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请警惕自己的“非注意力盲听”
2017-06-07李亮
李亮
摘要: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陪伴,师生共有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和感悟,因爱而美好。真正好的课堂应该鼓励学生说完未说完的发言,以此深入探究,生成知识网络;珍视那些处在“边缘地带”的发言,培养学习兴趣,打造教学新时空;重视那些“与中心目标无关的发言”,以此拓展延伸,完善知识体系;杜绝教师的“非注意盲听”,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这样才能真正接近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务本求实,授业解惑。
关键词:非注意力盲听;高中物理教学;深入探究
理学上有一个词叫“非注意力盲听”。所谓“非注意力盲听”是指人们只倾听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内容或者信息,而对自己认为不重要的,或者与自己圈定内容不相符的就有意忽视或者故意不听。课堂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教师只听那些所谓的直奔主题和标准的“精彩答案”,高度集中于教师自认为的重要的发言,从而关闭了其他与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所有信息通道。更何况那些“意外之音”、旁枝末节和奇谈怪论,更是让教师“一棍子打死”。事实上,并非所有的与本课“教学重难点”关系不大的回答都没有意义,并非所有“意外之音”都是废话。有时,恰恰在开放的、意外的、有弹性的随机对话中,才蕴藏着极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才是锻造学生、滋养学生最重要的契机。所谓“读懂学生、听完学生的发言”正是对“非注意力盲听”的深刻回应。换句话说,“读懂孩子,研究学生,正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和条件。”而在“读懂”中就包括听完学生的发言,听懂学生的发言,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
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教师要善于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通过耐心的倾听,通过倾听所有学生的发言,从而发现学生的回答中极有价值的地方,并以此抓住这一极为重要而又稍纵即逝的契机,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切实杜绝一些学生的反馈被淹没在“众生喧哗”当中。然而,纵观当下的物理课堂,教师的“非注意力盲听”,已经对物理课堂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一些教师往往习惯于倾听“优等生发言”,习惯于倾听标准答案、习惯于倾听符合主流的“强声源”,这除了是一种无知,更有着急功近利的急躁——期待被所有的人点赞,期待那种顺畅回答能够营造所谓“积极课堂和成功课堂”的氛围。
一、鼓励学生说完未说完的发言,以此深入探究,生成知识网络
尽管从内心到嘴巴只是一瞬间的过程,但关键就在于你是否在这个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是否立即找到了有价值的契机和教学可以突进的地方。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抓住孩子们对话中的任何蛛丝马迹,让教学多一些“波澜”,多一些“意外通道”,多一些“想不到”,以此创设意蕴十足的拓展课堂。
听过一节人教版高中物理《摩擦力》的公开课。《摩擦力》既是力学的基础,也是组成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一块“基石”。那么,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认识这块“基石”呢?纵观课堂整体情况,可以看出,不论是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还是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抑或是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即便是没有动手之前,学生响亮顺畅的回答,以及“我方唱罢你登场”的热烈,几乎昭示着学生对于“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理解,已经处于“毫无问题”的前认知状态。但是,真相果真如此吗?彼得·德鲁克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沟通的关键是听到没有说的内容。”借用这句话,我想说:“教学的关键是注意学生想表达但没有表达完全的内容。”
课堂中有这样一个细节:
师:今天我买了一瓶麻辣酱,可我怎么也打不开盖子,你们能帮我出个主意吗?
生1:用螺丝刀撬一下瓶盖,再拧开盖子。
生2:用一个合适的工具拧开盖子。
师: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用工具。
生3:找一个力气大的人去拧。
生4:拧盖子时垫上……
明眼人都知道,恰恰是第四个学生未说完的话已经无限地接近标准答案,但偏偏已经临到下课时间,或许是时间紧张,或许是教师自认为没有必要对这个“未说完话”进行解释,总之,学生的这一回答被无视了,被“停留在嘴里沒有说完”,最后不了了之。周一贯老师在《学会开发“教学遗感”的价值》一文中说:“对学生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法说服学生,只好不了了之,这就成了令人扼腕的教学遗感。”事实上,正是这个学生“未说完的话”才是“摩擦力”中最有价值的问题。此时此刻,教师应该及时抓住这一极有价值的契机进行发挥,进行拓展。“对呀,拧盖子时垫上毛巾或者比较粗糙的东西是不是会增加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是不是恰恰与接触面的粗糙与光滑有关系?”“如何才能增大摩擦力?如何才能减小摩擦力?”我想,这样的及时追问一定会让孩子们冷静下来,最后终于醒悟:在本课中的“打开瓶盖”,不在于力气大小,不在于是否有工具,而在于和“摩擦力”有没有关系,只有从“摩擦力”的角度出发考虑如何开瓶盖的问题,才能与当下的学习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才是学习此课应有的视角和突破口。
可见,教师一定要高度警觉和高度敏感,教师的耳朵不仅要向所有的学生敞开,而且要向整个教学的每一分钟敞开,一定要慢慢听,小心听,听深听透,倾听那些平平常常但又蕴含着玄机的地方,倾听那些欲言又止的内容,追踪那些还未说完的内容。对于成长中的高中生而言,能够尽可能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感所想,实在是个“巨大”的问题。教师的责任和聪慧就在于:引导学生说出“未说完的话”,并且视那些“未说完的话”为一种极为难得的生成性资源加以开发、探究和延伸,以此为课堂添加更加生机勃勃的元素,以此锻造学生的身心和思维。这样的过程如果做精做实做细,学生的思维必将朝着灵活、敏捷、高效的方向迈进。
二、珍视那些处在“边缘地带”的发言,培养学习兴趣,打造教学新时空
尽管课堂中并不存在所谓的“中心地带”和“边缘地带”,每一寸地方都应被教师注意到,但事实上,那些坐在“边角”的学生,那些与当下关系不大的发言,或多或少地会受到教师的“冷落”。都说,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要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但是,千万别忽视那些坐在角落中学生的不是很响亮的回答,正所谓:“给孩子留一条自由的‘尾巴,孩子就会有一片蔚蓝的天空。”
比如,课堂上我曾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呢?”
生1:与接触面本身的材料有关系。
生2:与压力的大小有关系。
生3:与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都没有关系。
坐在角落中听课的我,就听到了一个坐在最边上的学生的发言似乎跟上面第三个学生的回答较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样吗?”
毫无疑问,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肯定是不一样的,但是因为这个学生坐得比较偏远,声音又比较小,加之其他学生正在表演,正在侃侃而谈,再加之此时还不是讨论“滑动摩擦力”方向的最佳时刻,所以这个学生的回答自然被我所忽略。也许这是我潜意识里的“不和谐音”,及时掐掉以免影响“主旋律”强声存在的效果。而事实上,教师这样的行为尽管没有呵斥、惩罚,但这种无视孩子声响的行为,很难说没有挫伤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如果说这种不理睬和这种无视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行为的惯性,那么长此下去,必将严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好的教学或者好的课堂应当是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和需求都能被听到、被尊重,哪怕是与课堂目标关系不大的“杂音”,哪怕是奇谈怪论,也应该用心甄别、筛选、归纳,以此保留那些有价值的“杂音”。
细究这个学生的发言,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样吗?这还真既不是个案,也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例子——因为两者的方向有时表面看是一致的,实际上不一致,关键要看这其中的参照物。而这样的问题恰恰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观,恰恰可以训练学生的灵活性思维——不偏执于一端,不固守于一方。如此特殊而又不特殊的物理现象,不引起师生的极大关注,岂不是很遗憾吗?
如果教师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坚持、多一点敏感、多一点警觉,就会留意到这个所谓“边缘地带”的动静,那么,这个孩子还未说完的话就极有可能在老师的鼓动下再次补充完整,這样的生成性契机就极有可能衍生出一个有价值、有思维含金量、能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物理问题。
至少,孩子们会知道,运动方向就是一般意义的运动方向,通常就是指相对于地表(地球表面)固定物的运动方向。其实准确地讲是没有绝对运动方向的,都是相对运动方向,如,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你坐在一个很快的车子上,看一个比你的车子慢的车子是往后走的,但事实上你们的运动方向(相对与地表固定物的运动方向)是一致是,都是向前的,你看到他向后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于你自己的相对运动方向,实际上你们两的运动方向都是向前的,这就是运动方向(相对于地表固定物的运动方向)。
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当场做实验,让学生把手放在桌面上的大白纸上,慢慢抽出白纸,用心感受并体验,之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是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而非与运动方向相反。
说到底,如果教师时时刻刻“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主动地促使学生“言无不尽、言之有理”,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而且维护了学生的自尊,而教师也才能在彼此的敞开和倾诉中真正理解学生,在“众声喧哗”中真正听懂学生,也才可能展开真正的教学对话,打造更加生机勃勃的教学新时空。
三、重视那些“与中心目标无关的发言”,以此拓展延伸,完善知识体系
无论学习什么课程,教师在上课时,都要圈定一定的范围、内容进行教学,所谓的教学进度和计划正是这个意思。在这个意义上说,“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就到哪”的教学是不提倡的,天马行空般的任意延伸和随意展开也是不提倡的。但是,过分拘泥于“教学计划”的课堂或者教学总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缺乏悬念,缺乏意外的生成性资源,缺乏一种让课堂增值的“意外力量”。
以下是“摩擦力”的教学片断:
师:自读教材,说说摩擦力可以分为哪几种?
生1:可以分为两种: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生2:应该是三种,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三种。
师:今天我们就研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仅仅因为在本课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学习的是“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而“滚动摩擦力”早在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中就已经设计到,所以,第二个学生提出的摩擦力分为三种划分法没有得到教师的及时回应。教师不想打乱自己的教学设计,这固然没有错,但是当学生没有按照那种“请君入瓮”式的方向“入瓮”,教师就借此对这个学生的回答摁起“删除键”,则是对孩子积极性的直接打击。
同样的,在这一课中,还有一处例子:
师:在前述实验中,继续增加钩码个数,木块开始缓慢匀速滑动后,此时木块受几个力?
生: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
师:此时摩擦力起到什么作用?
生:阻碍物体运动。
师:对,接触面间产生阻碍它们相对运动的力就是滑动摩擦。
可以明显地看出,教师面对学生发言中的四个词“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仅仅关注了“摩擦力”,而对“重力、支持力、拉力”只字未提。这样的“遗忘”和“忽视”,必然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样的“非注意盲听”,换来的只是课堂的脆弱、教学契机的流逝和学生的灰心丧气。想想,学生提出“重力、支持力、拉力、摩擦力”,其间必有联系,必有区别,而教师竟然无动于衷,以后谁还“我说故我在”?
面对学生的“与中心目标无关的发言”,教师应该具备特别的耐心和高度的敏感,尽可能倾听不同理解层次与不同水平学生间的对话,不能“听而不闻”,更不能误以为学生是来“胡搅蛮缠”的,便报以冷漠或无视的态度。当教师真正蹲下身子,伸出自己柔性的耳朵,“才有可能倾听各种细微的声音,发现各种细小的问题。”并以此拓展延伸,更好地完善知识体系。
真正好的课堂应该鼓励学生说完未说完的发言,珍视那些处在“边缘地带”的发言,重视那些“与中心目标无关的发言”;真正厚实的课堂应该杜绝教师的“非注意盲听”,提倡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能够从学生视角理解那些未发出或已经发出的声音。而这一切,需要教师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我年轻的时候很关注自己有没有把课讲完整,课堂节奏控制的精不精准,知识点是不是落实到位;现在会越来越关注学生有没有体会到尊重、平等、民主。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师能够真正听懂自己,并且尽最大可能让其他学生也听懂自己,是学生的幸运,也是老师、家长和教育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