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互联网+标准化”规范质监政务服务
2017-06-05翟江李贻才李瑛
文 翟江 李贻才 李瑛
用“互联网+标准化”规范质监政务服务
文 翟江 李贻才 李瑛
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公开的不断深化和服务型机关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对政务服务的自律和他律日益严格,对政务服务质量和廉政风险防控要求也越来越高。互联网+标准化成为规范质监政务服务、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防控廉政风险、提高公众满意度的有效手段。
质监政务服务信息化和标准化存在的问题
质监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应用系统建设相对封闭落后,如表现在各业务部门独立开发的各自的信息平台,基本都处于低水平独立封闭的信息孤岛运行或闲置状态,不能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
二是数据、信息采集还以人工方式为主,很难做到数据、信息和统计分析的及时、客观、准确、系统、全面。
三是信息资源加工利用水平不高,传统工作模式下获取的信息数据无法互通与共享,不能形成统一有效的质监大数据信息资源,信息数据传递、加工的实效性差,共享度低。当前的数据、信息采集、处理、共享模式与“互联网+质监政务服务”的要求已不相适应。
质监政务标准化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离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如表现在创新意识不强、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满足于过得去、不求过硬,管理中不科学、不规范、重部署、轻落实、重安排、轻结果、落实不到位、效果不明显、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仍没得到彻底解决。
二是政出多门、朝令夕改现象还没有得到根治,如表现在同是质监行政许可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食品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计量行政许可、检验检测机构行政许可等,受理、现场审查(核查、考评、评审)、行政许可程序、规程、文书、档案等还不统一、规范,受人为影响还较大。三是政务服务过程控制还存在不够规范、不够严谨的情况,如表现在行政许可受理、评审尺度把控还受人为因素影响,还存在行政许可超时限、许可文书不够规范的情况。
有效支撑质监政务公开、宏观决策、风险防控
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可实现质监政务服务事项的网上申请、网上办理、办理进度查询;将质监政务服务事项的所有环节引入流程管理,确保每一个政务服务事项依法按时完成;实现标准化、计量、质量检验、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认证认可、特种设备监察等所有质监政务服务数据、信息采集的自动化、数字化;对政务全过程进行电子监察;真正实现“外网申报、内网办理、限时办结、在线反馈、全程监督”的质监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及电子监察运行机制;为各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集成化的一站式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各系统的数据共享与联动;建立覆盖行政服务范围内的质监行政许可服务信息数据库;公共检验、检测机构及公共检验、检测信息数据库;质监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标准规范数据库;以质监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监管、行政服务、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合格评定等质监大数据为基础的企业质量信用数据库;实现质监风险信息采集、风险分析、风险研判、风险预警、风险控制、风险防范......以互联网+质监政务服务提升质监政务大数据对国民经济宏观决策的支撑能力。
标准化是规范质监政务服务的重要手段
标准化管理是国际通行的ISO9000质量管理方法在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美国克林顿政府执政期间曾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方法进行政府管理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效果。通过全国许多政府部门、地区、行业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政务服务中运用标准化管理手段取得了成功实效,例如表现在转变了政务服务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能和工作质量、增强了为民服务意识、规范了内部管理、推动了廉政建设等方面。
大连市政府推行标准化管理,有力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政府与企业打交道的时间,由平均93天缩短为14.6天。2008年,大连市受理各类行政许可事项近150万件,按期办结率达到99%,总体审批时限同比缩短53%;通过社会公众问卷调查表明,91.4%的调查对象对政府部门工作表示满意。
广东省江门市66个市直部门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后,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强化了全员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受到企业和公众赞誉。江门市树立服务理念,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如建立“一站式”、“一网式”审批系统,设立了“12345”政府服务热线、民生热线、领导公开接访等与老百姓零距离的绿色通道,把公众诉求的处理纳入标准化管理,服务对象对服务窗口直接测评,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外来投资者对江门市各级政府的贴身服务、热情服务和全程服务十分满意。
总之,随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公众法律意识、依法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政府问责、公众监督对质监政务服务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标准化是质监政务服务面对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建设公众满意的服务型机关的有效手段。
作者单位: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