品体现了书者的精神、情感、气质、心灵、人格、学识、素养等人格襟怀,反映出书者的世界观以及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关键词〕书法、学识、传承、气韵
曾祥彪先生是一个著作等身的知名作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他先后出版了《冲出云层的星》《绿色王国的脊梁》 《梅山精武魂》《爱心无悔》等中长篇报告文学作品。退休后,他专攻书法艺术,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名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书画院湖南分院副院长,《神州时代艺术》杂志副主编兼艺术总监。新世纪以来,其书法作品和书画论文频频刊发在《文艺报》《书法报》《中国艺术报》以及日本《书道》等十余家报刊,并入选大学书法教材;出版《曾祥彪千字文草书》著作;先后在韩国首尔、台湾台北以及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书法作品展;荣获首届中国网络美展“最具人气艺术家”称号,第八届中国重阳书画展金奖,第九届中国重阳书画展最高奖重阳奖;被聘为《书画报》签约书画家;作品被中华收藏家协会(台湾)、杭州市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及韩国、日本、台湾政要等收藏,并荣获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颁发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大使”证书;中国邮政为其书法作品制作了限量珍藏版邮册出版发行。
一、曾祥彪书法艺术传承与源流
曾祥彪,1953年出生,湖南新化人。其书法创作和文学创作受家庭熏陶,有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其祖父是当地古塘院子有名的土秀才,乡村红白喜事全套流程、主客礼仪、文书往来、对唱夜歌等,他都是行家里手。他写的对联、庚帖、告示,既有文采又有看相,为当地村民所重。
曾祥彪先生幼承庭训聪颖勤学,六岁开始跟祖父学填红模子,习颜真卿书法,跟母亲念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儒家诗文,读《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打下了扎实的书学功底。读初中时,正值“文革”年代,他跟随班主任欧阳启老师提着石灰桶去田埂边、水库堤上写大字,架着梯子去墙上抄毛主席语录。参加工作后练字成瘾,每日研习从不懈怠,主动承揽单位写标语和大字报之类的活计,过年过节用毛笔给亲朋好友写书信贺卡,业余用毛笔创作数十万字报告文学作品《梅山精武魂》。同事朋友们都觉得他的书法水平大有长进,但他心中有数,苦无名师传道授业解惑,心在字内,艺在门外。后来,在崔学路、钟增亚先生引荐下,曾祥彪先生经沈鹏、关山月、邬迪予、鄢福初等书画名家指点,先后买来怀素、王羲之、王献之、孙过庭、柳公权、赵孟頫等书家名帖临摹,数年如一日,临池不辍吸取营养。
进入花甲之年后,他学艺之心依然年轻,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法高研班求学,全身心寄情翰墨,师从李刚田、洪亮、蓝干武、魏哲等,系统学习了字法、笔法、章法等书法技法,在互联网上搜寻历代大家书画真迹,认真研究名家精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蓄意创新,自出机杼,形成结体宽博、苍劲飘逸的书法艺术风格,人称“祥彪体”。
曾祥彪先生书法作品内容广泛,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古诗文篇,包括古代文学名家诗词,如李白诗歌《送友人》《忆旧游》,杜甫诗歌《蜀相》《登高》,王维诗歌《山居秋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代书法名家碑帖,如孙过庭《书谱》局部,米?《蜀素帖》局部,怀素帖局部;佛教典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局部;历史故事《唐太宗与许敬宗对话》屏条。二是现当代文人诗文篇,如毛泽东诗歌《沁园春?长沙》,唐浩明、王跃文《评画家赵岳》局部,晏西征诗文等。三是自撰诗文篇,有的描述故乡新化的优美风光,如《熊山神韵》《紫鹊放歌》;有的是与友人应酬唱和之作,如《冰清心纯》《春风醉杨柳》;有的是习练古诗自遣之作,如《平溪水暖》《江南采莲》等。这些作品形式多样一应俱全:横幅式有匾额、横披、长卷(手卷)等;立幅式有中堂、立轴、屏条、对联(楹联)等;方圆式有斗方、圆扇、团扇、折扇、异型扇等;混合式有册页、签条等。字体既有工工整整的行楷,也有端莊隽秀的篆隶,其中带有章草意味的行楷和草书最为常见,也最为世人喜爱,是其书法作品的代表。
二、曾祥彪书法艺术特色和美学内蕴
书法以其独特的书写工具和形式,依循计白当黑的表现法则,内含书者的精神魅力及人文情怀,臻达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最高境界。书法艺术是诗、画、乐的生命呈现,它具有诗词的人生况味,绘画的空间张力,音乐的节奏情思,最后以分行布白的形式集中表现出来,成为最具东方魅力的艺术形态。曾祥彪先生书法的艺术特色和美学内蕴,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笔法多变迥异,笔线圆润厚重,富于立体感。与晋?王羲之《用笔赋》倡导“藏骨抱筋,含文包质”笔线美标准一脉相承。
彪哥继承“二王”中锋用笔、侧锋取妍、似斜反正、若断还连、婉转婀娜、飘逸沉着等对立统一法则,以“中和”为美。用笔心得表现在:正锋(中锋)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侧笔偶用化险为夷;运笔有藏有露,内美与外美俱备,笔线变化丰富,更具艺术魅力;方圆兼用,刚柔相济——方笔棱角分明,有痛快淋漓之力,圆笔婉转流动,有外柔内刚之美;直而实曲,曲中求直,直中有曲;笔断意连,笔连意连,血脉贯通,浑然一体;纵收得体——纵笔以求其活,神奇外露表现奔腾的阳刚之气,收笔以敛其气,讲究含蓄内敛,表现平静的阴柔之美;在行笔速度徐缓疾速以及笔势的威猛和力感上,追求当疾则疾,当缓则缓,疾缓兼得,迟重合理,既有节奏又有韵律;至于笔线的粗细、肥瘦、纤浓、盈虚等形式美的阴阳变化,讲究有轻有重,既有表露在外的风采神韵,又有蕴藏于内的质朴精神。
二是结体平正庄严,疏密停匀雄浑,气势磅礴。与唐?孙过庭《书谱》主张“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结体美标准不谋而合。
结体,又称结字、字势、间架结构,指每个字点划间的安排与形势的布置。汉字各种字体皆由点划联结搭配而成,笔划的长、短、粗、细、俯、仰、缩、伸,偏旁的宽、窄、高、低、欹、正,构成了每个字的不同形态。要使字的笔划搭配适宜、得体、匀美,研究其结体必不可少。传统的结体主张是:围绕中心,穿插避就;点画呼应,顾盼有情;计白当黑,疏密有致;斜正相揖,阴阳相混;审势布画,意在笔先;似斜为正,纵横成象。其核心就是奇与正、疏与密、违与和的对立统一。彪哥对于汉字的内部结构,遵循奇与正融为一体的奇正关系原则:正——指字的内部结构要平衡、对称、重心稳;奇——指字的内部结构含有参差不平、欹侧起伏、变化多端之意;强调平中求奇,常中求变,于不平中求平,于不齐中求停匀。而对于点画间距离的大小,彪哥追求平衡美:字形小的,笔画要伸展变小为大;字形大的,笔画要紧缩变大为小;疏的字,点画要肥化疏为密;密的字,点画要瘦化密为疏。就具体字体来说,小篆结体为长纵势,上下宜疏,左右宜密,利于舒展;隶书结体扁方,字距疏,行距密,利左右呼应;楷书结体方正,字距行距宜相等,或字距略小于行距。至于如何处理整篇书法作品结体美学问题,他推崇初唐大家孙过庭提出的“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这一点画排列组合重要原则:和——整齐和谐,协调一致,秩序井然,是多样的统一;违——变化多样,参差错杂,异军突起,是统一中的对立;违而不犯——是要在变化中求协调,违的界限就是“不犯”,也就是“和”,离开了“和”的“违”,就成了狂怪和丑陋;和而不同——是要求在统一中运用俯仰、向背、参差、开合等方法,在统一中求变化,使其错落有致,多姿多态。纵观彪哥的行楷和草书作品,在运用向背造型技法时,同一方向之笔画避免平行和雷同,尽量做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既多样,又统一;在运用俯仰造型技法时,讲究俯要下应,仰要上呼,使文字组合的偏旁,或字与字之间,书写时有映带顾盼之姿,显得气贯意连,生动有致。
三是墨韵变化生意盎然,浓墨不滞,淡墨不薄,浓淡得体。与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用墨须使有润,不可使其枯燥,尤忌侬肥”墨法美标准殊途同归。
墨分五彩:干、湿、浓、淡、焦。浓墨如大山竖列横卧苍穹之间,沉稳深穆,雄伟博大;淡墨如轻烟流云飘渺无际,空灵洒脱,飘逸委婉;干墨似铁画银勾枯藤古松,苍劲老辣,骨气洞达;湿墨似江河横溢浮云蔽月,迷茫稚拙,天真烂漫。焦墨又称之为枯笔、渴笔、竭墨。
纵观古人论墨,墨法美标准以“中和”为贵。在中国艺术中,书画作品又称“水墨”,不难看出水在书画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性。中国传统哲学认为,水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五行”之一,也是认识世界的周易八卦之一。水以其包容性、承載性、流变性而成为中华文化中人格修为的至理。老子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抱朴子讲“金以刚折,水以柔成”;庄子言“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这些古先哲名言都在物质性和精神性方面,对水之性做了高度概括。彪哥在书法创作时,善用水去调墨,巧用湿笔和渴笔,讲究笔墨浓淡、干湿、苍润、枯燥等变化,目的在于作品墨色富有神采,符合韵味。彪哥的作品,在用笔、用墨及用水三者之间的关系上处理得浑然无迹,干湿相合,对形成他的风格产生了特殊功效。
四是布白主宾分明,虚实相生,气脉贯通,和谐自然。与清?朱和羹《临池心解》“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精神团结,神不外散,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章法美标准异曲同工。
将众多大小、疏密、斜正各别的汉字排列在一起,使之和谐自然,这就是章法布白,也是书法艺术创作的归宿。彪哥的书法作品中,小篆、隶、楷采用纵有行、横有列章法,显和谐匀称美感;行书与小楷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章法,显字体大小错落、字势欹正得当、字轴贯通到底、“行气”轻松明快,展现起伏跳跃之活力;大篆和草书多用纵无行、横无行章法,让笔墨在纸上自由驰骋,尽情倾泻胸怀情操。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由正文、题款、印章三部分构成。彪哥对书法作品中的题款、印章、底纹、界格、边栏等章法补充构成因素也一丝不苟,考虑周详。
五是气韵生动,神采飞扬,如行云流水,似满纸云烟。与清?蒋骥《传神秘要》“笔底深秀,自然有气韵,有书卷气” 意境美标准如出一辙。
书法是一门表情达意的书写艺术。书法作品体现了书者的精神、情感、气质、心灵、人格、学识、素养等人格襟怀,反映出书者的世界观以及他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反过来说,人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表现在书法作品里,就能打动和感染观者。汉?扬雄在《法言?问神卷第五》中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扬雄这段话的大意是:一个人的语言,反映其内心境界;一个人的字迹,反映其德行品性。按这两点,就可以判断此人是君子还是小人。也就是说,书法作品是书者的德行、品性、品藻的反映。初唐大书法家孙过庭《书谱》中的“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是说书法可以表达书者的性格与感情,还能显露书者或悲伤或喜悦的心情。彪哥外号梅山蛮子,心底坦荡光明磊落,性格刚毅,敢为人先,处事倔强有一股蛮劲,这些具体的人文气质和心灵素养,表现在笔墨上,影响其书法点画的粗细变化以及笔的走向、动势、力度等,形成其书法作品圆熟流畅毫无凝滞、章法利落布白干净、刚劲有力无私无欲、冲击力强视角效果突出等艺术特色。
三、曾祥彪书法艺术创作与推广的当代意义
书法是以诗词、美文等文字内容为基础的,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就是书者修炼气质、品格和情操的过程,是其个人经历的外化。书法作品中的文字内容、行笔、线条、走笔用墨、框架布白等过程中所呈现的意境和情怀,常常会感染观者并引发欣赏兴趣。观者吟诵书法作品内容,欣赏挥洒自如、浑然天成的书法艺术,不但可以从中学习字形、诗词和美文,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而且可以畅通气血,调节情绪,修炼气质,获得一份崇高美的墨香享受。这就是书法感染力的体现,也正是书法艺术创作与推广的意义所在。
综观曾祥彪先生书法艺术,他吸取汉隶之质朴,魏碑之厚重,章草之率意,采用扬弃的辩证法思维,兼收并蓄诸体笔法元素,善于从圆笔中见婀娜,从方笔中见刚健,从残破中求完整,从流畅中求含蓄,从细微中求变化,处处流露出质朴浓郁的书卷气息与和谐向上的自然之美。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期待彪哥博学广储,厚积薄发,孕育出书法艺术的参天大树。
参考文献:
[1]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4月第三次印刷)
[2] 韩邦山《孙过庭<书谱>的书法艺术特点》(《美术教育研究》2015年第17期)
[3] 《宣和书谱》(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12月一版一次印刷)
[4] 张中合《书法艺术的美学内蕴及其欣赏》(《陕西档案》1994年第4、5期)
[5] 牛耕耘《试论书法艺术精神与人文襟怀》(《雅昌艺术网》2014年6月16日)
[6] 孙海平《王垿书法艺术研究》(《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