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报队伍建设和人才机制的观察与思考
2017-06-08刘文洪
□ 文/刘文洪
地市报队伍建设和人才机制的观察与思考
□ 文/刘文洪
地方媒体历来重视队伍建设,但最近几年,由于新媒体的冲击与全面经营能力的下滑,地方媒体人才队伍建设遇到很多问题,人才流失严重。本文在对地市报队伍建设观察的基础上,对于当前地市报人才机制的创新,以及如何留住与吸引人才,提出了较为深刻的思考。
人才 地市报 队伍建设 人才机制
刘文洪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长,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地级城市是中国经济社会的重要板块,300多家地市报分别是这些城市的名片。各家地市报社大多与新中国同龄,六七十年的历史记录了城市的成长,也在记录历史的同时,创造了自己的历史,90%以上旗下拥有日报、晚报,有的还有商报、都市报等生活服务类报纸,以及出版社、杂志社。
地级市有数百万的人口,有可观的经济总量,有城市、有乡村,有足够的新闻资源,有区域垄断优势。作为一份体面的职业,地市报也吸纳了众多本土的文化人才,甚至不少作家、画家、摄影家,可谓人才济济。地市报都是市委机关报,也正因如此,各报社历来重视队伍建设,既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又要做业务上的好写手,这基本上是各报社对采编人员的明确要求。
一、地市报队伍建设的四个特点
(一)强化政治素质,确保正确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四点希望的第一点就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守党和人民的立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政治坚定的新闻工作者”。事在人为,什么样的人出什么样的作品。根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宗旨,各报都把采编人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作为重要素质加以培养,从上到下对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了然于心,也在各项重大主题宣传中提高认识、加深理解,并且在策划中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将刚性的主题化解为适合人民群众阅读和传播的柔性新闻语言。
正确的导向是媒体的使命,也是生命。正确的导向基于一支高素质的队伍,高素质的队伍离不开教育培训。江苏苏州日报社每年对新进员工开展为期3天的学习培训,还多次到市委党校、浙江大学等分批集中培训。苏州日报社所获得的15件中国新闻奖作品,无不是从新闻事件、现象切入的重大主题。福建闽西日报社每年多次组织精兵强将主创“登高访谈”通版专题,《电商:一条鲶鱼搅动“天王”和“金刚”》《古村落民居:忘不了那一抹乡愁》等体现了采编人员围绕大局、引领舆论的水平。广西柳州日报社“龙行西江看发展”全媒体主题报道,为“实业兴市,开放强柳”舆论造势,体现了媒体应有的担当。
□ 图1为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举办记者节活动。
□ 图2为淮北日报社通过大赛提升媒体影响力。
□ 图3为郑州报业集团“郑报融媒”成为融合样板。
(二)强化业务能力,加快适应融合发展步伐
地市报的业务氛围日益浓厚,办报水平日益提高,这与新生代报人的专业素质有很大关联。这几年各报社进了一批年轻人,并且担纲主角。学经济的做经济记者,学法律的做政法记者,学美术的做版面设计。这些年轻人有思想、有干劲,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各媒体的领导、包括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也越来越意识到,再好的主题宣传也需要生动活泼的图文表达。浙江金华日报社、湖南衡阳日报社、江苏无锡日报社等多件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便是一个明证。
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各媒体都主动出击,在组织架构、内容产品、生产流程等方面大幅调整转型。河南郑州日报社强化大融合,构建大平台,郑报融媒“新闻超市”形成有统有分的放射线,新闻传播的重点大幅向移动端、指端转移。山东菏泽日报社手机终端“菏泽通”“无线菏泽”“智慧菏泽”等新媒体指数一直位居全省前列。重庆万州三峡都市报社2015年就按生产流程设置部门,对两报和新媒体中心打通整合,组建时政新闻中心、都市新闻中心等板块,建立“前端一次采集、中端多种生成、末端多元传播”的生产、发布流程。四川自贡日报社创办数字化媒体研究所,独立研发的“文讯中小报刊数字化综合作业系统”为20多家报社采用,获评中国新闻科技创新奖。为加快融合发展,各媒体组织专题培训、外出考察,传统媒体人纷纷踏上转型之旅,一批全能型采编人员茁壮成长。
(三)强化工作作风,多出接地气的精品力作
记者必须多跑多看多想。“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正所谓“用脚步丈量时代,把新闻写在大地”。尤其是在网络、通信工具发达的今天,利用网络资讯拼凑成文或者闭门造车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对症下药,各媒体强调深入基层“三贴近”,特别是持续深入开展“走转改”,记者或蹲点或挂职,以及“新春走基层”等做法成为常态,各报切切实实把作风建设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上。
地市报记者因为区域性相对接地气,贴近市民百姓生活,几乎都设有直接反映群众呼声的“帮忙记者”,分忧解难办实事。甘肃平凉日报社为有不同喜好和擅长的记者选定题材大类,通过专题培养青年记者。一位女记者心系困难群体,经常深入偏远乡村蹲点采访,无怨无悔,《留守儿童:渴望温暖渴望爱》《留守妇女:顶起家庭整个天》《七个人的学校》《一个人的37年长跑》等长篇报道触及社会痛点,传递人间温情。贵州黔东南日报社社长总编带队走基层,打响“苗乡侗寨行”系列报道品牌。河北邢台日报社将下基层采访情况作为记者编辑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在职称评定、提拔使用、新闻评奖方面予以倾斜。特别是组织青年记者到基层联系点驻点调研,培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优良作风。
(四)强化人才机制,提供创业创新舞台
虽然脱胎于传统行政体制,但近年来地市报在用人体制上有大幅度改变。首先是进人一律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其次是合理使用人才,把年轻人放到重要岗位施展才能,得到锻炼。再次是打破大锅饭,逐步实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尤其是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思想解放、视野开阔、一专多能的年轻人有了用武之地,并且走上中层以及领导岗位。
陕西咸阳日报社在流程再造的同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和考核办法,把新媒体的传播力指数作为重要依据。湖北孝感日报社建立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和综合绩效考核办法,实行个人奖励性绩效工资与业绩挂钩,中层干部绩效工资与部室成员绩效挂钩,班子成员绩效工资与全体人员绩效挂钩。贵州六盘水日报社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制度,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和聘用制度,对竞争上岗的人员实行量化考核,实行赏罚分明的考核机制,做到干部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山东滨州日报社推行“全员自我目标管理”,年初每人按职业愿景、基本职责、重点课题等7个方面自我表述,职责部门全程监管。年终还评比“十大创意奖”。江苏苏州日报社6名年轻人柔性组合创办“苏城猫”电商平台,全年盈利200多万,社里年终一次性奖励50万。
二、地市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地市报这个庞大的群体里,因地域、经济等诸多因素,还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无论是报纸质量还是经营规模差距都非常明显。有些报社员工上千人,有些只有几十号人。有的报纸发行20多万份,有的只有1万多份。有的全年经营收入10亿多元,有的只有数百万元。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地市报已经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目前普遍陷入困境。内地一些规模比较小的报社长期依靠财政拨款,困难不太明显。反倒是原来高速发展的发达地区的报社,因为广告的断崖式下降而进入寒冬。在队伍建设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新闻理想缺失,奉献精神弱化
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或许一辈子做个条线记者、副刊编辑,青灯黄卷,乐此不疲;但现在因为传播格局的变化,有人觉得,记者自豪感在降低,甚至沦为疲于奔命的文字搬运工、新闻民工。不少人抱着混口饭吃的心态,工作敷衍,丢失了崇高的新闻理想,甚至羞谈奉献精神。
(二)视野不够开阔,应用技能老化
地市报接地气这一优势的另一面,是站得低、看得近。一些采编人员缺少理论素养和宏观视野,新闻敏感性不强,而且文风老旧,在落入窠臼的语言模式和版式中“温水煮青蛙”。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一些媒体怨天尤人、束手无策。一些年纪偏大的采编人员基本不懂新媒体,具有互联网思维的采编、经营、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配备奇缺。
(三)收入待遇偏低,人才逐渐流失
因为利润大幅下降,一半以上报社处于亏损状态,最近几年,绝大部分报社降低员工收入,有的一年仅有4万元。所以,不少有能力的年轻人跳槽离开报社,大部分报社2016年离职人员在20至30人左右。而且离职者往往是人才,而一些平庸之人即使收入再少也不会主动辞职。因为这些人又往往是正式员工,没有特别的错误,单位只能养着他们。
(四)看不到未来前景,精神状态不佳
读者流失、广告下滑呈加剧之势,而新媒体又没有明晰的赢利模式。写的东西没人看,办报纸不赚钱,这让一代报人黯然神伤。网络和数字技术裂变式发展大大超出了报人的心理预期,不少人迷茫浮躁,对未来没有信心,缺少攻坚克难渡难关的力量和勇气。
三、地市报人才建设的四个着力点
理性告诉我们,不敢直面问题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但面对困难畏首畏尾不作为也不是党的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做派。再大的困难也要迎难而上,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靠发展来解决。笔者以为当前地方媒体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倾力而为。
(一)全力推进深度融合,全面促进转型升级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传统媒体转型升级、革新图存、扩大影响力的内生需求和必由之路。我们身处一个前所未有的媒体变革时代,一个行业面临变革的时候,如果不自我革新,就可能被推向边缘。我们唯有顺应时代大潮,解放思想,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以浴火重生的胆识,以你行我更行的气度,在理念、内容、技术、平台、机制等方面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全员的智慧和才能,创新产品,创新路径,才能走出困境。
(二)力争财政扶持,确保员工应有的待遇
既要事业留人,也要待遇留人。人才吸引力的下降会影响竞争力,甚至会成为主流媒体的致命瓶颈。在目前经营困难、为米袋子发愁的情况下,地市党报依靠党的关心、财政的支持合情合理。我们把困难跟上级主管部门讲清楚,这是一个行业性的困难,财政扶持可以增添新媒体设备,可以留住人才、稳定队伍。当然,争取财政扶持是为了更好地加快融合发展的步伐,不能因为有了扶持就不思进取。目前的输血是为了增强造血功能,为了在融合发展中华丽转身。
(三)大刀阔斧深化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媒体深度融合是一场存量改革,是一系列涉及体制机制、利益调整等深层次问题的深刻变革,既要进行技术审计、平台拓展、内容创新,也要对组织架构、传播体系和管理体制机制大力革新。管理的要义在于以人为本,通过合理、规范的管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激发每个人的创造力,改革才能激发创新的活力,才能赢得未来发展的空间。要强化考核的指挥棒功能,建立与报网端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评价与分配体系,形成有效的倒逼与激励。要培养、引进适应新媒体的传播、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为融合发展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四)求真务实开展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
媒体产品的生产不等同于流水线上的物质生产,优质的精神产品具有人性的温度。所以,在强调技术、强调制度的同时,不能忽视情感的力量。要着眼于使用人、培养人、塑造人,通过贴心贴肺的各种培训教育,让员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前沿的新闻理念,使新老媒体人都不断更新思想、更新知识、更新技能。要重视员工政治素养和思想品德的培养,营造重才爱才的氛围,营造符合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增强同舟共济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每个人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进而形成砥砺奋进的行动自觉。
思路决定出路,体制决定生死,战略决定未来。在中国传媒的版图上,中国地市报作用巨大,困难不小。需十分重视队伍建设,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以深入转型、深度融合、深层变革为动力,全力打造适应现代传播格局的团队,携手共创中国报业的春天。
(作者是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长,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