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化史观浅析世界市场的形成
2015-09-10邱正
邱正
摘 要:有人说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传播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以现代化史观为线索,解读了世界的市场形成的历史。
关键词:现代化史观;世界市场;工业革命
“现代化史观”又称“一元多线”发展观,是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现代化理论研究的深入而形成的一种新史观,它运用“现代化”的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它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和由专制向民主、由人治向法治的演变历程。下面来谈谈世界是如何逐步走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一、早期世界市场形成体系的途径
新航路开辟形成世界市场的雏形,同时渗透了西方国家的扩张思想,在谋取财富意识驱动下,欧洲人除了正当贸易,还采用欺诈等手段,以商业渗透和武力征服为主要手段,纷纷加入海外扩张的行列。以西班牙、葡萄牙为首的西欧商人首先迈步海外,他们的足迹遍布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在美洲,许多印第安人遭到西班牙殖民者的屠杀、奴役或者染上殖民者带来的疾病而死亡,印第安人的家园很快被占领。
《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17、18世纪,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国家的队伍,展开了殖民霸权的角逐,他们的足迹几乎遍及了世界上所有地区,在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等地建立起殖民地或殖民据点,至少是在地图上将其中的某一区域划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欧洲人扩张与历史上古罗马人和蒙古人的扩张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古罗马人和蒙古人是依仗匹夫之勇攻城略地,掠夺土地与财富,而近代初期欧洲人的扩张则充满了商业气息,动用武力是为了商业扩张,侵占和扩大殖民地的范围是为了开拓和占据市场。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产阶级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二、工业革命助推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8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通过工业革命使现代化进入愈加深入和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欧美国家的殖民扩张活动也愈演愈烈。这些西方国家打着贸易自由的旗号,奉行商业扩张和武力扩张相结合的政策,利用机器大工业生产出来的物美价廉的商品,外加坚船利炮,开拓海外市场,倾销工业革命带来的过剩商品。英国以先进工业生产力为后盾,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紧接着西方殖民国家鱼贯而入,将中国瓜分殆尽。美国人闯进了日本,俄国吞并高加索等。工业革命的开始和完成,使西方国家生产力迅速提高,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大量的剩余商品,加速了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步伐。
马克思曾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因此,通过殖民侵略、战争、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方式,“现代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被传播到非西方国家,非西方国家则被动接受这些象征着历史潮流的西方文明,它们一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被完全西化,在失落、彷徨、矛盾与痛苦中改造自己。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思想的指导下,他们从模仿西方起步,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市场的形成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欧美等国家相继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寻找投资场所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内容,殖民者直接在殖民地兴办工厂,参与具体的生产管理活动,为了保护和扩大海外的既得利益,西方国家加强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及势力范围的控制,同时加紧了对尚未被殖民地区的渗透和争夺,掀起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殖民扩张狂潮,对世界进行最后瓜分和重新瓜分,从而形成了西方殖民体系。至19世纪末,因为科技的突破与资本的扩张,原来各国和各地区封闭的市场被打破,最终形成了世界市场。但是世界市场分工不同,造成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世界的“城市”,即“核心地区”,向外输出制成品、技术和资金;亚非拉广大殖民地附属国成为世界的“农村”,即“边缘地区”,主要输出农产品和原料等“初级产品”。
虽然核心地区对边缘地区进行剥削和掠夺,但是边缘化的客观结果必然是把工业经济和先进技术带入被掠夺和被剥削的地区,唤起了边缘地区的觉醒,使边缘地区纷纷走上现代化道路。
总之,对于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殖民扩张的性质问题学界存在争议,其核心的分歧是:它是“传播文明”,还是“强盗行径”。毫无疑问,是“强盗行径”。然而,在谴责殖民者残暴行为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西方国家也传播了文明,因此,殖民扩张起到了双重作用:一方面给非西方国家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另一方面摧毁了束缚非西方国家发展的枷锁,使先进生产方式涌入非西方国家,推动了现代化的扩张。在现代化扩张中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参考文献:
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