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研究

2017-06-06凌燕

商情 2017年16期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

【摘要】在商业银行的各项收益中,由信贷业务带来利润最为可观,因此这项业务也得到极其重视,然而高收益的背后必然伴随着高风险,银行靠信贷业务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信贷风险也会在无形中降低银行的名声甚至减少原有的经济收益。因此,现阶段国内银行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效地降低信贷风险,但目前为止的基本方法也是靠内部控制制度来约束。因此,本文借鉴已有研究成果,针对信用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现有的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条建议,希望能够对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所启示。

【关键词】信贷风险 内部控制 农村信用社

一、内部控制理论

1992年,COSO出台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其中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它认为内控是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董事会与管理人员以及其他职员都会对其产生影响,能够保证生产经营的效率,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有效,保证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资产损失风险,有助于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与对法律法规的严格遵从。以下三个方面是内部控制的目标:经营的效率与效果、可靠的财务报告、法律法规的符合。

2008年5月22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由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从2009年7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基本规范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必须包括以下五个要素:

(1)控制环境(2)风险评估(3)控制活动(4)信息与沟通(5)内部监督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的内部控制主要内容

不同于国际高端金融组织当中的内控系统,我国农信社开展内控建设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缺陷与不足。例如农信社缺乏一套完善的机制,没有准确把握内部控制的先进性与必要性,施行、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方面差强人意。所以,农村信用社最緊迫的是确定各项任务,借鉴国外金融组织中采取的先进的内控机制及其较为成熟的模式,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一步健全内控制度的建设,通过一系列措施,加速内控制度的建设。

三、农信社信贷风险内控缺陷

(1)信贷资产质量亟待提高。评价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最主要的就是看不良贷款情况。农信社的贷款业务中,不良贷款比例比较大,而且信贷资产质量也并不好,与国际水平和我国金融组织的平均信贷风险能力相比而言,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会严重影响农信社的生产经营安全,同时也将严重阻碍农村信用社有效竞争实力的提高。

(2)信贷风险过于集中。农信社现在所采用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中的组织结构未能使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当前各个职能部门彼此间具有十分明显的职能交叉现象,还没有对各个部门的职能进行完善。

(3)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亟待构建。农信社现在只对信贷风险内部控制进行了分类管理办法,即只有信贷资产分类,没有在信贷风险的标准和原则以及流程环节等方面的基础上,根据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各个流程,使整个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得到建立。

四、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客观环境原因包括行业特点的影响、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全球金融时局的影响、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大,出现信贷风险;农信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体制结构原因包括内控制度执行不力、风险预警机制没有完全建立、法人治理机制亟待健全、农村信用体制不完善、L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结构单一、信贷人员配置不合理。

五、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信贷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1)改善内控制度的组织构造。农村信用社包含决策层和监督层以及执行层,并且每个层次间又属于互相制约和依附的联系,层次之间关系的有效协调,有利于提高内控体系的建设,提供防范农信社信贷风险的制度基础。(2)规范信贷业务全部操作过程。为了能够使信贷业务的操作过程更加规范,必须创建健全的授信制度,根据每个贷款企业的资产质量和经营模式、信贷管理能力以及到期贷款回收率和信誉度等进行不一样的授信。(3)完善信贷管理信息系统。一个健全的信贷管理信息体系必须具备接下来的几点:辨别、衡量、控制和决策信贷风险以及信贷工作的管理进程,信贷数据库与信贷管理模式会因为不同农信社的需求差别与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二)完善信贷风险内部控制的环境建设,提高员工素质

(1)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吸纳人才。培训在职工作职员,增强综合素质 ,实行行业内持证上岗制度。(2)提升信贷工作人员的增和素质,加强风险意识。要加强对基层信贷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完善对内部控制体制的监管,基层信贷岗位相互监督,双人双责,信贷部门每个岗位之间互相监督与制约,确保有效落实相关内控决策以及科学合理授权。

(三)完善信息技术系统,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渠道。

必须在信贷业务危机未发生时已获取有关资信,同时借助高效的举措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必须重视监管信息体系、财务信息体系、信息传达体系的设立,以提供全面准确的需求信息,反映真实的经营活动状况与方便快捷的传递信息,三个系统的相互配合与贯穿,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与健全。

(四)建立信贷风险责任追究制度与激励机制

责任追究与激励机制有助于信贷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农信社设立部门的过程中必须明确各部门职能,设置相关的部门对每个贷款业务程序进行监管,切实遵照贷款业务规则章程展开业务;设立比较健全的激励制度,全面提高贷款服务职员的工作积极性,推行业绩考核制度来衡量贷款服务的成绩,对成绩优秀的客户管理人员给予物质上的奖励,营造全行整体严格高效的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of the Tread- way Commission (COSO).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Framework www.coso.org,1994

[2]孔艳杰,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一过程控制研究[J],中国金融,2006年10期

[3]张坤(2009);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分析及对策《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作者简介:凌燕,女, 出生年份:1988 籍贯:河北省邢台市 工作单位:河北省地震局红山基准台 现有职称:初级 毕业院校及专业:山西财经大学会计硕士。

猜你喜欢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内部控制
金融科技助力防控信贷风险研究
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控思考
以市场化方式实现农信社改革目标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对策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内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