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新课改理念 向“幸福课堂”迈进

2017-06-05李正寅

江苏教育 2017年27期
关键词:幸福课堂智力幸福感

李正寅

深化新课改理念 向“幸福课堂”迈进

李正寅

在积极心理学、多元智力、深度学习等理论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课程选择、教学方法、文化改进等途径,构建、完善基于“幸福课堂”的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体系。在研究提升学生幸福能力的过程中,提炼出“幸福课堂”的内涵。

幸福元素;幸福能力;课程选择;教学方法;文化改进

目前,新课改进入了深化阶段,基层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大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课程和教学的改革。常熟外国语学校在2010年前后重点实施了“生命课堂”改革,此后又逐渐深化,并产生新的课改指导思想——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探索构建“幸福课堂”。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是一种相对的情绪体验,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幸福包括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两方面。主观幸福感主要是个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这种感觉很难长久维持;心理幸福感侧重自我接受、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能力,能使生命力保持长期旺盛。“幸福课堂”主要指向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构建“幸福课堂”的实质是在课堂中寻找提升学生幸福能力的课程和教学的资源。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幸福理论认为,幸福是一个概念,包括五个元素:积极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和目的、成就。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每一个元素可以分开测量,且可以在学习中加强,但五个元素在具体的人和事中不是割裂的,它只是呈现出不同的组合,幸福感或幸福能力是五个元素测量的总和。紧扣这五个元素,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总结、凝练“幸福课堂”的内涵。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胡金波在给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与校长领导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的讲座中提到普通高中应有的三个特征:荡漾着自由之波;涌动着创新之泉;游弋着快乐之鱼。这使我顿悟到,这正是我们这几年“幸福课堂”教学改革的内在追求,这就是“幸福课堂”的内涵。

一、基于多元智力的课程选择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关系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等八种智力构成,每一个人都具有以上多种智力的组合,在多种智力的组合中又具有某种智力的优势。多元智力理论影响下的教学观是“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它提示我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兼顾不同领域的学习内容,并提供有利于八种智力发展的学习情境。

我们首先给予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在高考选修课程中,除了传统的3+2学科课程,每年还有30名左右的学生选修美术、音乐、体育,学校专门成立艺体班,设置独立课程,选聘指导教师。同时利用校外艺术课程实践基地,让学生走出校门,在专业学习情境中接受专家指导。

我们学校名为外国语学校,自然要在英语教育方面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我们既面向全体,在高一、高二聘请外教开设英语泛读课程,在每年秋季组织英语节,通过英语角等活动来培育学生在外语方面的兴趣和特长;同时针对在英语方面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按照自愿原则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我们每年和澳大利亚Korumburra Secondary College开展学习项目交流,形成我校的特色课程。

我们深深感到,幸福首先是自由的满足,自由之大在于选择,积极的情绪、学习的投入在于让学生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样更能让学生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和成就(过程大于结果)。所以,在学科课程或活动课程的选择中找到发挥自己优势的机会更能提升学生的幸福能力。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

深度学习的研究和实践是在近年兴起的,开始仅仅局限于在认知目标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理解、应用、迁移、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强调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方式,后来过渡到关注深度学习发生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和元认知,注重学习行为方面的高情感投入和高行为投入。美国学界将深度学习界定为三个维度、六种能力(见表1)。

表1 深度学习的维度和能力

美国卓越教育联盟还对教师开展深度学习教学能力提出了六项要求:第一,支持学生掌握核心学科知识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第二,能够创新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利用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第三,给学生提供协作学习的机会;第四,给学生提供各种多样化的表达和展示自己学习的机会;第五,创造一个能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第六,给学生提供持续的反馈。

从理论上看,深度学习的六种能力和幸福的五个元素呈高度的正相关,而深度学习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能够启示我们该如何去构建“幸福课堂”。

(1)在学科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提供学案,指导学生开展预习和构建知识体系。学案抓住核心知识点,强调问题立意,引导思考讨论,培养创新思维。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动手实验,在课堂上设置多样化的问题情境。(2)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传统的学习方法(看、读、听)效率低下,有效学习的主要方法依次是小组讨论、实践练习、教别人或马上应用,也就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参与式学习。鉴于此,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讲练结合,做到经常性的当堂训练;重视课堂展示,让学生自查自纠或互查互纠。(3)做好每次调研考查的数据分析,及时提供详细的学习反馈,精准找到问题及辅导方案,强调普遍性问题和个性化问题的区别对待,重视对优等生优势学科的提优辅导,加强对“临界生”的学习策略指导,创设成功机会提升学困生的学习信心。(4)延伸学科课程的内容,开发活动课程,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是学科内容和社会生活问题的结合,学习单位是研究小组,学习成果评价的依据是研究过程的呈现(重点是思维和行动)。学校在每年暑假还组织高一学生到职教基地,以小组形式开展职业课程的实训。

三、基于幸福能力的文化改进

学校文化内隐于学校的精神,凝聚于学校“三风”、校训,外显于师生的行为,这好比是风和树的关系。常熟外国语学校的校风是 “爱国求真”;教风是“敬业善导”;学风是“好学奋进”;校训是“自强不息”。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让“三风”和校训成为每一个常外人的文化自觉?这个问题自然地融入构建“幸福课堂”的过程中。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测量,且都可以通过学习提升幸福能力。如: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就比一味地强调改正缺点更能让他们接受并实现自我成长,于是这成为我们学校主题班会设计的重点。感恩,能持续提升幸福感,能对学习产生情感支持,我们每年都会在各个年级组织感恩教育活动,如演讲、报告等。有效学习的前提是自律,自律就是责任和自由,这是学校文化的本质。为此我们组织系列主题班会,如高三年级设计了秋学期班会的每月主题,依次是:9月“目标引领,梦想激励”;10月“不忘初心,保持恒心”;11月“自信成长,勇担责任”;12月“磨炼意志,战胜寒冷”;1月“奋战期末,超越自我”。当然,自律更直接的体验来自于学生平时的自我教育,学生出勤、出操、自修、活动、卫生、住宿等常规管理均主要由学生参与、负责。所有这些都丰富了“幸福课堂”的活动课程,它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快乐的。

我们还要求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目标和过程中,渗透积极心理学教育,嵌入提升幸福能力的五个元素。

G63

A

1005-6009(2017)27-0066-02

李正寅,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江苏常熟,215500)校长,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幸福课堂智力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让群众获得更多幸福感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生命课堂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差异化教学分析
将语文幸福课堂进行到底
欢乐智力谷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