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跑者眼中的“马拉松之热”

2017-06-05李寅初

同舟共进 2017年6期
关键词:跑者马拉松赛马拉松

李寅初

跑步,在当下已成为一种时尚与潮流。短短数年间,马拉松遍地开花,在春秋季的周末里,每天都有数场甚至数十场马拉松同时举办。

我从2009年开始跑步,2010年第一次走上马拉松赛道,至今已完成30多场马拉松赛事。在我这个半资深的马拉松爱好者看来,跑步7年,我恰好经历了马拉松运动从冷冷清清的小众运动发展到全民狂欢的过程。对于这项运动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我有一些看法。

马拉松为何突然火爆

马拉松在中国并非一夜之间火爆起来的。上世纪80年代,北京、杭州、大连等地就陆续开始举办马拉松赛。但彼时条件有限,风气未开,参与者主要是专业运动员,以竞技性为主,影响力还十分有限。其后历经多年的缓慢发展,马拉松赛日益亲民,降低了参赛资格、放松了比赛限时,逐渐向社会大众开放。到了本世纪初,全国每年大概都会举办10场左右的马拉松赛。北京、上海、大连、厦门这4座城市举办的马拉松赛,并称为“中国四大马拉松赛”,在跑者心中享有盛誉。

大约自2010年始,国内的马拉松赛趋热,每年场次倍增。据中国田协的数据,2010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与马拉松相关的路跑赛事只有13场,至2016年,这个数字已变成328场,2017年预计将超过500场。短短8年增长了40倍,堪称一场“马拉松大跃进”。

注意,一年328场马拉松只是在田协注册的。自两年前的2015年起,田协将马拉松赛事由审批制改为注册制后,大量民间商业机构也开始不甘寂寞,纷纷举办赛事。这些数量庞大的“野马”究竟有多少,目前还没有权威统计,以我估算,很可能是“官马”的两至三倍。以我身处的南京为例,记忆中,两年前南京甚至还没有一场正式的马拉松赛。但现在每年有多少场呢?至少有7场之多,规格最高的是南京马拉松,此外则是南京下属的区县举办的名目繁多的马拉松赛,有些在田协备过案,有些则是不折不扣的“私生子”。

有趣的是,马拉松虽然遍地开花,但北京、上海、杭州等热门城市的赛事却仍是“一票难求”。2010年我第一次报名上海马拉松赛时,参赛名额几乎可以说是唾手可得。报名启动后数天,仍可以不急不忙地去排队领取报名表。但此后,风声一年紧过一年。3年前,我准备第三次跑上海马拉松时,报名启动当天已是“如临大敌”,我发动了五六个亲友帮忙刷网页,从上午9点折腾到下午1点,才侥幸抢到了1个名额。事后得知,当天网络报名通道在打开的瞬间就有超过230万人次涌入,服务器不堪重负,其间数次崩溃。然而,上海马拉松至少还有抢的机会,更多赛事在报名阶段就采取更简单、残酷的方式——抽签制,能否获得参赛资格,拼的不是实力而是运气。

马拉松的火爆不仅反映在赛事数量上,也表现在因此衍生的周边市场上。据说因跑步而新生的消费市场有千亿之巨,蛋糕庞大,且正处于爆发前夜。我当然也感受到了这种暗流涌动:最近两年,我认识的跑友中,至少已有3位辞去原职,投身创业了,或做跑步培训,或做赛事服务,或做体育短视频、APP,等等。7年前,在我跑步之初,图书市场上可供阅读的跑步类书籍大概不到20种。但最近3年里,几乎每年都会新增至少25种“跑书”,整个图书市场的“跑书”已不下百种。

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国民对健康、休闲、娱乐的需求会飞速增加,进入体育消费的黄金周期,许多城市也会顺势而为,开始热衷于举办马拉松一类的路跑赛事。这在欧美被称为“马拉松赛事现象”。中国的情况也不例外。

是不是只要人民富了,就一定会去跑马拉松呢?那也未必。欧洲有些发达国家,人均GDP位居世界前列,但跑马的热情似乎也不高,比如丹麦、芬蘭等。最近几年,中国人热衷于跑马拉松,有其特殊之处。稍作观察即可发现,当下那些热衷于跑马、登山、健身者,往往是职业体面、收入稳定,讲究生活品质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有一个显著特点:一方面,追求财富、健康、安全,仿佛现世安稳,另一方面也极度渴望与众不同,热衷于用各种书籍、俱乐部、运动、会员卡来标榜自己,塑造异于普通人的阶层认同。长跑,尤其是马拉松因其单调和枯燥,带有一种苦修的意味而自然成为中产阶级的首选。跑一场马拉松就好像做一次弥撒,灵魂得到了净化,获得一种禅宗般的领悟和新生的喜悦——这也是为什么有人称“马拉松是中产阶级的新宗教”的原因所在。

近年,在跑者中甚至还流传起了“马拉松太多,跑者不够用了”的笑谈。依我观察,马拉松增长迅猛的关键奥秘在于地方政府的政绩观。再加上两年前田协下放马拉松赛事审批权,可以说是适逢其会,意外激发了地方政府举办马拉松赛的热情。

但以我的经验看,表面看来举办一场马拉松赛似乎有诸多好处,参与人数、经济收益等的数据都十分漂亮,但仔细辨析统计口径,挤掉水分,其实“干货”并不多。实际上,大多数地方政府举办的马拉松赛是纯粹的赔本赚吆喝。举办一场赛事除了广告、赞助、运营这些明面上的花费,还涉及难以估算的安保、交通、医疗、媒体等公共资源。这些公共资源的开销都来自税收,但我们却鲜少看到哪个城市在举办马拉松赛之前,开听证会,听听老百姓的意见,或先做严肃的社会调查,公开成本核算,有长远的运营规划等。

放弃大而全,专注美而精

然而,中国的马拉松真的太多了吗?我认为不仅不多,而且太少。从世界范围看,经济越发达,马拉松赛事也会增多。放眼世界,纽约、柏林、波士顿、东京、伦敦、雅典等国际大都市都有自己的品牌马拉松赛事,吸引世界各地的跑者蜂拥而至。以美国为例,每年有超过1000场马拉松赛事,如果算上半马、超马及其它各种路跑赛事,则差不多有5万场。日本、德国也数量不菲。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但在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赛事还不到美国的一半。如果从人均GDP来算,中国是美国的1/7,即便算上各种民间“野马”,中国的路跑赛事数量离美国的1/7——即一年7000场——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不过,毋庸讳言,当下的马拉松赛存在着发展速度太快、品牌定位模糊、运营粗犷等问题。许多地方政府举办赛事的初衷是展现城市形象,但一场马拉松42.195公里,其赛道大部分处于荒无人烟的郊外,再加上喷雾降温装置、饮水点设置、饮料食品摆放、导示牌设置、氛围营造、流动厕所等细节上考虑不周,最后很难定论一场倾力举办的马拉松赛究竟是提升了城市的美誉度,还是增加了跑友的腹诽。比如,2017年还没过半,我就发现至少已有10个城市借参赛者之口宣称自己拥有“最美赛道”了。但实情如何呢?以我和跑友所跑过的一些所谓“最美赛道”来讲,只能说希望主办方再多一点真诚。再比如一些二三线城市举办的马拉松赛颇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为了凑参赛人数,甚至组织当地中小学生来跑迷你跑、健身跑。

这其中,我感到特别遗憾的是,许多赛事还会“无原则”地邀请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的选手参赛。最终一场比赛跑下来,前三名、前五名甚至前八名都是清一色面孔。虽说体育无国界,但扎根本土也无可厚非。从激励本土跑者的角度而言,赛事主办方完全有必要在奖项设置、选手资格等方面作出适当的区分。这在竞技比赛中并非无先例可循,比如在足球运动中,为了促进本土球员成长,各国都会在联赛限制外籍球员的上场人数、时间等。

当然,坦率地说,相比于最近几年马拉松在中国取得的成绩,上述的不足都是微不足道的,是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也许大浪淘沙后,那些跟风举办马拉松赛的城市,会放弃大而全的思路,致力于小而精、美而专,最终找到自己的特色,以求在未来的几千场马拉松赛中占有一席之地。如在赛事形式上可以另辟蹊径,不要一窝蜂地办马拉松,而是考虑举办一些女子赛、越野跑、超马等独具特色的路跑赛事。对于很多跑者来说,中国的马拉松已经遍地皆是,但像超马、越野跑这样的赛事却方兴未艾。虽然近年来北京、香港、杭州、大连等地也陆续涌现出了一些超马赛事,但在商业化、组织服务等方面仍和欧美顶尖赛事有不小差距,未来的发展空间仍非常大,值得期待。

马拉松越来越多,热爱跑步的人越来越多,与跑步有关的产业越来越发达,身为一个马拉松爱好者,我乐见其成。假如有一天,中国的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马拉松赛,跑者出门跑比赛,就像去小吃店买早点一样方便,那也许就是中国人真正实现全民体育的那一天。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跑者马拉松赛马拉松
马拉松赛
冰上马拉松
休闲个体的分类及其收益研究——以马拉松跑者为例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文化价值及生成机制分析
起而行之 初级跑者的跑-走-跑计划
中国跑者
马拉松,过热了吗
海南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