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创新:“魔鬼”在细节里

2017-06-05许季刚

同舟共进 2017年6期
关键词:魔鬼技术人员挑战

许季刚

中国千亿级规模的公司通常最为大众所熟知,这类公司的创新往往是技术上的创新,我深感这一类创新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些挑战来自几个方面:

首先,讲起创新,大家都联想到产业升级,但一个企业的核心管理团队该如何找到创新升级的方向,这实际上是挺困难的事情。创新的行为是需要创新生态的,而这个创新生态不是政府以及一个企业或是一些企业,甚至是龙头企业就能打造的,它需要更多参与方,中间需要有人做协调的工作。在中国,帮助企业找创新方向,往往是我们首先碰到的难题,创新的生态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搭建。

一家制造型企业可能处在一个传统的制造中心,它所接触的资讯和客户群体过去15年或20年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这家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探索也许只是往国外做了参股的动作或参观了硅谷的孵化器,但其实这些对于它进行企业升级和寻找发展方向未必有很大的帮助。这就说明,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碰到的切实困难是如何获得更多的咨询,如何更加常态化地融入到全球化的网络当中。坦白说,我也没有绝对的答案,但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上有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在德国,如果是关于一些特定方向的创新,就有一些国家级或州级的平台,便于各方进行信息交流和互换。比如在德国、法国等地的商会,它们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盈利组织或非盈利组织,而更多地是扮演市场润滑剂的角色。

第二个大的挑战就是科研和技术。当科研力量和企业产生接触后,科学家并不是擅长商业领域的专业人士,同样地,我国现有的环境也无法让企业成熟地知道该如何跟科研机构进行有效合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就会发现中间平台的缺位。

另一方面,当企业掌握了技术,将之转化为可实际量产的产品后,还要考虑市场对它的接受程度,产品也需要得到有效认证。在国内,传统行业中一些比较好的技术是得到国家级认证的,中小企业则不那么容易。在德国,中小型企业的技术认证可以在全国9个专业的企业4.0中心得到一些帮助,这9个中心与周边的产业集群有绑定关系,并做到有机衔接。

通过这些细节就可以发现,国内的企业在碰到实际问题时得到的支撑还不够,我们的产业生态仍不够成熟。近几年政府的确牵头做了一些事情,我们有很强的政策杠杆和财税杠杆,但这些只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想不想创新的问题。至于创新成果的落地,就仍需政府、企业等各方力量的协调才可以解决。这是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第三个挑战是人的问题。在创新过程中,传统企业对人的问题可能有两个层面的困扰,第一个层面是核心的技术人员。比如,我有一些客户在开拓无人驾驶,在这项工作中,什么样的人最核心呢?做算法的人。但无论是做算法的科学家也好,或是资深的技术人员也好,他们自身的价值如何评估其实也是个很大的挑战。不久前我跟一个企业家吃饭,他提到一个很現实的问题:他的企业产品处于逐渐商业化的阶段,未来有比较好的前景,但如何跟核心技术人员签署双方满意的技术协议,这给他带来不少困扰。这个问题实际上属于企业跟科研机构对接的问题。

另外一个层面的困扰就是国内的“双元制”教育在演进和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快速输入,包括操作型人才、技术工人的培养,等等。教育体系要实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政府更多的投入和更强的引导,让“双元制”的人才能在同一地区集聚,与企业的需求有更好的互补和协调。

(作者系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大中华区副总裁、合伙人。洪瀚文及本文整理自作者在第六届岭南论坛上的发言)

猜你喜欢

魔鬼技术人员挑战
魔鬼也温柔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魔鬼鱼,翻啊翻
令人生畏的“魔鬼鱼”
魔鬼鱼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