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黄连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胃火上炎证)临床观察

2017-06-05洪顺垣甘友志陈曼莉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4期
关键词:双黄连口腔溃疡复发性

洪顺垣 甘友志 陈曼莉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333)

双黄连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胃火上炎证)临床观察

洪顺垣 甘友志 陈曼莉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333)

目的 观察双黄连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胃火上炎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胃俞、足三里穴注射双黄连注射液,对照组予胃俞、足三里穴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5 d。疗程结束后评价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对照组口渴、便秘评分除外)、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血清TNF-α含量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5或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改善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胃火上炎证)疗效确切,并能有效缓解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TNF-α含量,进而抑制其介导的炎症反应。

复发性口腔溃疡 胃火上炎证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 双黄连注射液 VAS评分 血清TNF-α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于口腔黏膜疾病,表现出周期性复发的特点[1]。发病时以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进食、学习和工作。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具有重要意义。双黄连注射液为临床常用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扁挑体炎、咽炎的中药制剂,以静脉滴注或肌肉注射为主[2-3]。双黄连注射液虽为清肺热之药,然若运用得当,亦可清胃火。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笔者采用双黄连注射液结合经络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胃火上炎证)40例,以期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第3版《口腔黏膜病学》[4]制定,中医证候(胃火上炎证)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制定。纳入标准:符合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西医及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起病距就诊时间<2 d,且未做处理;身体其他部位未见溃疡和糜烂;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不符合诊断标准的非复发性口腔溃疡,如创伤性溃疡、白塞病及其他溃疡者;意向妊娠、孕妇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本次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合并多系统疾病或精神病患者;近1个月内使用抗生素,近2个月内使用免疫类药物或激素类药物的患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口腔科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深圳南粤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0 mL,产品批号20140316)10 mL,早晚刷牙后含漱5 min。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予双黄连注射液穴位注射。取穴:足三里、胃俞,均取双侧。以75%酒精将穴位消毒,用5 mL注射器抽取双黄连注射液 (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0 mL,产品批号20140120)4 mL,直刺缓慢进针,深度依据患者穴位肌肉丰厚程度而定,回抽无血后每穴注入1 mL,出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急按针孔2 min,以防出血及肿胀,每日1次。对照组取患者双侧足三里及胃俞,每穴注射1 mL 0.9%氯化钠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批号1404223302),操作同观察组。两组疗程均为5 d,治疗期间禁止吸烟、饮酒及食用辛辣刺激之品。

1.4 观察指标 根据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中症状分级量化表进行症状评分,主症按轻、中、重分别记2、4、6分,次症按无、轻、中、重分别记0、1、2、3分,舌脉不计分,并计算积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6]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NF-α,具体操作按试剂盒(由上海卡迈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要求进行;上述指标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1次。

1.5 疗效标准 参照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制定疗效标准。临床痊愈:用药3 d以内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用药5 d以内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显效:用药5 d以内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减少≥70%。有效:用药5 d以内症状、体征减轻,积分减少≥30%且<70%。无效:用药5 d以内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积分减少<3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见表2。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TNF-α含量的比较 见表3。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TNF-α含量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TNF-α含量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及TNF-α含量比较(±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下同。

组别 时间 TNF-α(μg/L)中医证候积分(分)VAS评分(分)观察组 治疗前 32.03±3.27(n=40) 治疗后 15.24±3.56*△对照组 治疗前 31.76±3.31 17.47±2.34 7.51±1.43 7.96±2.71**△1.76±0.32**△16.95±2.29 7.46±1.67(n=40) 治疗后 20.28±3.84*11.37±3.05*3.05±0.44**

2.3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的比较 见表4。治疗后两组的主要症状(对照组口渴、便秘评分除外)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下降(P<0.05或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或P<0.01)。

3 讨 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口炎,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病毒、细菌、变应性血管炎、免疫紊乱、致敏原直接对自主神经的刺激、营养缺乏、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7]。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以消炎止痛及促进溃疡愈合为主,虽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有复发率高、远期疗效欠佳、存在副作用等不足。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分,±s)

组别 时间溃疡面积 充血面积 口渴 便秘观察组 治疗前(n=40)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3.92±0.33 3.69±0.56 2.73±0.26 2.51±0.18 1.42±0.27*△1.33±0.41*△0.81±0.12**△△0.95±0.18**△△3.89±0.41 3.64±0.48 2.82±0.22 2.56±0.19(n=40) 治疗后2.08±0.26*1.95±0.37*2.41±0.34 2.36±0.29

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表现来看,可将其归属于中医学“口疮”“口糜”“口疳”等病的范畴。《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指出火热是口疮的致病因素。《灵枢·经脉篇》曰“胃足阳明之脉……入上齿中,还出挟口,还唇”,进一步指出口疮的发生与中焦胃土关系密切。当今之人,过食辛辣,喜好膏粱,嗜饮烟酒,内蕴于胃,化生火热,循经上扰,熏蒸口舌,而致口疮。因此,口疮的病位多在中焦胃土,病机为火热上炎,而治疗应以清泻胃中的火热为主。笔者根据本病病位在中焦胃土及胃火上炎的特点,选取胃俞和足三里二穴,胃俞是背俞穴,是胃经经气输注之处,取之能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清泻胃热,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下合穴,取之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合治内腑”之意,有引热下行之功效,即“上病下取”之意,二穴合用,共奏疏通经络、清泻胃火之功。研究表明,通过刺激胃俞穴、足三里穴等,能将胃腑的湿热水气外输,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8]。

双黄连注射液主要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等药物组成,是临床常用的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制剂,具有抑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其中,金银花清热解毒、疏风散热,临床常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是治疗火热之邪的常用药;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疮家圣药,常与金银花配伍使用。此三者虽然都是清肺热之品,然而中医讲究“实则泻其子”,胃属土,肺属金,胃与肺属于母子关系,因此通过清肺热可达到泻胃火的目的。研究表明:双黄连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β-内酰胺酶中AmpC酶和ESBLs酶的产生起抗菌作用[9-10],通过抑制小鼠脑组织中NF-KB蛋白和基因的表达水平而达到抗病毒作用[11],通过提高肺炎患儿IgA、IgG等免疫球蛋白水平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12]。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黄连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总有效率为97.50%,并能降低主要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VAS评分,且与0.9%氯化钠注射液穴位注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双黄连注射液穴位注射对胃火上炎证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有效缓解疼痛,尤其是对口渴、便秘等火热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双黄连注射液对火热邪气所致疾病效果尤佳。TNF-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效应的细胞因子,也是重要炎症反应介质之一,参与炎症病变的病理变化。邹玉红等研究指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提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TNF-α介导的炎症反应作用于口腔黏膜有关[13-1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双黄连注射液穴位注射能降低患者血清TNF-α含量,且与0.9%氯化钠注射液穴位注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双黄连注射液穴位注射可能通过降低血清TNF-α含量,进而抑制炎症反应,达到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双黄连注射液通过穴位注射的方式使用,一方面采用了穴位注射的原理,通过液体注射至穴位,对穴位产生持久的刺激,发挥穴位的功效;另一方面,利用双黄连注射液本身的药物作用,发挥抑菌、抗炎及调节免疫的功效。两者合用,协同发挥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作用,体现了中西结合治疗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1] 霍铭.知柏地黄丸+复方丹参片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5,2(4):104-105.

[2] 闫萌军.双黄连注射液药理与临床研究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5,(10):99.

[3] 高春联,苗明三.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12):47-48.

[4] 陈谦明.口腔黏膜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33-337.

[6] 吴大江,徐锡明,魏显招,等.简体中文版功能评分指数在下腰痛患者中的应用及信度效度测量[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4,6(1):13-20.

[7] 王全权,陈海林,宗芳,等.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47-48.

[8] 常小荣,严洁,易受乡,等.足三里梁门胃俞穴区红外辐射与慢性胃痛的相关规律及其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5):516-520.

[9] 丁永娟,谢芬,刘晓媛,等.双黄连注射液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2014,29(5):547-549.

[10]张志勇.双黄连注射液对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制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5,15(103):202,206.

[11]唐小征,吕照文.双黄连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脑炎小鼠机制的实验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4):676-679.

[12]房洪太,毕文术,孔晓棠,等.双黄连注射液对病毒性肺炎免疫球蛋白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1998,41(8):3.

[13]邹玉红,杨静,陈春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TNF-α、IL-2,6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9):1299-1301.

[14]林佳华.有关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TNF-α、IL-2,6与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34-35.

[15]陈远东,杨海,邱海山,等.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血清中TNF-α、IL-2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J].海南医学,2017,28(1):94-95.

R245.9+5

B

1004-745X(2017)04-0728-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7.04.053

2015-11-29)

猜你喜欢

双黄连口腔溃疡复发性
双黄连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治疗进展
18F-FDG PET/CT联合CA125、HE4在诊断复发性卵巢癌及其腹膜转移预后评估的价值
鸡内金喷膜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不一样的“双黄连”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诊疗经验
双黄连系列制剂制备工艺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