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热推拿穴位“三关穴”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

2017-06-07李筱婷柳丽华通讯作者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5期
关键词:关穴横纹外感

李筱婷 柳丽华 通讯作者:周 宜

·推拿疗法·

温热推拿穴位“三关穴”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

李筱婷1柳丽华2通讯作者:周 宜1

小儿发热疾病;三关穴;推拿

小儿发热是儿科临床中最常见的疾病及症状,正常小儿腋温在36.1~37.0℃波动,口温比腋温高0.2~0.4℃,肛温比腋温高0.5~0.9℃,腋温如超过37℃可认为是发热[1]。临床上较常见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发热、食积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小儿推拿疗法副作用少,因此近年小儿推拿受到广泛关注与应用,然而在面对小儿发热时,大多数从业者往往单一操作寒凉手法,效果欠佳。为了提高临床疗效,经过理论探索及临床实践,笔者发现在使用寒凉手法进行退热时,加入适当温热手法,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笔者临床选取温热穴位“三关穴”,并结合寒凉退热基础方使用,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门诊收治的发热患儿为观察对象,选取临床常见4种发热类型共40例纳入研究,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6~36个月;病程均在3 d内;其中37~38℃者20例,38~39℃者15例,39℃以上者5例。

治疗方法

1.小儿推拿特殊穴位“三关穴”为温法代表,位于小儿前臂桡侧,自腕横纹至肘横纹成一直线,属长线型穴位。操作时将食、中两指并拢,自腕横纹向上直推至肘横纹头的曲池穴,称为推上三关,每次操作次数1 000~2 000次(5~10 min)即可。古人认为推上三关是一种可以代替麻黄、肉桂的温热性手法(《幼科铁镜》),操作时宜蘸取热葱姜水,可应用在虚寒病证治疗中(《厘正按摩要术》)。今人认为推上三关功效为温、升、补。

2.诊断方法:①外感发热:头痛鼻塞,恶寒,有汗或无汗,流涕咽痒,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或紫。②食积发热:呕吐酸腐,纳呆,口渴,腹胀或腹痛便秘,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③气虚发热:面色不华,倦怠乏力,饭后腹胀,纳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濡。④阴虚发热:午后低热,纳差消瘦,盗汗,手足心热,心烦易怒,舌红少苔或剥苔,脉细数,指纹淡紫。

3.分组:根据患者发热原因分成4组,每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选用基础治疗方法;B组为治疗组,选用基础治疗方法加推上三关(5 min)。

4.基础治疗方法:①外感发热:为体现“三关穴”对热证的应用,只选取了风热患者,治疗操作为头面四大手法,退六腑、补脾(各5 min),平肝清肺、清天河水(热甚配打马过天河)(各3 min),捣小天心、分阴阳(各1 min),揉小横纹(2 min),大椎捏痧。②食积发热:运板门、运内八卦、指揉四横纹、清天柱骨(各3 min),清脾胃、清大肠(各2 min),退六腑、下推七节骨、揉腹(各5 min)。③气虚发热:补脾、揉肺俞(各10 min),拿肩井(5 min)。④阴虚发热:补肾经、清补脾、清天河水、水底捞月、推期门、摩涌泉、点揉三阴交(各3 min),二人上马(5 min)。

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设定当日或第二日患儿体温降到37℃以下的计4分,略有下降的计3分,无效计1分,体温升高0分。

结果:A组当日或第二日患儿体温降到37℃以下者4例,略有下降10例,无效4例,体温升高2例。B组当天或第二日患儿体温降到37℃以下者10例,略有下降8例,无效2例,后期体温再次升高0例。经计算A组得分50分,B组得分66分。B组得分高于A组,可知B组疗效优于A组。

讨论

小儿发热属于急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惊风、抽搐,甚至危及生命。而西医学治疗退热主要是使用各种解热镇痛剂、抗生素及激素[2]。由于小儿脏腑柔弱,大量或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容易刺激患儿胃肠道,且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阳胜则身热。”小儿发热亦符合阴阳之理,因为阳偏胜所以出现身热的症状。阳病则应治阴,而单一的寒凉手法临床效果并不理想,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笔者认为治疗小儿发热时在操作寒凉手法同时加入温热手法“推上三关”可使阴得阳助,极大增强了疗效,有利于使患儿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同时,三关穴位于手太阴肺经循行中的前臂部分,操作时方向为逆经脉循行方向操作,有帮助发散肺热的功效,因此在外感发热中有更好的治疗及辅助效果。

小儿推拿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有安全、绿色、有效的优点,不用打针吃药,患儿易于接受;同时其操作见效快,无副作用,以调节小儿经络、脏腑、气血来解除患儿疾病,增强患儿免疫力。就小儿发热而言,寒凉手法加入适量温热手法可以提高疗效,其他疾病也可从阴阳平衡的思路探索出疗效更好的方法。

[1]廖品东.小儿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方淡思,许丽.中医外治法在小儿发热中的应用概述[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9):1598-1600.

2016-09-09)

猜你喜欢

关穴横纹外感
养心护心,常按内关穴
掌小横纹穴按摩辅助消风止咳汤加味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IL-17A、CCL11表达水平的影响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晕车时用力点内关穴
辅助治疗心血管病有个第一要穴
横纹树蛙墨脱雨林湖畔的精灵
揉两穴可助自疗心脏病
点穴祛疾:腹寒
宣肺止咳汤治疗外感咳嗽临床观察
金碧清热汤治疗外感高热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