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信息化平台的常见恶性肿瘤早发现筛查模式探索
2017-06-05张烜昭陈凌刘萍顾昊
张烜昭+陈凌+刘萍+顾昊
摘 要 目的:探索在社区信息化平台上开展社区常见肿瘤早发现工作模式,提高社区肿瘤早发现水平。方法:应用电子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平台,通过门诊因症就诊、社区健康教育、健康体检三个途径在莘庄镇40岁以上的签约居民中共完成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肺癌的筛查健康问卷94 792份,并建立高危队列进行随访管理。结果:从筛查健康问卷中筛查出51 325人纳入初筛库,其中50 605人完成规范初筛检出,规范初筛率为98.60%;确诊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肺癌共110例,其中54例为癌症早期,癌症早发现率为49.09%;结直肠癌的早发现率为80.56%(29/36),检出癌症高危对象1 411例。结论:以社区为基础,利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化平台开展肿瘤早发现工作,能有效的提高社区肿瘤早发现水平,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关键词 恶性肿瘤;早发现;筛查;社区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10-0046-03
Research on screening mode of early detection of the common malignant tumor based on community information platform
ZHANG Xuanzhao, CHEN Ling, LIU Ping, GU Hao
(Xinzhu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9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working mode of early detection of the common malignant tumor in the community on the community information platform. Methods: With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nformation platform, a total of 94 792 residents over the age of 40 in Xinzhuang Community completed a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for gastric cancer,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cancer and lung cancer through three ways of outpatient clinic,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examination, and the established high-risk cohort was followed up and managed. Results: A total of 51 325 people screened from the screening questionnaire were brought into the primary screening library, among them, 50 605 people completed the preliminary screening of the specification, and the standard screening rate was 98.60%. A total of 110 cases were diagnosed to have gastric cancer,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cancer and lung cancer, among them, 54 cases were early cancers, and the early detection rate was 49.09%. The early detection rate of colorectal cancer was 80.56% (29/36), and 1 411 cases of cancer risk objects were detected. Conclusion: Based on the community,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information platform to carry out early detection of canc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early detection of the tumor and improve the cure and survival rates.
KEY WORDS cancer; early detection; screening; community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而恶性肿瘤问题尤其突出,我国恶性肿瘤诊治每年花费数百亿元,仍然每死亡5人即有1人死于癌症,而在64歲以下的人群中每死亡4人中即有1人死于癌症[2]。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肿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3]。故莘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8年建立了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为基础的社区肿瘤早发现平台,本文旨在探索基于EHR信息化平台开展常见恶性肿瘤筛查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筛查对象
选取莘庄镇40及以上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在EHR信息化平台上通过门诊因症就诊、社区健康教育、健康体检三种途径开展肿瘤筛查健康问卷调查和早期筛查工作,并建立高危队列进行随访和追踪。2015年共完成肿瘤筛查健康问卷94 792份,其中胃癌筛查健康问卷25 323份,结直肠癌筛查健康问卷23 112份,肺癌筛查健康问卷23 255份,肝癌筛查健康问卷23 102份;其中从门诊因症就诊途径获得3 424份,社区健康教育途径获得75 535份,健康体检途径获得15 833份。
1.2 筛查方法
1.2.1 早发现工作流程
社区全科团队医生在EHR基础上,通过门诊因症就诊、社区健康教育、健康体检三种途径,完成40岁及以上户籍居民肿瘤筛查问卷,包括症状、家族史、高危疾病史等。根据危险因素评估,确定初筛对象纳入初筛库,并进行相关初筛项目的检查。初筛阳性者通过绿色通道,被直接送入区内上级医院进一步复查,自行至外区医院就诊的病例由社区团队医生追踪就诊结果,并将确诊病例的病理及手术情况由区肿瘤早发现专家组统一评定,确定肿瘤期别;复查后被排除肿瘤的对象,根据复查结果纳入高危人群管理。具有家族史或高危疾病史的初筛阴性者直接纳入高危人群管理。对高危人群每半年或1年随访1次,并完成初筛项目的检查,评估患者的症状和危险因素。
1.2.2 肿瘤早发现筛查项目
(1)筛查项目:胃癌和结直肠癌初筛项目为门诊因症就诊和肛指加大便隐血试验(FOBT),初筛阳性者的复查项目为胃镜、肠镜;肺癌初筛项目为胸片,初筛阳性者复查项目为CT;肝癌初筛项目为甲胎蛋白(AFP)和B超,初筛阳性者复查项目为CT。
(2)规范初筛:结直肠癌、胃癌、肺癌、肝癌的初筛对象在一月内完成初筛项目检查,并录入系统,视为规范初筛。规范初筛要求90%以上。
1.2.3 肿瘤确诊方法
所有确诊病例均采用ICD-10分类,除结直肠癌按照改良Dukes分期标准外,其余癌均按照肿瘤TNM分期标准,肿瘤患者组织学检查均由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病理科参考国际疾病分类-肿瘤学定性。早期病例及癌前期病例均通过区肿瘤早发现专家技术指导小组评定。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原始资料均录入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信息平台。利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初筛情况
2015年,通过门诊因症就诊、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体检三种初筛途径,共完成健康问卷94 792份,确定并进入初筛库的初筛对象51 325人次,规范检查50 605人次,规范初筛率为98.60%,达到规范初筛预期目标(>90%)。三种初筛途径中,门诊因症就诊的规范初筛率最低,为91.69%;健康体检途径的规范初筛率最高,为9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51,P<0.001,表1)。
2.2 肿瘤高危人群的随访和确诊
在初筛对象中发现高危人群1 411人,其中规范随访1 318人,规范随访率93.41%,其中结直肠癌及肝癌高危人群的规范随访率较低,胃癌和肺癌的规范随访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57,P<0.001)。1411例高危人群中,确诊癌症患者35人,高危人群恶性肿瘤检出率2.48%;恶性肿瘤检出率的顺位为胃癌(11.73%)、肠癌(6.63%);肺癌(0.52%)和肝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4,P<0.001,表2)。
2.3 惡性肿瘤的早期检出
本次筛查中共确诊110例恶性肿瘤,其中胃癌39例,肠癌36例,肺癌31例,肝癌4例,检出率为116.04/10万。肠癌的检出率最高,为155.76/10万;肝癌的检出率最低,为17.3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32,P<0.001)。110例确诊肿瘤中,早期肿瘤54例,早期率49.09%;肠癌的早期率最高,为80.56%;肺癌的早期率最低,为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29,P<0.001,表3)。
3 讨论
恶性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4]。而肿瘤的早期发现有两个重要的途径:一个是教育;一个是筛查[5]。肿瘤筛查是应用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从人群中筛选出无症状的高危人群和早期肿瘤病人,对癌前病变进行社区干预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目前上海市闵行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已经日趋成熟,90%的本地居民和50%的外来人口已经拥有健康卡,基础数据的采集已经非常全面[6]。并已经有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开展社区结直肠癌筛查的报道 [7]。本文肿瘤早发现筛查模式也是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基础上,通过门诊因症就诊、社区健康教育、及健康体检,完成了近10万份的危险度问卷调查,确定高危对象;通过信息化平台,让社区医生实时了解所辖筛查对象筛查、复查和手术情况,便于社区医生对高危人群进行随访管理。初步形成了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团队,融入健康教育、筛查、高危人群管理以及转诊的多元化恶性肿瘤早发现筛查体系。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筛查可检出80%的早期结直肠癌,胃癌和肝癌也有较高的检出率和早期癌症发现率。提示基于社区信息化平台的恶性肿瘤早发现筛查模式适用于大规模的人群,在信息化平台基础上,由问卷初筛结合相关临床筛查技术可以较高效的筛检出癌症早期病变患者,尤其是结直肠癌的早期患者。同时对高危人群进行长期的跟踪管理的早发现筛查模式是提高社区肿瘤早发现水平,提高肿瘤治愈率和生存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 慢性病的流行形势和防治对策[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5, 13(1): 1-3.
[2] 卫生部. 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 -2010)[J]. 中国肿瘤, 2004, 13(2): 65-68.
[3] 邱永莉, 郑莹, 王春芳. 国外肿瘤早发现进展[J]. 上海预防医学, 2007, 19(2): 89-90.
[4] 张金萍,张敏, 崔莲, 等. 健康随访管理模式在早期诊断恶性肿瘤中的实践探讨[J]. 中国医院, 2015, 19(3): 7-8.
[5] 雷海通, 汪祥辉, 雷涛, 等. 国家癌症控制纲要(政策与管理指导方针)[M]. 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65-68.
[6] 王丰, 何丹丹, 沈珍, 等. 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肿瘤早发现模式初探[J]. 中国肿瘤, 2011, 20(6): 425-428.
[7] 翟连芳.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社区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J]. 中国肿瘤, 2013, 22(1):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