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与LCP钢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照
2017-06-05董灵军
董灵军
(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外二科,四川 眉山 620860)
外固定架与LCP钢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照
董灵军
(眉山市彭山区人民医院外二科,四川 眉山 620860)
目的分析对比外固定架(EF)与LCP钢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DRF)的疗效。方法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C型DRF患者88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应用LCP治疗,对照组应用EF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屈伸活动与握力的变化。结果随访6个月,研究组关节屈伸活动度与握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尺偏角与掌倾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EF,LCP对关节面复位效果更佳,且强化了患者的握力,适于临床应用。
外固定架;LCP钢板;C型桡骨远端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s,DRF)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目前,针对稳定性DRF主要采取保守治疗,且临床收效较佳,而对于不稳定性DRF的治疗方式仍存有诸多争议。有研究认为,外固定支架(EF)治疗DRF即可收获到满意的疗效与骨折复位目的[1]。同时,由于EF属于间接复位操作,针对关节面严重损坏且塌陷的骨折,往往无法获取到平整的关节面。EF治疗时需要对腕关节进行制动处理,所以无法尽早开展功能锻炼,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然而,部分学者指出,外固定架易使掌倾角丢失,提高骨折再移位及复合性疼痛综合征的发生率,所以主张行内固定治疗[2]。锁定加压钢板是在动力加压钢板与点状接触钢板的基础上发展的新型内固定材料,它可以同时满足加压与锁定固定(LCP)方式。LCP根据角稳定原则将钢板锁孔与锁定螺钉耦合成内固定支架,保证钢板螺钉与骨的一体性,继而降低了内固定松动的发生风险。稳定性极佳。为了进一步完善DRF的临床治疗方案,本研究对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8例C型DRF患者分别应用了EF与掌侧LCP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来自于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C型DRF患者,共计88例。入组标准:符合第四版《实用骨科学》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新鲜骨折,骨折-到院治疗时间在48 h以下;桡骨关节面塌陷在3 mm以上;患者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腕关节脱位;尺骨骨折。根据双盲法将88例患者平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研究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30~75岁(60.5± 5.3)岁;骨折AO分型:C1型10例,C2型24例,C3型10例。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30~75岁(60.4±5.6)岁;骨折AO分型:C1型9例,C2型24例,C3型11例。在性别、年龄、骨折AO分型比较中,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组:研究组应用LCP治疗,具体方法:行前臂Henry切口,在桡动脉与桡侧腕屈肌腱间开一纵行切口,尺寸为7~8 cm。逐层切开皮肤表层与筋膜,分离桡动脉与正中神经。向桡侧牵拉桡动脉,在桡骨外侧缘将旋前方肌切断,并向尺侧翻转,充分暴露出骨折端。手法复位,彻底清理骨折断端血肿与四周游离的骨碎片。选择掌侧LCP,在近端打入锁定螺钉3枚以上,远端骨折处应用T型板密集置钉,完成固定后以C臂透视观察骨折复位情况与关节内螺钉位置。最后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术区,逐层关闭切口,留置引流管。
1.2.2 对照组:对照组应用EF治疗,具体方法:取仰卧位,完成麻醉后外展患臂,常规置钉4枚,其中第二掌骨2枚,桡骨2枚。在桡骨侧骨折线上3~5 cm沿腕长伸肌腱与肱桡肌间开一纵行切口,充分显露出桡骨背外皮质,之后置钉。第1枚钉置于基底部,与第二掌骨长轴垂直,并与手掌面呈45°;第2枚置于掌骨干,与手掌面呈45°,并与第二掌骨长同呈45°。连接双侧连接杆,之后给予手法牵引复位。针对不稳定性骨折,可行克氏针固定,若关节面无法复位,则采用克氏针撬拨,6周后拆除外固定。
1.3 观察指标: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屈伸活动与握力(采用握力记测量)的变化。
2 结 果
随访6个月,研究组关节屈伸活动度与握力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尺偏角与掌倾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尺偏角、掌倾角、屈伸活动与握力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尺偏角、掌倾角、屈伸活动与握力对比
组别尺偏角(°)掌倾角(°)屈伸活动(°)握力(%)研究组(n=44)25.5±1.51.4±2.0102.5±17.583.7±10.2对照组(n=44)24.2±1.41.0±2.592.5±14.575.6±7.2 t 0.3520.2533.4524.523 P >0.05>0.05<0.05<0.05
3 讨 论
DRF是指与桡骨远端关节面相较2 cm以上的骨折,约占急诊骨折的20%~25%,多发于老年女性及受外伤的青壮年人群,常伴有下尺伐关节与桡腕关节的损坏,临床表现为压痛明显、腕部肿胀,手部腕部活动受限。根据DRF病因可将其划分为伸直型骨折、屈曲型骨折及巴尔通骨折3种类型。其中伸直型骨折伴有典型的枪刺样与餐叉状畸形,尽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屈曲型骨折畸形与伸直型相反,骨折远端向尺侧及掌侧移位;巴尔通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呈纵斜型,且合并腕关节脱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与改变及交通行业的发展,DRF的发生率也呈显著递增的趋势。据相关资料调查,DRF占成年骨折的8.5%,且低能量创伤的发生率高于高能量创伤[3]。针对稳定性DRF保守治疗往往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但对于不稳定DRF的最佳治疗方案临床仍存有诸多争议。多项研究指出,随着腕关节生物力学与解剖结构研究的加深,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无法满足不稳定型DRF患者的需求,特别是对于C型完全性关节骨折者,现普遍主张行手术治疗[4-5]。
目前,DRF手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术等。其中EF是临床常见的外固定技术,具有手术暴露少、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势,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骨折端血循环,无需再次手术取出固定物。EF在临床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它主要通过完成韧带整复来抵消前臂肌肉所致的骨折端移位力量,可以显著控制桡骨短缩,使桡骨恢复正常长度,尤其适用于背侧短缩合并移位者,但对于掌侧短缩合并移位的效果却有所欠缺。此外,由于EF属于间接复位,针对严重损伤且合并塌陷的关节面骨折,尤其是与月骨关节面相近的骨折,由于骨折端软组织附着较小,EF往往无法有效的恢复关节面的解剖关系。然而,腕部主要依靠月骨关节面传递负荷与承重,所以此处骨折需要在EF牵开关节间隙后,直视下复位关节面。通过EF治疗DRF,腔关节需要采取制动干预,其关节无法开展早期功能训练,易发生关节僵硬等情况,且多数患者即使在后期采取积极的训练,但关节活动也无法恢复正常。骨折再移位也是EF固定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与骨针松动、外支架松动密切相关,辅助性内固定与定期检查可避免其发生。此外,EF日常护理十分繁琐,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且常因护理不当而诱发钉道感染。
LCP是由动力加压钢板与普通钢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内固定系统,它通过带内螺纹的锁定孔与钢板动力加压孔同时发挥出加压与锁定作用,并根据角稳定原因以钢板锁孔与锁定螺钉的耦合形成骨折固定的“内支架”,保证钢板螺钉与骨成为一个整体,继而降低了内固定松动的危险,达到稳定固定的功效,为术后尽早开展功能训练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有学者对29例患者应用了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结果发现该组关节屈伸活动动度与握力均优于传统EF治疗组[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随访6个月,研究组关节屈伸活动度与握力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尺偏角与掌倾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P治疗DRF具有固定效果佳、术后利于早期功能训练等优势,相较于EF,可以更好的恢复桡骨远端关节面平整与桡骨远端长度。虽然LCP与EF对尺偏角与掌倾角的改善作用相当,但LCP可以提高关节屈伸活动度与握力,促使患者更快恢复日常活动能力,这与部分研究结果一致[7-8]。
虽然EF治疗LCP时在维持与恢复桡骨高度方面属于一种侧重创方式,但可能导致关节面台阶,且不利于术后尽早功能训练,错失最佳的恢复时间,而掌侧锁定钢板却有效避免了这些问题,为患者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恢复效果,强化其握力力量,保证生活能力。总之,相较于EF,LCP对关节面复位效果更佳,且强化了患者的握力,适于临床应用。
[1] 郭伟全,曾志豪,刘文锦.外固定架与掌侧锁定钢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现代医院,2014,14(4):57-60.
[2] 徐荣华,霍维玲,李凤雷,等.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5):460-461.
[3] 黄迅.锁定加压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7):912-914.
[4] 吴文侠,李建林,李铁军,等.锁定加压钢板与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绝经期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4,18(6):424-427.
[5] 李明艳.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术后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7):108-112.
[6] 孙晓旭.两种术式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15,21(4):305-308.
[7] 沙良宽,陈庆玉,孙灵通,等.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5,29(6):683-687.
[8] 杨翔,赵友明,陈林,等.锁定加压钢板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伤,2013,26(12):997-1001.
Comparison of External Fixator and LCP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C-type Distal Radius Fracture
DONG Ling-jun
(No.2 Department of Surgery, Meishan Pengsh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Meishan 620860, China)
Objective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xternal fixator (EF) with LCP plate for treatment of type C distal radial fracture (DRF) effect.MethodsAugust 2012- August 2015 C-DRF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88 cases, according to their level into a double-blind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LCP, the control group EF treatment.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ulnar, palmar angle, range of motion and change of grip strength.Results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the study group joint range of motion and grip strength were higher (P<0.05); two groups ulnar palmar angle contrast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Intersect at EF, LCP for the reduction of articular surface better and strengthen the grip of patient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s.
External fixation; LCP plate; C-type distal radial fracture
R683.41
B
1671-8194(2017)12-0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