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与社会常态课堂教学策略

2017-06-06李高锋��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李高锋��

[摘要]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常态课中,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日常课堂中探求解决问题铁方法。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可采用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答案多样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等策略,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常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7702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注重体会、理解、内化,这样的课堂没有解不出的难题,但学生学习不是没有问题。有些问题不是不存在,而是出现得多了,师生就习以为常,不再当作问题了,以下教学场景在我们的常态课中会经常出现。

场景一:PPT显示三幅图,分别是周初分封略图、秦朝疆域图、元朝疆域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幅图,说说他们分别反映了不同时期采用的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

生:(预设答案)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度。

师:那么这三幅图在时间先后上行政管理制度的变化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生:(预设答案)中央集权一步步加强,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得到了巩固与发展。

场景二:PPT出示金政权建立后女真族学习汉族文化的表现,金统治者颁布改革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诏令。

师:这些图片、诏令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状况?

生:(预设答案)女真族学习、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民族融合得到进一步加强。

场景三:师生一起学习了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

师:商鞅变法对今天的社会改革有什么启示?

生:(预设答案)与时俱进,改革要顺应民心、改革者要坚定……

在场景一中,教师的第一个问题,对学生来说相对简单,但有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到图中的图名、相应的注记,而使回答出现了偏差或者不知如何作答。这属于看图不仔细,对学生的这一习惯加以影响、改善问题就可以解决。而对教师的第二个问题,往往出现问题抛出石沉大海的现象,很少有学生能完整地回答,甚至很多学生丝毫没有思路。

场景二中,学生对教师提的问题能够立马说出“民族融合”“学习汉文化”等词句,但如果进一步问在哪些地方体现,学生就不一定能答出来,他们先前跟预设答案靠近的词句只是照搬已学习的结论,并没有真正理解它们的含义。

在场景三中,学生的答案往往会出现“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重视军队建设”等内容,从这些答案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完全没有抓住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实质,他们的回答可以说是不着边际的、离题的。

产生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应分析其成因,在常态课的教学过程中寻找、尝试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改变现状,提高教学效果。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可以尝试如下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弥补经历

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经历、见识造成理解上的困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现有经历,创设学生可以类推的情境,从而理解教学内容。对场景一的案例可以做如下修改。

师:从分封制到郡县制、行省制度,在行政管理制度、方式的变化上,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生: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师:怎么体现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师:(举例创设情境)一个国家就相当于我们的一个班级,假如你现在要管理整个班级,有以下两种管理班级的方式可供选择:①选几个班干部,分别让他们管理十来个学生的学习生活,这几个班干部名义上受你管辖,但他们有很大的自由度,你不能干涉他们对自己组学生的管理。②把全班分成几个组,每组派代表负责全组学生的学习生活,代表及组员都要受你管辖,代表负责执行、管理,政令由你下达,最终决定权在你手上。哪种方式中,你對整个班级的控制力强,你的权力比较大?

生:第二种。

师:联系、对应古代的这几种行政管理制度,同学们能阐释一下为什么郡县制、行省制度相对分封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生:君主权力越来越大,权力越来越集中于君主一人身上。

在这一案例中以学生熟悉的班级管理机制类推行政管理制度,帮助学生理解中央集权的加强。这种情境的创设与借用能够起类推作用的前提是这种情境是学生熟悉的、存在于学生生活中的,并且有相似点。如果情境是虚构的或离学生生活较远的,是无法类推的,学生不会有切身体会。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寻找学生已有的与教学内容相似的经历,借用这种经历,创设情境,弥补相应经历的缺乏。

二、没有唯一,鼓励多样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往往容易走入一个误区——组建模板、万能答案。但事实是很多事情不可同日而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日常课堂中常常会缺乏对多角度思考的鼓励,缺乏对答案多样性的接受。如以下教学片段就可以做适当修改。

PPT显示亚非大河文明古国的位置,各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

师:为什么在亚洲、非洲大河流域附近孕育了早期的人类文明?

生:自然条件优越。

师:自然条件哪些方面比较优越?

生: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

师:除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我们人类自己的主观努力又做了什么促进了文明的发展?

生:生产力发展、工具改进、政策引导、开明的统治者等。

在这个案例中对于亚非大河文明成因的探究,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自然条件,思维拓展受到了定式的限制。因此在课堂中一方面教师要加强引导,拓展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学生都应提倡答案的多样性,尽量减少对模板、万能答案的依赖。

三、建立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学生所受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了历史与地理内容,这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既使地理内容、历史内容单独分块时,它们也是有前后联系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如在探究南宋时期为什么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可用PPT展示相应材料。

材料一唐后期,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混乱使关中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其后,北方经历靖康之难,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

材料二宋代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长期经济发展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破坏较小,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三吴越王募民能垦荒田者,勿收其税,由是境内无弃田。

材料四:

师:依据材料,请同学们分析为什么经济重心发生了南移?

学生依据材料,從社会状况角度、自然环境角度、统治者角度、人口角度等分析。

师生总结归纳:南方社会安宁、政局稳定——社会角度;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技术层面;北方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人力资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因素;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政治因素。

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以及时机本身就涉及多方面的原因,也涉及多个知识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就把这一问题涉及的地理、历史知识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整体。在这类问题的思考、探究中,教师的引导或者给予的辅助资料都要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能多角度、系统地思考、回答问题。可见教师的引导是搭建学生已有知识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最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课标实施以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评教”“关注学生”“生本课堂”等相关内容的倡导、实施,让我们感受到只有学生受到了教育,真正获取了知识,课堂才是成功有效的。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每堂课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探讨、解决。日常课堂中的问题有些很小,有些很常见,有些困扰已久,不管是哪一种,我们只有解决了日常课堂中的问题,才是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常态课中的问题还有很多,解决方法也有很多,我们要做的是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翁利丹.关注常态课堂,追求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14(51).

[2]杨勇诚.学会在常态中发现问题[J].初中教学研究,2014(7).

(责任编辑袁妮)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浅析历史与社会微课制作中电子地图的使用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
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