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声乐教学改革
2017-06-08魏娉婷
魏娉婷
摘要: 音乐剧结合了歌唱、台词、表演、舞蹈,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形式。民族声乐应该从音乐剧教学中,学习如何化束缚为舒展;化“交通手势”为情节需要;化唱歌为唱剧;化单一为多样等,这样可以丰富民族声乐的表现形式,拓展民族声乐的教学思路,更新以往单调和陈旧的教学方式,培养更综合更优秀的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市场。
〔关键词〕 音乐剧 教学改革 民族声乐
民族声乐是由我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广义上来说,民族唱法包括戏曲唱法、说唱唱法、原生态唱法和民族新唱法四种唱法。由于民族唱法产生于民间,继承了传统民族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不仅演唱形式多种多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语言生动,感情质朴,在民间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从狭义上来讲,民族声乐是指民族新唱法,即学院派民族声乐。它主要是在继承我国民族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美声唱法的特点,经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出来的一种较科学和系统的唱法。目前我国民族声乐(狭义概念)的教学主要沿用的是西方较为系统的美声唱法训练模式进行发声训练。
民族唱法、美声唱法、流行唱法或原生态唱法,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区分的一个说法。其实这些都是声乐,我们不用完全隔离地去看待,或先下定义贴标签。它们其实都建立在科学发声方法基础上,只是因为歌曲风格、语言等各方面的不同,才有了音域、音色和表现风格的区别。现在有很多美声、民族声乐歌唱家甚至戏曲家“跨界”改编通俗歌曲,这样的歌曲又该怎么下定义呢?到底是美声、民族还是通俗,亦或是民美、民通?其实,由于语言、编曲、定调、音域等各方面不同就有了风格迥异的作品,只要能把音乐旋律唱自然了,动听了,我认为就是好的,不须先贴标签,再进行训练。所以说在教学中,运用科学的练声方法下,可以因材施教地选择不同类型的作品,只要能达到训练和提升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即可。
音乐剧早期被称为“歌唱剧”,它是20世纪兴起于欧美的,在短短一百多年时间里,迅速风靡全球,形成了20世纪音乐领域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化现象。音乐剧的演唱绝大多数属于流行唱法,这种极具商业性、娱乐性、艺术性的综合艺术形式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以不可阻挡的态势进入了中国艺术者的视野。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开设了音乐剧专业,且不去討论这种归置是否完全合适,但是可以看到它是具有许多戏剧的特征。音乐剧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可能就在于它对歌曲、台词、肢体动作、表演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在课堂里我们把这些叫做“声”——声乐、“台”——台词、“形”——舞蹈、“表”——表演,四者缺一不可。全能型人才的培养才是音乐剧真正需要的,民族声乐学习者也应具备的这些技能。
一、化束缚为舒展
“学院派”,这三个字一出,在很多外行人看来觉得这代表着“专业”、“规范”,同时某种程度上也有着一点“刻板”“呆板”“端起来”的感觉。初级和中级的民族声乐专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会有着这样的体会,唱歌前要顾虑许多,得先端起架子摆个姿势再开始,有束缚感。有很多学习者甚至不会唱歌了,随之会出现放弃专业学习唱歌的案例。那么在学生这个学习阶段的教学中,老师首先应给予鼓励并加以引导,告知这是学习中很正常的阶段。在训练中不妨引入一些适合的音乐剧作品,让他们可以忘记一些方法的束缚。因为,音乐剧的演唱是随着剧情需要而来,有时说一段唱一段,有时说一句唱一句,边唱边说边跳是常有之事,连接十分紧密。所以来不及去思考这个喉头对不对,呼吸深不深,口盖高不高,开口即唱。其实,所有的演唱都应在一个相对自然、轻松的状态下才能进行的,反倒是自如舒展了之后,声乐技巧便能更好的使用。
咬字上,我们应化咬文嚼字为自然说话。其实,真正优秀的演唱一定是自然的。正如之前所说,音乐剧的演唱就是说着唱,甚至边说边唱,我们教学时经常说,唱歌就是说话,只是带上了旋律而已,充分体现了自然演唱的必要性。另外,有些学生由于听音乐学歌,学了许多坏毛病,不管范例音乐的演唱是否正确通通照搬,许多字上加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装饰音,这个时候最快有效的办法就是朗诵,告诉他怎么朗诵怎么唱,并且可以带上节奏一起朗诵,把声母和韵母交代清楚,直到学生学习到高级阶段,才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去进行适度二度创作。
二、化“交通手势”为情节需要
作为舞台艺术,演员的形象在舞台上至关重要,一举一动尽收眼底。音乐剧当中的表演和舞蹈是其表现重要手段,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一周安排了6—8节的形体课及舞台表演课,这些课程除了塑形之外,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形体表现更能表达出内在的情感。所以,音乐剧的舞蹈和表演都是为剧情所服务,它需要根据人物角色的性格、年龄、职业、地位等来制定和安排相应的舞蹈动作,例如:小丫鬟与大小姐,青年人和中年人,文人与农民等角色的定位,让呈现出来的形体、面部、心理状态都相异,一招一式的表现更好地为演唱服务,让塑造的人物更加鲜活。比起刻板的民族声乐中常见“交通手势”,我们不妨大胆采用一些合适的舞蹈动作,增加一些表演课程,像动模人模、天性解放等等,让民族声乐表演真正可以“动起来”,使表演更加优美,具有可看性。
三、化唱歌为唱剧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强调“技术”是老师在教学上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声乐界,也会经常讨论到底技术重要还是情感重要,记得有一年在青歌赛评委的答问环节上,国家一级录音师李小沛老师和歌唱家蔡国庆老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蔡老师说这些年一直在不断地完善演唱技术,只有最佳的演唱技能才能唱好歌;李老师则认为情感高于一切,技术应服从情感。西汉学者毛亨为《诗经》所作的《大序》里写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意思大体是,当我们无法使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感受的时候,我们就唱歌;假使唱歌都不能完全表达的话,我们干脆就把身子扭动起来。不难看出,技术最终是为情感服务的,前提得具备高超的声乐技术,歌曲才能更好地诠释。音乐剧是一种完整型的戏剧表演形式,对于歌曲的理解应该从全局出发,歌曲的表现力是为了更好地诠释人物,表达情感。所以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经常跟学生说,要把一首普通的歌曲当音乐剧的一首选曲来演唱,给歌曲编个完整的故事,时间、地点、人物、角色、年龄、功能等,故事发展、高潮与结束都设计其中,从歌曲开始到结束都当作一个完整的剧目片段来演唱,真正做到把自己融入剧中角色来演唱,这样情感会丰满许多,也自然就是以情带声,用心歌唱了。学生也会慢慢地学会摆脱技术的一些束缚,全情演唱。
四、化单一为多样
音乐剧的作品风格跨度很大,不仅要掌握许多不同的律动和节奏风格各异的作品,而且要去充分了解这些风格背后的文化背景。例如《吉屋出租》中,摇滚元素十分突出,节奏的掌握有难度有挑战;大小切分、连续切分、大小附点、连线附点、弱起、后半拍、空拍等都是搖滚、爵士风格常有的节奏型。只要你清晰地知道每个节奏的强弱规律,掌握其律动,那它的基本音乐风格就可以较准确地把握。从用声技巧上来说,这类歌曲,以真声为主,采用粗放、狂野的演绎方式。如《歌剧魅影》这样古典风格的音乐剧,旋律十分优美,节奏相对规整,但是音域跨度很大,用声基本以假声为主。很多曲目采用类似与传统艺术歌曲的演唱方法,如《西区故事》、《窈窕淑女》、《音乐之声》等的唱段。《妈妈咪呀》的曲目几乎是ABBA乐队的作品,它的乐曲几乎是流行舞曲风格的作品,整体音乐比较平稳,基本上是一个节拍几种节奏贯穿其始终,适合边舞边唱,特别是整齐的群舞场面居多,演唱起来只要抓住舞曲的律动即可。其实,在民族声乐教学上,也有许多风格各异的曲目,例如古曲类、民族民间歌曲类、歌剧类、创作歌曲类等。掌握这些歌曲在一些音乐学院招生要求里面就有所涉及。但是真正在具体教学中,由于老师演唱的偏好,以至于学生有时拿到一些风格迥异的作品时,他们会一片茫然。在民族声乐教学上也应当像音乐剧教学这样,对每种风格都有所掌握,并且要知其所以然,了解多样风格背后的文化差异,以便更准确地演唱作品。当然,这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语
化束缚为舒展、化“交通手势”为情节需要、化唱歌为唱剧以及化单一为多样这几点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这也正是我们对声乐教学理念的修正、技巧上的完善和创新、形体表演上的大胆解放以及师资要求所需要反复思考和不断改进的几个方面。我们希望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真正能为社会服务,能被市场接受。唐大宗《帝范》中有句话很耐人寻味:“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只为其下。”意思是治学做事只有以高标准来要求,才能取得好成绩,达到高水平。很多时候,学生一切都以“老师”为准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高难度的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学习充实完善自己,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正如处在教学改革的教师们,一直在路上,不断追寻着更高的目标。其实,除了音乐剧之外,还可以多多吸取不同艺术类别之精华,为民族声乐所用。
参考文献:
[1] 訾娟.张旭.中国音乐剧作品选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 汪涛.论20世纪音乐剧的发展历程及其美学特征 [D].重庆:西南师范大,2002.
[3] 吕艺生.再论音乐剧整合性人才的培养[Z].北京:北京舞蹈学院.
[4] 张立军. 音乐剧舞蹈的教学与研究[Z].北京:北京舞蹈学院.
[5] 刘健. 音乐剧音乐的最主要元素和常见的问题[Z].北京:中央音乐学院.
[6] 李雄辉. 音乐剧教学的特殊性[Z].北京:中央戏剧学院.
[7] 袁禾.中国舞蹈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8] 黄定宇.音乐剧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9] 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11.
[10] 余丹红.音乐剧创作漫论[J].上海:歌剧艺术,1988,(2、3).
[11] 余秋雨.音乐剧创作漫谈[J].上海:歌剧艺术,1988,(5).
[12] 慕羽.西方音乐剧[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13]居其宏.朝阳艺术与朝阳产业:音乐剧在中国的命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14] 马修怀特.如何制作音乐剧[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6.
[15]智艳,张强,钱庆利.中国歌剧音乐剧演出历史与现状研究[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