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闵行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数据分析

2017-06-05刘慧芳

上海医药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用药频度抗菌药物

刘慧芳

摘 要 目的:统计并分析上海市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2015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选取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648.45万张,对处方中的药名及剂型、类别、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处方中,2年门诊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数为60.35万张,占总处方的9.31%;2014年抗菌药物总处方数30.17万张,占总处方的9.54%,2015年抗菌药物总处方数30.18万张,占总处方数的9.09%;2014、2015年各级抗菌药物DDDs差异不大,维持基本平稳状态;2014、2015年头孢菌素类使用金额分别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57.55%、59.51%,第2、第3位分别为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DDDs排序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结论:通过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数据分析,希望能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

关键词 抗菌药物;用药频度;日均费用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0-0014-04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data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the clinics of the six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Minhang District*

LIU Huifang

(Meilo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use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the clinics of the six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from 2014 to 2015. Methods: A total of 6.4845 million prescription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outpatient clinics of the six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n Minhang District. The drug names, forms, categories, sale values, defined daily doses(DDDs) and the defined daily cost(DDC)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number of prescription drugs containing antimicrobials was 603 500 in the outpatient prescriptions of 2 years, accounting for 9.31% of the total prescriptions. In 2014, the total number of antimicrobial agent prescriptions was 301 700, accounting for 9.54%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rescriptions. In 2015, the total number of antimicrobial agent prescriptions was 301 800, accounting for 9.09%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rescriptions. In 2014 and 201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antimicrobial DDDs which maintained the basic steady state. In 2014 and 2015, the amount of money of cephalosporins accounted for 57.55% and 59.51% of the aggregate amount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respectively. The second and third antimicrobial agents were macrolides and quinolones. DDDs were ranked in the descendant order from cephalosporins, quinolones to macrolides.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data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in the clinics of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it is hop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medication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KEY WORDS antimicrobials; defined daily dose; defined daily cost

抗菌藥物是指具有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感染的药物。抗菌药物品种繁多、临床应用广泛,销售额占比也较大,中国滥用抗生素的问题日益严重[1]。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抗菌药物的治疗作用,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及耐药性的产生,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已成为临床用药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对上海市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希望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数据来源于上海市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系统,6家中心分别为梅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颛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选取2014—2015年的处方数及相关数据,包括处方中抗菌药物药品名称及规格、使用数量、金额等。对抗菌药物处方中的药名及剂型、类别、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DDC)予以全面分析。

1.2 方法

限定日剂量(DDD)为WHO推荐的分析方法,指达到用药目的的成人所需平均日剂量,制定依据为《中国药典》2015版[2]及《新编药物学》第17版[3],利用各类抗菌药物研究中使用的限定日剂量(DDD)和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分析。

(DDDs)=该药用药总量/该药DDD值,一般用于表示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日均费用(DDC)=药品总销售金额/DDDs值。DDDs值越大,表示该抗生素药品的使用频率越高,而DDC反映的是每日使用抗生素的平均用药费用,DDC值越大,表示患者的平均日费用越高。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结果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表示。

2 结果

2.1 2014—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比例

2014年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处方共计316.37万张,其中抗菌药物总处方数30.17万张,占总处方数的9.54%(30.17/316.37),占总门诊药物销售金额的2.19%(649.88/29 686.82);2015年门诊处方共计332.08万张,其中抗菌药物总处方数30.18万张,占总处方数的9.09%(30.18/332.08),占总门诊药物销售额的2.14%(660.63/30 930.20)。

2015年抗菌药物销售额较2014年上升1.65%(660.63/649.88)。

2.2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情况

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为649.88万元,DDDs为1 095 356,DDC为5.93元;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金额为660.63万元,DDDs为1 074 938,DDC为6.15元。

两年中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DDDs、销售金额都比限制使用类药物高,但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DDC较低。2014年非限制使用类DDC为4.51元,2015年为4.29元,而限制使用类药物两年的DDC分别为31.23元和30.32元(表1)。

2.3 2014—2015年各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DDC结果

2014、2015年销售金额排名第一位的为头孢菌素类,使用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57.55%(374.00/649.88)、59.51%(393.16/660.63)。2014年排名第2、第3位的分别为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使用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18.66%(121.24/649.88)、15.74%(102.27/649.88),2015年排名第2、第3位的分别为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使用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的17.98%(118.79/660.63)、12.90%(85.25/660.63)。

2014年DDDs排序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酰胺类,2015年DDDs排序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林可酰胺类。2014、2015年DDC排序均依次为磷霉素类、林可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表2)。

2.4 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前10位的药品排序

2014年头孢呋辛酯片、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和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使用金额分别位于前3位,头孢呋辛酯片使用金额占头孢菌素类总金额的16.29%(105.85/649.88),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占11.46%(74.49/649.88)、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使用金额占喹诺酮类总金额的9.93%(64.55/649.88);2015年,使用金额前3位的依次为注射用头孢替安、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和头孢丙烯胶囊(表3)。

2.5 抗菌药物DDDs前10位的药品排序

2014、2015年DDDs排序前5位药品均为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甲硝唑片、头孢氨苄缓释胶囊及诺氟沙星片,2年中DDC最高的均为头孢丙烯胶囊和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其DDC均大于10元;最低的是甲硝唑片,其DDC均小于1元(表4)。

3 讨论

3.1 完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由上述分析结果看出,2014、2015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分别占总门诊药物销售金额的2.19%和2.14%,2015年抗菌药物销售金額比2014年上升1.65%,药品销售数量总体上较稳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4]。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为三类:非限制使用类、限制使用类和特殊使用类,分级管理目录限定了限制使用类和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的限用适应证和人群,特别是对特殊使用类抗菌药,医生要严格遵照用药指征,经指定人员会诊同意后,才能由相关医生开具。分级管理可有效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情况。

表1显示,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4、2015年均未使用特殊抗菌药物。在用药频度上仍以非限制使用类为主,2014、2015年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的销售金额分别占总销售金额的71.99%和64.95%,其DDC分别为4.51元、4.29元,且用药频度相当高。说明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主要原因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为主,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安全有效、效果好、费用低,比较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2014、2015年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用药频度低,但日均费用较高,分别为31.23元、30.32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主体,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制度,尽量选择用药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价格相对低廉的非限制使用类抗菌药物,有效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5]。

3.2 加强社区主要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表2中各类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及使用金额均位居第一,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过敏反应少、与青霉素仅有部分交叉过敏性及对b-内酰胺酶有不同程度稳定性等优点,是使用量和金额最大的一类药物,也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查重点。

2014、2015年使用金额前10位的具体药品排序中,头孢呋辛酯片、注射用头孢替安使用金额位居第一。临床应用的第二代头孢类药物主要品种有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和头孢丙烯等,抗菌谱较一代更广,能耐受青霉素酶,对b-内酰胺酶的耐受性也比第一代强,且其副作用相较第一代头孢大大减小,临床上应用广泛[6],2015年注射用头孢替安使用金额排序第一,DDC为120.84元。DDC的增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临床需做好合理用药监测工作。

排序前10位中的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肠溶胶囊,其作用特点为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是红霉素的2~8倍,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非常强,用于肺炎、链球菌感染、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及棒状杆菌感染等。然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2013年发布公告,警告阿奇霉素存在心血管风险,建议罹患心脏病的患者应更换其他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表4中2014、2015年左氧氟沙星片的DDDs均排序第一,因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包括对肺炎链球菌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因此临床上应用最多。可是也不能忽视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风险,美国FDA相继在2013年、2016年警示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不可逆转的神经损害及全身致残风险,因此建议临床使用时必须密切关注患者情况,如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立即停止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治疗,或改用非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3.3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药安全意识

2016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7]中指出基层医疗机构的输液问题值得关注,2015年化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注射剂占62.9%,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0.0%以上。表4中2014、2015年使用频度排序前9位的都是口服制剂,注射剂的使用频度较低。但临床仍应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放在工作首位[8],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輸液的原则。

以上数据显示,闵行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有不合理现象存在,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做到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严格落实有关法规,加强综合管理,做好点评工作并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宣教工作,同时开展社区药学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抗菌药物认知度[7],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迎春, 王自力, 杜萍, 等. 控制抗菌药物滥用的策略探讨[J]. 医学与社会, 2012, 25(3): 59-61.

[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M]. 10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656-658.

[3]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M]. 1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34-122.

[4]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42号][EB/OL]. (2015-07-24)[2017-02-27]. http://www.moh.gov.cn/yzygj/s3593/201508/ f0fdf1f52df14b87aa97be53819f1036.shtml.

[5] 欧钰琳. 分级分科管理法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J].中国药业, 2016, 25(10): 77-80.

[6] 张永信.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手册[M]. 上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5: 182-183.

[7]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 (2016-07-13)[2017-02-27]. http://www.sda. gov.cn/WS01/CL0844/158940.html.

[8]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 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器材局.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国卫办医发(2015)43号][EB/OL].(2015-07-24)[2017-02-27]. http://www.moh.gov.cn/yzygj/ s3593/201508/c18e1014de6c45ed9f6f9d592b43db42.shtml?fr 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9] 林薇, 金海英, 吴伦, 等. 社区居民对抗菌药物的认知和态度及使用情况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15, 18(28): 3491-3495.

猜你喜欢

用药频度抗菌药物
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处方分析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2013年某院原发性胃癌住院化疗患者用药分析
运用Excel批量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的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