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的海外之路
2017-06-05孙兴杰
孙兴杰
中国经济到了一个转折点,中国对于世界经济的贡献已不仅仅是“中国制造”,而开始向“中国资本”转变。中国从一个资本匮乏的国家向资本富余的国家转变。近几年来,中国引入资本与对外投资基本持平,但对外投资的存量基数还比较小。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海外投资将是越来越重要的经济景观。与此同时,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民企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企、央企的海外之路,更多地着眼于战略产业、战略资源,但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更具有风险意识和成本意识的民企成为开拓海外市场、获取海外资源和技术的先锋。民企的国际化之路未必一帆风顺,海外市场并非“桃源”,中国企业的海外之路本质上就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度融合,是两种文化、两种思维之间的碰撞,也是中国利益和中国思想全球化的开始。
为什么要“走出去”
中国是一个超大型经济体,尤其是14亿人口的大市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中国市场的容量是不断增长的,这也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广阔空间。对于外资企业来说,中国市场是个大蛋糕,而身处其中的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呢?中欧工商学院的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希望通过海外并购,去寻求资源、寻求能力,是希望能够更好地在国内进行竞争。这与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的动力有不小的出入——传统理论认为,企业“走出去”的动力在于产品生命周期,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于是去开拓新的市场。对中国企业来说,中国的市场依然是最具有活力和潜力的,但也因为这个市场越来越成熟,而进入“红海”阶段。海外并购,主要是为了获得新的技术、知识产权、专利等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快速提升企业竞争力,从而开拓一片“蓝海”。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民企的海外并购已蔚然成风,尤其是对于企业技术升级换代的并购更是一种潮流,三一重工、美的等企业通过并购获得最新的技术,提升了竞争力。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国内也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竞争格局,要获得优势,就需要引入外部力量,尤其是核心技术。吉利集团全资收购沃尔沃就是典型的例子,在风云变幻的汽车市场中,获得了品牌和技术的优势。对于吉利而言,沃尔沃的品牌价值是巨大的;对于消费者而言,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也获得了巨大的溢价;当然,被收购后的沃尔沃也通过中国市场获得新生。
在智能手机市场则是另外一个场景,随着中国市场越来越饱和,经过几年的拼杀,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开始向海外市场转移,尤其是印度。智能手机制造商的“走出去”战略,倒是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很大的匹配度,因为智能手机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产品进入大规模消费阶段,如何进入印度市场才是关键的。
中国民企的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民企“走出去”的最终目标,还是要放眼世界市场,向全球公司迈进,当然这与中國经济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是中国经济“破茧成蝶”的关键一步。
海外之路并不顺畅
“走出去”的核心,其实就是要进入一个陌生的市场,其难度会超过本土市场。海外市场的开拓,往往是在一种“想象”的美好愿景之下展开的。粗略估计一下,中国民企“走出去”的成功率也就在20%上下,多数跨国并购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收益。在本土市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在海外也会取得成功。“走出去”从根本上来说是自身市场向外延展的必然结果,应该遵循市场的逻辑,也只有对海外市场有比较充分的了解之后,才可以比较顺利地“走出去”。
华为、中兴、联想、阿里巴巴等企业,已经成为“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当然,在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是无数失败的并购案例。民企与国企的区分在中国比较明显,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国企往往被人认为具有国家意志或者战略,海外并购也会遭到比较多的压力和反对,尤其是在发达国家的并购。民企要走向海外,可能也需要思维的转换。按照市场竞争的逻辑,实施国际化战略,可能是比较合适的。即便是民企的海外并购也需要政府批准,当然,获得批准之后,尤其是关系到国家战略产业的并购,也会得到政策的扶持。
民企的海外并购之路充满诱惑,但也是风险重重。我们对海外市场,或者世界市场的认知可能是有问题的。所谓的世界市场,其实就是各个本地市场的链接,并不存在统一的、均质的世界市场,本质而言,“走出去”就意味着要与本地市场融合。因此,海外市场是无数个本地市场的复合体,成功的“走出去”就是与不同的本地市场之间建立有效的链接,这需要突破文化、社会、法律、政治等壁垒和差异。回顾历史,我们会看到,世界市场的形成其实是与西方殖民相伴随的,商人只是塑造世界市场的一分子,士兵、传教士、殖民官员一起塑造了世界市场,打通了不同市场。
“挤进去”,还是“开拓”新市场
中国民企“走出去”,是加入这个已经形成的世界市场,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重新塑造这个市场。由此就产生了两个根本性的障碍:一是对于已经形成的世界市场,中国是后来者,尤其是发达经济体的市场,中国民企只能是“挤进去”,这里面有学习的过程,但也有非常多的不适应,需要跨越经济制度、政治博弈的障碍。进入成熟市场,地缘政治的风险相对较小,但是法律风险可能较大。相关的税收、劳工保护以及并购门槛等都可能是问题。二是作为后来者,中国需要“开拓”新的市场,其实就是建设不同市场之间的有效链接,有效的市场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法律、有效的政府以及安全的环境等,而这需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且不是企业能够做到的。对于这样的新市场,中国民企面临的风险可能要比成熟市场中的竞争压力还要大。
发达经济体的竞争压力比较大,但是能提供中国企业所急需的技术资源,也正因如此,企业之间的并购不可避免地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联系在一起。中资企业到欧美进行并购,受到的审查越来越严格,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到美国并购,需要经过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查,三一重工曾因收购美国一家风电企业时,遭到外国投资委员会阻拦未能通过,后来三一重工状告美国政府获胜,但这只是“前所未有”的案例。欧洲国家对中国不断飙升的并购案也保持了越来越高的警惕,法德意等国给欧盟写信,要求加大对中国企业赴欧并购的审查。中国企业到美欧市场的并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国家安全”,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拒绝资本进来,几乎是万能理由。美国曾干预中资企业并购德国芯片企业的活动,所用的借口就是这宗并购会影响到西方的安全。随着中国产业的升级、技术的进步,中国越来越趋近世界产业的核心地带,与美欧之间的产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市场经济背后的国家博弈也会更加凸显。
对于非洲等市场,竞争者少,但市场本身不够完整,进入非洲等第三世界市场的企业,需要真正的开拓和冒险精神。非洲也不是一个完整的市场,甚至一个国家内部有不同的部落、语言,要在非洲市场扎根,还需要企业的本地化。进入“新市场”不仅需要商业思维,还需要外交思维,因为这是在创造新的市场。如果不能与本地的商业精英和消费者形成“同盟”,就很难培育市场。除此之外,进入“新兴市场”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这种隐性的成本其实是创造一个新市场所付出的必然代价。跨国企业的本地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元文化可以达成最大公约数,但也隐藏着冲突的因子。曾有非洲留学生对笔者说,中国企业很好,能够帮助我们发展,但它们并没有接受我们的文化。
开弓没有回头箭,中国已经走过了需要依赖外来资本发展经济的阶段,“走出去”已经不可避免。以何种方式和心态“走出去”,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磨砺与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