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2017-06-07陈丽娜程松梅金淑琴

当代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左炔腺肌病孕酮

陈丽娜,程松梅,金淑琴

(大石桥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石桥 115100)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

陈丽娜,程松梅,金淑琴

(大石桥市中心医院,辽宁 大石桥 115100)

目的 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子宫腺肌病患者54例,对其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的月经量评分、痛经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大小以及血清CA125、血红蛋白的变化,同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痛经评分(5.1±0.6)分、月经量评分(63.1±15.9)分、内膜厚度(6.53±0.98)mm,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子宫(140.3±50.6)cm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的血清CA125(26.3±10.4)U/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红蛋白(106.6±10.8)g/L,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的月经量以及改善痛经,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子宫腺疾病;疗效

子宫腺肌病又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1]。孕三烯酮、米非司酮是常用的治疗药物,手术治疗包括病灶挖除术、全子宫切除术。但对于有生育要求或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临床上治疗通常比较困难。近些年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本院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54例,年龄29~48岁,平均(35.2± 4.3)岁,病程2~11年,平均(5.4±1.3)年,临床主要表现为痛经、经量增多以及经期延长。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腺肌病,且近一年来未使用药物治疗,宫腔内无肌瘤,以及排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排除内分泌、代谢、免疫性疾病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7天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拜耳公司,国药准字H20140237),每日释放20 mg的左炔诺孕酮,有效期5年,放置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放置完成后使用B超定位检查是否放置正确,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评价标准[3](1)痛经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痛经程度进行评分,分值为0~10分,0代表无痛经,10分代表最高级别的疼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剧烈。(2)经量评分:采用PBAC法,根据Higham标准,每月评分超过100分视为月经量大于80 mL,可诊断为月经过多,指导患者根据PBAC记录月经量。(3)通过阴道B超了解子宫的大小情况,记录子宫的长径、前后径、横径以及肌层厚度,按照椭圆体的体积计算子宫大小,即0.5222×hhD1×D2×D3。(4)抽取静脉血查CA125,血常规,贫血者每月复查血常规直至恢复正常。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月经量评分、痛经评分、子宫大小、子宫内膜的厚度,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以及血红蛋白水平,随访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包括有无腰痛、点滴出血、脱环等。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运用SPSS17.0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大小、内膜厚度的比较 54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脱落,其余的52例患者在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痛经评分(5.1±0.6)分,月经量评分(63.1± 15.9)分,内膜厚度(6.53±0.98)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2,t=18,t=11.8,P<0.05)。治疗后的子宫大小与治疗前相比相差较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7,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大小、内膜厚度的比较(x±s,n=54)

2.2 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血清CA125、血红蛋白的变化患者接受治疗前血清CA125为(68.2±15.3)U/mL,治疗3月后下降到(26.3±10.4)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5,P<0.05);患者治疗3月后贫血得到了较好的纠正,血红蛋白由原来的(90.3±11.5)g/L上升到(106.6±10.8)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5,P<0.05)。

2.3 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54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2例患者出现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脱落,脱落率为3.7%。8例患者出现点滴出血,持续时间10~15天,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症状逐渐消失。行妇科检查和阴道B超时发现3例患者出现软巢囊肿,暂不处理,密切随访,3个月后囊肿消失。治疗期间患者的体质量、血压未发生明显变化。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的发病机制主要为内膜基底层缺乏黏膜下层,因此内膜直接与肌层接触,缺乏了黏膜下层的保护作用使得在解剖结构上子宫内膜更易于侵入肌层[4]。近些年来其发病逐渐呈年轻化趋势,这可能与剖宫产、人工流产等手术的增多相关。且子宫腺肌病患者常合并子宫肌瘤以及子宫内膜增生,表明高水平的雌孕激素可能是促进内膜向肌层生长的原因之一[5]。目前尚无根治性的有效药物,临床上的治疗一般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以及生育要求进行选择。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以及近绝经期妇女一般采用药物治疗,如达那唑、孕三烯酮等,虽可缓解症状但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且停药后易复发;年轻或希望生育的患者可行病灶挖除术,但术后有复发的风险;对于症状较重、无生育要求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行子宫切除术但术后患者心理负担较重[6]。

近些年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开始逐渐运用到临床,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7]。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避孕系统,放置于宫腔内,每天可稳定、缓慢地释放左炔诺孕酮,从而抑制雌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的合成,使得子宫内膜对血液循环中的雌二醇不敏感,使子宫内膜保持较薄的水平[8]。本院通过对54例患者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观察比较其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各项指标的变化,发现患者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内膜厚度血清CA125,血红蛋白与原来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过程中,脱环率较低,仅为3.7%,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发生后一般不需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可自行缓解。

综上所述,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1]黄荣芳,张燕萍,储丽萍,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5):679-681.

[2]麦燕桃,邹美泉,邓小玲,等.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31例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0):59-60.

[3]徐福霞,沙玉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近期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99-5201.

[4]桂涛,蒋勇军,黄美华,等.子宫腺肌病免疫发病因素的研究新进展[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22):3675-3677.

[5]李雷,冷金花.子宫腺肌病对生育影响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2,28(12):953-955.

[6]马荣丽,关铮.子宫腺肌病保守性手术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4,41(6):628-631.

[7]姚恒,刘成.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腺肌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10):142-144.

[8]张彦春,王蔼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75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11):851-853.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4.051

猜你喜欢

左炔腺肌病孕酮
左炔诺孕酮原料药的晶型一致性研究*
经前烦躁障碍症发病与四氢孕酮敏感性中西医研究进展
猕猴子宫腺肌病动物模型建立初探
中成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英国警示含左炔诺孕酮的紧急避孕药与肝酶诱导剂联合使用可能降低紧急避孕效果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病100例临床观察
腹腔血与静脉血β-HCG与孕酮比值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价值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孕酮调节子宫内膜的容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