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

2017-06-05李力徐照吴春叶赵晶晶刘静

中医药信息 2017年3期
关键词:补气活血心电图

李力,徐照,吴春叶,赵晶晶,刘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天津 300142)

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

李力,徐照,吴春叶,赵晶晶,刘静*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天津 300142)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3次/d;阿司匹林片100 mg,1次/d;美托洛尔片12.5~25 m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气活血方,每日1剂,每日3次口服,每次100 ml,4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及MCP-1的含量、血脂指标、心电图疗效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高于对照组66.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94.8%高于对照组71.4%(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及MCP-1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C、TG及LDL-C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HDL-C的表达则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具体作用机制可能与炎性因子TNF-α、IL-10及MCP-1相关。

补气活血方;冠心病心绞痛;IL-10;TNF-α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处于连年上升阶段,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是最普遍的心血管疾病[1-2],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供血量不足以满足心肌的需血量,使得心肌短暂性的缺血缺氧进而引起心肌功能障碍[3-4],临床表现主要为胸痛。冠心病心绞痛在中老年人群中最为多见,而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该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的负担也越来越大[5]。

冠心病心绞痛是40岁以上人群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多由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因素引起的[1-2]。是由心肌急剧或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多表现为胸部闷痛、前胸压榨性疼痛或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咽喉部紧缩感,有些患者仅有胸闷。已有研究显示,炎症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4],多种炎症因子参与机体炎症反应。本研究采用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并对相关的炎症因子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1月本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观察组58例。其中对照组男39例,女17例;年龄43~69岁,平均(53.86±6.75)岁;病程3.0~8.5年,平均(4.66±1.97)年;初发劳累型心绞痛15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10例,稳定型心绞痛17例,梗死后心绞痛11例,变异型心绞痛3例;有家族史6例,合并糖尿病4例,血脂异常13例,高血压16例,心功能不全8例。观察组58例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44~70岁,平均(54.31±6.09)岁;病程3.0~8.0年,平均(5.01±1.76)年;初发劳累型心绞痛17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12例,稳定型心绞痛18例,梗死后心绞痛7例,变异型心绞痛4例;有家族史7例,合并糖尿病5例,血脂异常14例,高血压13例,心功能不全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5]

1)经常规心电图,心功能检查,心肌酶谱分析及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后,根据《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确诊;2)具有心绞痛典型症状;3)患者及家属均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年龄40~70岁。

1.3 排除标准

患者如符合下面任何一条即剔除:1)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2)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严重的心脏疾病患者;3)合并重度以上高血压、患有除心绞痛以外的重度心功能不全、重度心律失常患者;4)服用美托洛尔可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或存在其他美托洛尔和硝酸甘油使用禁忌证。

1.4 治疗方法

对组照: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799)10 mg,3次/d;阿司匹林片(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2441)100 mg,1次/d;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329350H21)12.5~25 mg,2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补气活血方。组方:当归20 g,黄芪15 g,丹参15 g,党参15 g,生地黄15 g,葛根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川芎 10 g,枳壳10 g,茯苓10 g,赤芍 10 g,柴胡 5 g,甘草5 g。使用真空袋煎煮包装机,煎煮浓缩至300 ml,均匀分装成3袋,每日1剂,分3次口服,每次100 ml,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5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空腹10 h后分别肘静脉采集非抗凝外周静脉血5 ml,室温下自然凝固15 min,以台式冷冻离心机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试血清中的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均按照ELLSA试剂盒中说明书进行操作;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采用氧化酶法测定,三酰甘油(TG)采用酶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釆用直接法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酶法测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

1.6 疗效判断标准[6]

1.6.1 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7]

显效: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恢复到“大致正常”或“正常心电图”,或者S-T段恢复正常,且发作时S-T段降低小于0.05 mV,持续时间低于20 min。有效:有关导联降低的S-T段经治疗后回升0.05~0.1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在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变浅50%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无效:心电图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或虽有改善但未达到有效标准。加重:有关导联降低的S-T段较治疗前下降0.05 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加深50%以上或直立,以及出现异位心率、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T波转为平坦,平坦T波转为倒置。

1.6.2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有超负荷的体力活动时,也基本不出现心绞痛,偶尔出现心绞痛时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心绞痛基本消失,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或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以上。无效: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均无减轻,硝酸酯类药物用量无所减少甚至增加。

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0及MCP-1 比较

由表1可见,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TNF-α及MCP-1水平均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且观察组中TNF-α及MCP-1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IL-10的升高幅度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由表2所示,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的TC、TG及LDL-C水平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TC、TG及LDL-C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而两组的HDL-C水平则较治疗前升高,并且观察组的HDL-C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9.7%高于对照组的66.1%(P<0.05),结果见表3。

2.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8%高于对照组的71.4%(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IL-10及MCP-1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2 两组患者血清中TC、TG、LDL-C及HDL-C的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均无异常变化,也无出血病例,观察组患者有2例胃部不适;对照组头晕2例,乏力1例,胃部不适2例,呼吸道感染2例,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内科常见的重症,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病发时如果不能得到恰当及时的治疗,患者就有随时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最后甚至危及生命。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中“心痹”“厥心痛”“久心痛”“心脾痛”等范畴,其发病机理多为“气虚血瘀”,治法当益气活血、理气化痰、宣痹止痛为主[8-13]。补气活血方中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为君药;配黄芪补气健脾、升阳举陷、补中益气;党参补脾肺气、补血生津;黄芪、党参配当归以补气活血;红花活血通经、祛瘀止痛,桃仁入心肝血分,善泄血滞,祛瘀力强;当归配红花、桃仁活血祛瘀;丹参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是凉血、止血之要药;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枳壳破气消积、化痰除痞;茯苓善渗泄水湿;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葛根解肌退热;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甘草调和诸药,全方配伍,旨在益气活血,祛瘀止痛。研究显示,当归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党参可以促进心输出量、冠脉流量、每搏输出量及心率的恢复;黄芪能增加心肌的血灌注量,减轻心肌损伤;桃仁能降低冠脉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现代药理证明,党参总皂苷能够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丹参酮能抑制IL-1β、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这也正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

冠心病心绞痛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疾病引起的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紊乱、内皮损伤或者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严重时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已有研究显示炎症与免疫反应是冠心病至关重要的原因,而且炎症因子也贯穿于整个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TNF-α、IL-10及MCP-1等炎性因子就参与了冠心病心绞痛的形成。采用补气活血方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及MCP-1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也明显较对照组患者的水平低,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时也较对照组的升高幅度大,据此推测,补气活血方可以调节TNF-α、IL-10及MCP-1等炎性因子的水平,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机制之一。

[1] 张立晶,杨然,罗增刚.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3,35(5):780-782.

[2] 范金茹,李金洋,龚后武,等.基于关联规则挖掘名老中医王行宽肝心同治胸痹心痛用药规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2):2854-2857.

[3] 美莉,张晓英,刘金玲,等.美托洛尔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血清TNF-α、BNP、IL-18水平的影响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5,8(2A):106-107.

[4] 梁桂杰,高伟,庞国香,等.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CAM-1水平检测诊断冠心病心绞痛的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2014,7(9A):86.

[5] 李明强,刘爱姣.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142-143.

[6] Yang Wendong.Fat cell factor,CRP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R and T2DM with CH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boratory Medicine,2013,34(14):1820-1822.

[7] 朱继田.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2,18(8):1803-1804.

[8] 郑珂,赵明.温阳活血法治疗70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5,32(2):92-94.

[9] 梁燕,袁喆平,唐靖一.舒心饮治疗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4,31(3):56-59.

[10] 郑莉,柳得元,芦海.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4,31(6):90-92.

[11] 郑莉,柳得元,芦海.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改善作用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15,43(1):113-114.

[12] 孙静,孙宇婷.苓桂术甘汤在心血管病中的应用[J].中医药学报,2017,45(1):99-102.

[13] 崔健昆,赵子墨,李书霖,等.李延教授运用心脑通络液临床纪实[J].中医药学报,2015,43(3):131-132.

李力(1966-),男,副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免疫系统、肾脏疾病。

刘静*(1986-),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多种免疫性疾病。

2016-08-30

R285.6

B

1002-2406(2017)03-0089-03

修回日期:2016-09-15

猜你喜欢

补气活血心电图
油压装置自动补气逻辑的修改与完善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丹芎活血片对瘀血型膝痹病的效应研究
夏季养生 重在补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活血解毒方对缺氧/复氧所致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基于“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的慢性肾脏病3期病人的转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