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隆基唐隆元年宫廷政变发微

2017-06-06刘思怡

西部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发微

摘要:掌控北衙禁军是唐隆政变成功的最重要因素,由禁苑进入玄武门是关键。东宫武力是重要因素,郡王府兵力亦是一支力量。郡王府兵力为开天之际玄宗李隆基裁撤诸王官僚机构(包括郡王府)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关键词:唐隆政变;北衙禁军;禁苑;东宫武力;郡王府兵力;发微

中图分类号:K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唐隆元年(710)六月二十日,以临淄王李隆基为首的政治集团发动了宫廷政变,血洗了权倾朝野的“韦武集团”,使得武周以来的政局向更有利于李氏政权的方向发展,也为之后的唐玄宗 “开元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政治事件往往有其偶然性,但分析李隆基政变成功的原因,又有其必然性。掌控北衙禁军——左右羽林军及万骑营兵力是其军事基础,是最重要的因素。收买西京苑总监锺绍京,由禁苑而进入玄武门乃政变成功之一关键。东宫武力亦是此次政變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郡王府兵力亦助其一臂之力,此为开天之际玄宗李隆基裁撤宗室诸王官僚机构(包括郡王府)政策提供现实依据。

唐隆之际,由于武则天在武周时期大肆诛杀李氏宗室,培植武氏政治势力。因此在武则天被逼退位给其子中宗以后,表面上看,政权回归李氏,但实际上武氏势力依然非常强大,李氏根本不能撼动。于此同时,中宗皇后韦氏,也积极准备步武则天后尘,联络武氏力量,壮大自己的政治实力。

景云元年(710)六月,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鸩杀了中宗李显。同月改元唐隆。韦后“秘不发丧,自总庶政。” [1]150立即着手安排自己的亲信占据朝廷要职,大有韦氏夺取李唐政权之势。而在此时,以李隆基为代表的李家政治势力在暗中积蓄力量,为匡复李唐皇权做着积极准备。

政治上,韦后在朝中广布亲信,安乐公主、太常卿武延秀、中书令宗楚客、侍中纪处讷、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及尚书令韦巨源以及诸韦亲属均为其死党。而且,“南北卫军、台阁要司,皆以韦氏子弟领之”。[2]6643时为卫尉少卿兼潞州别驾的临淄郡王李隆基在朝中可依靠者只有其姑太平公主。军事上,韦后以其宗族韦播、韦灌、韦璿等分领府兵5万人担任京城警卫,并任命韦播、韦瑄、侄婿高嵩为万骑营高级将领。从形势看,无论政治还是军事方面,韦后一方均占绝对优势。

然而,李隆基利用其姑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之间的矛盾,与太平公主联手,于其年六月廿日夜发动政变,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清洗了朝中韦、武势力,①为玄宗在先天年间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清除朝中异己力量,将中央最高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为其后开创的“开元之治”打开了局面。

《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李隆基唐隆元年六月廿日发动宫廷政变过程的:

兵部侍郎崔日用素附韦、武……遣宝昌寺僧普润密诣隆基告之,劝其速发。隆基乃与太平公主及公主子卫尉卿,苑总监赣人锺绍京,尚衣奉御王崇晔、前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谋先事诛之。(万骑)果毅葛福顺、陈玄礼见隆基诉之,隆基讽以诛诸韦,皆踊跃请以死自效。万骑果毅李仙凫亦预其谋。……时羽林将士皆屯玄武门,逮夜,葛福顺、李仙凫皆至隆基所,请号而行。……向二鼓……福顺拔剑直入羽林营,斩韦璿、韦播、高嵩以循……(隆基)遂与幽求等出苑南门,绍京将二百余人,②执斧锯以从,使福顺将左万骑攻玄德门,仙凫将右万骑攻白兽门……福顺等共杀守门将,斩关而入。隆基勒兵玄武门外,三鼓,闻噪声,(隆基)帅总监及羽林兵而入,诸卫兵在太极殿宿卫梓宫者,闻噪声,皆被甲应之。韦后惶惑走入飞骑营,有飞骑斩其首献于隆基。安乐公主方照镜画眉,军士斩之。斩武延秀于肃章门外,斩内将军贺娄氏于太极殿西。……及隆基入宫,昭容(上官婉儿)执烛帅宫人迎之,以制草示刘幽求,幽求为之言,隆基不许,斩于旗下。[1]152[2]6643

由以上记载可知,此次政变主谋为李隆基、太平公主及其子薛崇简,其他参与者有崔日用、西京苑总监锺绍京,③尚衣奉御王崇晔、朝邑尉刘幽求,利仁府折冲麻嗣宗、万骑果毅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道士冯处澄、僧普润等。

唐隆政变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其一,李隆基作为郡王,在政治、军事上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发动政变一举成功,是与其掌控了北衙禁军左右羽林军之万骑营密切相关的。正如蒙曼所讲,唐隆元年韦后任用宗族韦播、韦瑄以及侄婿高嵩担任禁军统帅,这些人其实并无军事经验,也没有在禁军系统任职的经历,他们与行伍出身的中下级将领乃至普通士兵隔阂颇深,作为万骑营中级将领的押万骑果毅葛福顺、陈玄礼、李仙凫不为所用,转而归心李隆基,发动政变,清除韦后一党。[4]60上引《通鉴》明确记载政变参与者共计13人,实际上散见于其他史书的还有如下6人:高力士,《旧唐书》卷184《宦官传》载高力士 “景龙中,玄宗在藩,力士倾心奉之,接以恩顾。及唐隆平内难,升储位,力士属内坊,日侍左右。”[1]4757如果此条记载并不明确的话,那么其墓志所载“玄宗至道大圣皇帝中夜提剑,迟明登天。斗扚未移,沴气如扫。攀龙附凤,公实亲焉。录其翼戴之勋,遂有骤迁之命。”[6]59以及其神道碑所记④[5]59,能确证高力士参与了行动,此时高力士的身份是宫闱丞,定为隆基在宫中之内应;李立德,据《旧唐书·王毛仲传》记载,玄宗为临淄王时,有二贴身侍卫王毛仲和李宜德,李宜德六月廿日夜跟随李隆基参与了政变,立功后改名李立德;[1]3252[2]6648太平公主府典签王师虔、道士冯处澄;[7]121[8]212商州司马崔谔之、山人刘承祖。⑤[8]212史籍中关于参与唐隆政变的人员记载并不多,所幸出土的大量唐代墓志可补史阙。此处可补的人员还有如下30余位:张伏生、[5]152李怀、[5]156刘玄豹、[5]186王守节、[9]25宋庄、[9]468董怀义、[9]468王崇礼、[9]489高德、[9]527史思礼、[10] 75李忠义、[10] 76屈元寿、[10] 77施宝、[10] 80何德、[10] 97张登山、[10]103茹义恩、[11]350雍智云、[11]369王泰、[11]372王守言、[11]373周思忠、[11]375万行、[11] 379薛义、 [11]382朱君同、[11]377田福仙、[11]385李安乐、[11]388李玄德、[11]402王元楷、[12]57李仪凤、[12]407郭文喜、[13]400李福延、[11]412白知礼、[9]506索思礼、[14]1564张德[14]1669刘感、[14]1690李仁德、[14]1412张安乐。[14]1653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万骑营中的普通士兵,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出身寒微,因政变立功而获得官职,从而成为所谓的“唐元功臣”,这些人终身只在玄宗朝建立的禁军系统——龙武军系统内部迁转,形成“唐元功臣集团”,[4]90享受着荣宠待遇。

其二,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充当的角色。一心想作皇太女的安乐公主是韦后临朝称制的最大受益者,也是韦后预谋去除相王、太平公主的主要策划者之一。新出土的安乐公主墓志也证实了这一点,“又欲拥羽林万骑,率左右屯营内宅之中,潜眝兵甲,期以唐隆元年六月廿三日,先危今上圣躬并及太平公主。”[15]144安乐公主死后,以“悖逆庶人”的身份被草草下葬,墓志即为政变胜方对她的盖棺定论,所记内容当然反映了李隆基等人的意志,说她欲拥北衙禁军万骑危害睿宗及太平公主,大有为李隆基政变寻找合法性之嫌疑,与史书中史家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正当性辩解的手法如出一辙。试想如果政变胜方是韦后的话,情景又会怎样呢?颇令人玩味。不过,唐隆之际,韦后、安乐公主一党将会对相王、太平公主不利则是没有问题的。上官婉儿是历武后、中宗两朝的女性政治人物,專掌“诏敕”,属于皇权核心人物。据传世文献记载,中宗朝神龙年间,上官婉儿与韦后关系相当密切,婉儿甚至帮助韦后策划仿武后故事。但太子李重俊事变之后,婉儿深受打击,转而归心王室,为自己寻找政治退路。新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便有她死谏中宗除去韦后的记载:“以韦氏侮弄国权,摇动皇极。贼臣递构,欲立爱女为储,爱女潜谋,欲以贼臣为党。昭容泣血极谏,扣心竭诚,乞降纶言,将除蔓草。先帝自存宽厚,为掩瑕疵,昭容觉事不行,计无所出。上之,请擿伏而理,言且莫从;中之,请辞位而退,制未之许;次之,请落发而出,卒刀挫衅;下之,请饮鸩而死,几至颠坠。先帝惜其才用,慜以坚贞,广求入腠之医,才救悬丝之命,屡移朏魄,始就痊平。表请彰为婕妤,再三方许。”[16]如《通鉴》所记,唐隆元年6月廿夜,婉儿之所以敢“及隆基入宫……执烛帅宫人迎之,以制草示刘幽求,幽求为之言。”是因为婉儿已经暗中倾向睿宗,与太平公主走得很近,此次政变,婉儿完全无辜。但未料李隆基执意杀她,大概和李隆基欲借机尽诛韦武势力,彻底破坏并重建武则天以来的宫廷权利结构的目的有关。[17]总之,安乐公主与上官婉儿,无论作为政变的中心人物或无辜者,都做了政变的牺牲品,是悲剧性的历史人物。

其三,李隆基买通西京苑总监锺绍京非常重要,说它重要,是因为西京苑之地理位置。禁苑为皇家园苑,是休闲娱乐之所,有其隐蔽性,而西禁苑南门直抵玄武门,[2]6644[18]5⑥李隆基看准了这一点,故而收买锺绍京,借其便利进入玄武门。景龙末年的临淄王李隆基,已遭中宗、韦后等人猜忌,加之其居所兴庆坊在外郭城东北部,距离宫城还有较远的路程,⑦故而出入宫城并非易事。因此经禁苑南门而入玄武门,是李隆基及其率部得以进入宫城乃至太极殿之关键。⑧

其四,葛福顺率左万骑攻玄德门需要注意。我们知道,东宫北门玄德门和玄武门均在唐长安城宫城北垣,距离凌烟阁路程大致相当,但是玄德门距离太极殿则要更远一些。[20]19此次政变过程,自二鼓(夜里21-23点)至三更(23-1点),用时2-4小时,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李隆基本可以集中羽林军万骑营兵力自玄武门而直奔太极殿附近,诛杀韦后等人,消灭其党羽,快速控制局面。但他派葛福顺率左万骑绕道攻打东宫北门玄德门,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众所周知,唐前期东宫职官体系中,有十率府。太子左右卫率府、太子左右司御率府、太子左右清道率府、太子左右监门率府、太子左右内率府,掌管东宫太子之警戒、护卫。十率府常设机构人员共计1028人:⑨但其中左右卫率府、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下辖亲、勋、翊三府,每府每月有5番轮值卫士,[19]712共计有至少300人(每番50人,六率府共计300人)。⑩由此可知东宫兵力至少1300人以上。可见李隆基之所以对葛福顺有此部署,是因为他并未控制东宫军事势力,攻打东宫就是为了对付这股兵力,杜绝其给政变造成麻烦。不过从韦后和安乐公主浑然不觉的情况来看,由于李隆基先发制人,部署周密,她们完全没来得及反应,显见李隆基谋略更高一筹。

李隆基带领并实际参与行动的主要有两股力量:一是左右万骑营的将士,二是西京苑总监锺绍京带领的工匠百余人。此外还有一股力量也应引起注意,如《旧唐书》所记,六月廿日夜,随李隆基和刘幽求自西京苑南门进入玄武门的数十人,这数十人,极有可能就是追随李隆基的郡王府人员。史书明确记载李隆基“天授三年(691)十月戊戌,出阁,开府置官署,年始七岁。”后又入阁,“改封临淄郡王。圣历元年,出阁,赐第于东都积善坊。大足元年(701),从幸西京。赐宅于兴庆坊。”[1]165

根据《唐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录文可知,[21]161郡王府还下设有府官和国官。府官有:长史一人,司马一人,掾一人,属一人,主簿一人,记室参军一人,功曹参军一人,行参军六人,典签二人,亲事卅九人,帐内六十九人。国官有:令一人,大农一人,尉一人,庙长一人,学官长一人,食官长一人,丞一人,舍人五人。更何况“属中宗末年,王室多故,上(隆基)常阴引材力之士以自助。”[1]166所以有理由认为,李隆基所带领的数十人,极有可能就是从自己的郡王府中挑选出来的得力人手,他们中很可能就有亲事或账内。这些人实际上是郡王府之府佐国官,为郡王李隆基私属,由郡王府招辟,隶于府主,具“家臣”的性质。[21]146

唐隆元年宫廷政变后,朝局向着有利于李隆基最终掌握唐中央最高权力的方向发展。这些跟随李隆基参与政变的元从功臣都受到朝廷的嘉奖,获得了优厚的待遇。玄宗还于开元年间专门下诏,优待这些“元从功臣”:“唐元两营,立功官任折冲,並改与中郎,其亡官失爵,量加收叙。”[22]416 “其唐元功臣,缔构之初,竭其忠款。录功念旧,情所不忘。普恩之外,更加一阶,其身殁者,各赐一子官。”[22]417很明显,这两个诏令,一个针对的是当年的左右“万骑营”,另一个则是其余所有立功者。当然,这是对建功者的嘉奖,也是中央政权笼络人心的措施。

跟随李隆基举事的郡王府内下层成员,通过追随亲王参加宫廷政变,最终获得了高官厚爵,在唐代历史中已属最后一批了。因为唐前期宫廷政变频仍,亲王夺嫡之事屡见不鲜,继位的皇子们大多非初立的皇太子,造成了政局动荡,对唐王朝政权无疑极具破坏性。而以郡王身份通过宫廷政变最终夺得帝位的李隆基,清醒地看到不只是东宫、亲王府官僚体制的弊端,同时就连郡王府僚属机构的百余人,亦能为其所用。因此即位以后,于开天年间进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与此同时,郡王府僚属体系亦一并被裁撤。?[20]149

注 释:

①按:黄永年先生认为,景龙四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合起来发动政变,形成李家和武家的一

部分势力来对付武家的另一部分势力,结果顺利地杀掉韦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先

天二年,李隆基以皇帝的身份发动了一次清洗武氏残余势力的政变,杀掉了太平公主及其党

羽。见黄永年先生《唐史十二讲》之第三讲《盛世英主唐玄宗》,第52页。实际上,太平公

主作为武则天十分宠爱的女儿,在武周时期就没有像安乐公主那样有想当皇太女、当女皇的

意愿,她虽然擅于弄权,有很强的权力欲望,但其作为李唐的子孙,若说她代表了武氏集团

的势力,似乎有些牵强。而《旧唐书》卷7《睿宗本纪》则云“诸韦、武党舆皆诛之”(第

152页),今从《旧唐书》,认为此次政变,清洗了朝中韦、武势力。

②按:《旧唐书》卷8《玄宗纪》,第166页。云“遂以庚子夜率幽求等数十人自苑南入,总监

锺绍京又率丁匠百余人已从。”而《通鉴》则云“绍京将二百余人”二书此处记载有出入,

今从《旧唐书》。

③(元)骆天骧撰,黄永年点校:《类编长安志》卷3《苑囿池台·苑囿·唐》[禁苑]条:“其苑

中有四监,南面为长乐监,北面以领汉故城,谓之旧宅监,东西面各以本方为名,分掌宫中

种植及修葺园苑等事,又置苑总监都统之。”第79页。三秦出版社,2006年。可知锺绍京

总管西京禁苑。其中西内苑南门直抵玄武门。

④《高力士神道碑》载:“及孝和弃群臣,韦氏窥大宝……玄宗赫然提剑而起,公实勇进,□

龙上天。”

⑤按:《旧唐书》卷59《姜皎传》载:开元十年,“皎之所亲都水使者刘承祖,配流雷州,自

余流死者数人。”(第2337页)不知是否为同一人,待考。

⑥《资治通鉴》卷209,胡注:“唐禁苑在皇城之北,苑城东西二十七里,南北三十里,东抵

灞水,西连故长安城,南连京城,北枕渭水”。“禁苑南门,直宫城之玄武门”, 第6644-6645

页。此处“皇”为“宫”之误。见《类编长安志》卷3《苑囿池台·苑囿·唐》,第79页,及

[唐]韦述、杜宝撰,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卷1《禁苑》,第5页。

⑦《旧唐书·玄宗本纪》云:“大足元年(701),从幸西京,赐宅于兴庆坊。”“……上所居宅外

有水池,……望气者以为龙气。(景龙)四年(710)四月,中宗幸其第,因游其池,……令

巨象踏之。”《旧唐书》卷8,第165-166页。可知居于兴庆坊的临淄王李隆基早已引起中宗

猜忌,因此必定被严加防范。但宫城之外的禁苑倒不一定能引起中宗、韦后等人注意。可知

隆基买通西京禁苑总监锺绍京,经苑南门再进入玄武门,不露声色,很见心机。

⑧实际上锺绍京在政变前是有动摇的,若他最终没有下定决心,政变是否成功则存在很多变数。

见《资治通鉴》卷209睿宗景云元年6月,第 6645页。

⑨按:《唐六典》卷28《太子左右卫及诸率府》,第712-721页。所记总数共782人(左右卫

率府196人,左右司御率府194人,左右清道率府194人,左右监门率府200人,左右内率

府244人),但漏记了左右司御府和左右清率府下辖的亲、勋、翊三府中郎将以下职官,共

计62×2x2=248人。详见注释⑩。

⑩《唐六典》卷28《太子左右衛及诸率府》太子左右清道率府条云:“凡五十人,用左右率之

亲、勋、翊卫为之。分为五番,每番有主帅及中郎将或左右郎将一人领焉。每月,绛邑等三

府之直荡应番上者,配于所值。”第718页。而《新唐书》卷49上,太子左右司御率府及太

子左右清道率府条下均载:“亲卫、勋卫、翊卫三府中郎将以下,如左右卫率府”,即说明左

右司御率府和左右清道率府下亦设亲、勋、翊三府,只是不设中郎将一职而已,可知《唐六

典》此两处漏记。上引《唐六典》“凡五十人,用左右率之亲、勋、翊卫为之”的“用”字

后应加一“如”字。此外,太子左右司御率府、左右清道率府领番的头领必为左右郎将,此

举应是为抬高左右卫率府之亲、勋、翊三府之等级。此处之所以说至少750人,是因为左右

卫率府下辖除亲、勋、翊三府外,还有广济等5个折冲府,因此左右卫率府应不止分为5

番。

?见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嗣王以下视品府佐国官在开元十年被取消。”第149页。

参考文献:

[1]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骆天骧,黄永年.类编长安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4]蒙曼.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5]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一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

[6]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七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

[7]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8]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2003.

[9]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二辑)[M].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

[10]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三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

[11]吴钢.全唐文补遗(第五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12]吴钢.全唐文补遗(第六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

[13]吴钢.全唐文补遗(第八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

[14]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5]西安市长安博物馆.长安新出墓志[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16]李明,耿庆刚.<唐昭容上官氏>墓志笺释——兼谈上官婉儿墓志相关问题[J].考古与文物,

2013(6).

[17]仇鹿鸣.碑传与史传——上官婉儿的生平与形象[J].学术月刊,2014(5).

[18]杜宝,辛德勇.两京新记辑校[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19]李林甫.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

[20]徐松,李建超.增订唐两京城坊考[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1]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22]宋敏求.唐大诏令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8.

作者简介:刘思怡,女,博士,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隋唐史。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唐代宗室管理制度研究”(11XZS031);2014年国家重点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碑刻文献精粹汇编”(14AZD095)。

猜你喜欢

发微
风景不殊 山河异色——《新亭泪》创作发微
“意象”的美学历程发微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好书
和合文化三个基本哲学问题发微
友情尽了
喜剧美学的知识考古与时代精神发微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标题党
秦简“识劫 案”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