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顺达互助组春耕播种记

2017-06-08文/马

中国记者 2017年5期
关键词:互助组春耕组员

□ 文/马 明

·马明作品选登·

李顺达互助组春耕播种记

□ 文/马 明

“和全国挑了战还能落后吗?”李顺达互助组的组员们在互助鼓励中完成了今年的春耕和播种。

三月初,在山西太行山里还是春雪初融的时候,午间山路泥泞难行,早晚又冻得冰硬。这时,李顺达互助组就开始往耕地里送肥料了。他们原计划每亩地上肥料一百二十六担,结果每亩上了一百三十担;全组的耕地一共上肥料一万一千担。这些肥料,是用小毛驴驮,用人挑,艰难地从村里送到山上高高低低的耕地里的。这比平原上的农民用大车拉肥料辛苦多了。送肥料的时候,五十九岁的老组员魏理兴,一个人吆喝着两头牲口,自己肩上还挑着一担,天蒙蒙亮就上了山。那时,许多组员因为起得太早,手和脸都冻红肿了。但这种辛苦是值得的:他们今年送肥料所用的时间,比去年缩短了一半。

根据李顺达互助组的计划,今年春天他们要进行十五亩耕地的整修和改良土壤的工作。十五亩地有好几十块,而且这山一块,那沟一块,很分散。这个工程实在不小。刚送完肥料,又是紧张锄麦地的时候。他们就把全组的麦地都交给妇女们去锄,男人们都修地。为了把山坡地修平修好,他们垒石垫土,精雕细刻地工作着,连下大雨的时候也不收工。妇女们也一样,下雨的时候就披着被单锄麦地。雨水混合着汗珠,从他们的脸上往下流。每天,他们一定要把当天的事做完,甚至要超过了当天的计划才收工。

□ 拍摄于2014年4月,太原新华社山西分社旧院马明家中。(新华社记者燕雁/摄)

使用新农具,是他们向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和互助组提出的竞赛条件之一。过去,山西省劳动模范大会曾经奖给他们全村三具新犁。这三具新犁又笨又重,山地里使用很不便当,所以大家都不愿意使用。今年,这三具新犁由华北农业机械总厂改造得轻便些了,但是还没有人愿意用。李顺达就先来试用。有一天,这个有着坚强意志的老英雄,响起他的鞭子,赶着牲口用一具新犁耕地了。当黑色的土壤被新犁翻起来时,跟在后面的组员王文章不禁大叫起来:“好家具,真比土犁耕的又深又碎!”过了两天,李顺达告诉大家说,他已经摸到了使用新犁的窍门。他说:“用新犁耕地,在转弯的时候,只要稍稍提起犁头,转弯就很灵便。这样,用新犁耕小块的地也好使唤。拉犁的牲口用左腿转弯,就不会磨破脖子。”因为新犁耕地的效率比土犁高三分之一,所以在李顺达试用成功后,全村农民都争着用新犁耕地了。

播种的那几天也是李顺达互助组最紧张的时候。那几天,有些组员忙得没有睡好觉。播种时他们全组做了精细的、科学的分工:耕地的老手专门扶犁耕地,女组员王补巧赶着牲口耙地,然后由组里的技术能手马兴海摇耧(一种播种的农具)播种。这样一步紧跟一步,全组很快就完成了春播。他们种的是“金皇后”玉蜀黍、“大黄母鸡嘴”谷子等优良品种。种籽都是用温汤消过毒,又用王铜药剂拌过的。为了防止地下虫害,播种时他们还用了二千多斤柏叶粉末,和种籽一齐下到地里。

现在,李顺达互助组播种的秋禾,绿油油的茁壮的嫩苗都已经出土了。这是今年他们在爱国丰产运动中取得的第一个胜利。在春耕和播种最忙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忘掉学习,也没有忘掉朝鲜的战争。“五一”节后,他们的学习热情更高了,在地里劳动时,他们每一次歇下来就读报。朝鲜前线的胜利消息,全国各地农业劳动模范和互助组向他们应战参加爱国丰产竞赛的消息,经常鼓舞着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生产热情。

(原载《人民日报》1951年5月26日,孙亮全编。)

点评

这篇报道发表于1951年春,就在这一年的春节前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提出了要在全国开展爱国生产运动的号召。李顺达当时是山西省著名劳模,早在1943年,他就响应毛泽东“组织起来”的号召,领导平顺县西沟村的村民建立了“劳武结合”的劳动互助组。他领导的互助组在1951春节就把制定全年增产计划和响应爱国生产运动的号召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决定率先向全国农村发起爱国丰产竞赛运动的倡议。

这篇报道是对李顺达互助组发出倡议后的进展情况的介绍。文章以白描的方式,详细记录了李顺达互助组春耕播种热火朝天的场面,处处体现了作者扎根农村、扎实调研的工作作风。(孙亮全点评)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互助组春耕组员
柳青的创业史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做好春耕备耕 保障粮食安全——各地春耕备耕动态
“春耕始万物生”春耕备耕正当时
春耕备耕正当时
祖孙“互助组”创业温暖人生路
小组落幕
国际小母牛项目实施中农业综合服务探讨
春耕备肥用肥 你准备好了吗?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