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北吴姓两家的四世医情

2017-06-05吴尚友

中国医学人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老前辈家父蔚然

文/吴尚友

医学故事

南北吴姓两家的四世医情

文/吴尚友

俗话说,“无巧不成书”。于民国年间起,有这样两系吴氏医家,虽经世道变迁、各居于南北,却有着绵延四世的君子之交。这两家分别是吴敬仪、吴阶平、吴蔚然等一门,以及吴士荣、吴英恺、吴咸中等一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吴英恺之子吴尚友先生由一张张旧字画和照片,牵出了这段吴氏两家埋藏了几十年的不解情缘。

吴二老爷吴府四公子

今年在北京陪家母过春节,忆及诸多往事。话说上世纪 50年代初抗美援朝时期,家父曾参与战伤医疗手术队工作,主要是协调国内各处后方医院的手术团队以及对野战外科学的研究与报告,并未真正赴作战前线,仅在停战之后才去朝鲜的野战医院巡视。根据这一段战伤救治手术经验和其他国内外文献,家父参与并主持了《野战外科学》的编辑工作。

说至此,家母随之拿出家中一幅珍藏字画,乃吴敬仪老前辈于 1951 年手书陈寿《华佗传》,赠与家父以表彰医疗手术团队成绩。蝇头小楷,洋洋千言,笔锋犀利,叹为观止,实是珍贵。

吴敬仪老前辈赠手书《华佗传》

老前辈题词曰:

“遠在一千七百餘年前 醫術即如此之精妙其時歐西各國科學尚未有影響 假使各國元首能與群眾團結一起 遇有發明提倡研究 醫學發達則體力智力自然隨之而進步 我國早已成為世界先進強國 如曹操一流人物 良心早為專欲嫉妒所遮沒 連術能療治自身疾病者都不知愛護寶貴 稍有不隨意即便加害 實是最愚蠢之徒自來為帝國首領者大抵都是如此 但此種專橫政策只能在民智未開時行之 現在群眾智識開明 全體趨向和平 到處訂立愛國公約 由此可知 萬眾一心 抗美援朝之必勝吾宗 英愷博士有鑒於此主持醫療手術隊 熱心工作 貢獻極多欽佩之余 書此以贈”。

老前辈之真知灼见及爱国情怀令人钦佩。太世伯吴敬仪老前辈乃江苏常州人士,1877年出生,家中行二,人称吴二老爷。清末民初于浙江湖南等地为官,仕途通达。后弃政从商,赚金一桶,又来到天津开办宝成纱厂。当年纱厂施两班制,每班12小时,而吴二老爷在中国首创“三八制”工作法,8小时3班倒,提高工效并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实属前卫。在天津期间,吴二老爷曾担任招商局局长,乃 20世纪前期我国民族资本中之佼佼者。吴二老爷不允许子孙从政,全部送入医学院。倘若你以前未曾知晓吴二老爷,那就让我提及吴府四位公子:吴瑞萍、吴阶平、吴蔚然、吴安然。英名如雷贯耳,业绩誉满杏林。

太世伯吴敬仪赠“吴”字图章

吴氏两门无巧不成书

话说与太世伯同时代的还有另外一位吴老先生,辽宁新民人士,1886 年出生,年青时中秀才,历任民校教师、校长和“劝学所”所长,相当于县教育局局长。那年头教育系统是清水衙门,所以虽算不上穷苦,但老吴家也并不宽裕。“奉天官银号”乃东三省的官办银行,时逢民国政府清扫金融机构贪腐之风,从教育界等清廉领域招募人才。当时在张大帅手下主掌奉天官银号的彭总办乃吴家世交,于是举荐吴老先生就任官银号新民分号经理,从此人称吴经理,家境亦殷实许多。

吴老先生力促子女学医,原为生计无忧,“饱暖不求人”也。这位吴老先生就是我的祖父吴士荣。而在我的父辈中出了四位医生:大伯执中(内科、职业病),家父英恺(心胸外科、流行病),姑母振中(眼科),四叔咸中(外科、急腹症)。只有三叔维中“造反”精神强,自闯东洋专攻化学,上世纪 50年代归国后在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

话分两头,再回 1951 年。太世伯吴二老爷之女婿蔡如升教授患胃疾,家父为之手术医治。太世伯谢赠“吴”字图章一枚,出自金石篆刻名家郑菁华之手。

太世伯赠言道:“活我之舘甥 教我之子孫 贈以聖書之吾姓 用表感佩之心情 英愷宗長大夫惠存”。

图章侧面还刻有:“孔子書傳世者僅吴季子碑十字 鄭菁華就閣帖摹刻”。

原来圣人孔夫子手迹,至今仅存十字,乃春秋时期孔子为吴国公子季札之碑铭所题“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篆刻家就是按照孔子碑文拓片中的“吴”字刻此图章。太世伯在此借圣人一字,连南北吴姓两家,画龙点睛,寓意深刻。家父时年四十有一,治病救人,天职所在,却蒙受太世伯这般厚遇。以太世伯年纪、学识、地位、财富之尊,依然如此礼贤下士,愈显太世伯之高尚为人,令人敬仰由衷。

有道是无巧不成书,我家与常州吴府确是多有往来。家母与吴蔚然教授同为燕京大学三八年级校友。家兄尚志曾与德凯(吴安然教授长子)、佳怡(吴德诚教授长女)同过学,并曾与吴清(吴蔚然教授长女)共事于胡力中院长创办的英智眼科医院。兄嫂还与吴彤(吴蔚然教授次女)夫妇为好友,两家常有走动。我亦与德元(吴安然教授次子)、佳彦(吴德诚教授次女)在北京实验一小同窗五年,至今与德元保持联系。来美之后,又有幸在达拉斯结识周仰东、赵韵辉伉俪。仰东乃吴阶平教授之外孙,年少我几岁,视如朋友兄弟。然某日仰东言及德元舅舅,吾抚掌曰:德元为舅,吾亦为舅矣。遂笑纳外甥之礼。韵辉与我夫人高红年龄相仿,却有碍辈份戏称舅妈,以博一笑,在达城乡亲中传为佳话。为写此文,亦承蒙仰东所赐资料及珍贵照片,感激不尽!

此次回家过年,与家母闲话,提起常州吴府,多有赞誉之词。再看太世伯两件赠礼,见物念故人,倍感亲切。几十年间本家父兄与常州吴府诸位医界同仁多有专业合作交流,为祖国现代医学之发展戮力同心,鞠躬尽瘁,不在话下。而家庭、同窗与亲朋之往来更近心际,余味悠长。回首往事,感慨人生起伏,世道变迁,顿悟与常州吴府友交四世,吾门之幸也!正是:孔圣一字,吴氏两门。名留医史,恩泽四代。

(来源:《健康报》)

吴敬仪老前辈与长子吴瑞萍(前左)、三子吴蔚然(后左)、次子吴阶平 ( 后中 )、长孙吴德诚 ( 后右 ) 1942 年

辽宁新民老吴家——祖父祖母(前坐)与家父英愷(后右)、大伯执中(后中)、姑母振中(后左)、三叔维中(前左 )、四叔咸中 ( 前右 ) 1935 年

猜你喜欢

老前辈家父蔚然
自 己
老前辈的小法宝
鹧鸪天 悼念李维嘉百岁老前辈
“家父”“令尊”是两人
浦东:雄安“老前辈”
小小余数作用大
解放J6
“父亲”身上的文化和他的困惑
——读周建秋的《家父》
烹鲤(外一则)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