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钱惪 医学教育思想研究

2017-06-05李培森李建平

中国医学人文 2017年5期
关键词:医科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

文/李培森 李建平

钱惪 医学教育思想研究

文/李培森 李建平

钱惪,1906 年 5 月生,江苏江阴人,医学教育家,传染病学专家,国家一级教授。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重要领导者和重庆医学院(现重庆医科大学)的主要创建者,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学教育思想。

上海第一医学院校门 (1963 年 )

钱惪(1955 年)

钱惪医学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

家学渊源 启蒙熏陶

钱惪出身清末知识分子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是秀才,以教书为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思想对他影响至深,他在一篇文章中曾写道“中学毕业后父亲为我选择了学医的道路,真实的目的是找个自食其力的职业,不必俯仰于人”1。这一方面形成了他日后学医求得“一技之长”的信念,更坚定了他“行医为民,从医救国”的理想。

钱惪中学时就读于江苏南菁中学,学校前身“南菁书院”曾是清末江苏全省的最高学府和教育中心。该校以“忠恕勤俭”为校训,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钱惪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求学上医 勤奋刻苦

上海医学院创立于 1927 年,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医学院,创立者是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先驱颜福庆教授,上医以“正谊明道”为校训,以治学严谨享誉国内外,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三基三严”的要求,作为国立上海医学院的第二届学生,钱惪深受影响,他认为上医的传统包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负责的医疗精神,重视教学与科研质量,尊师爱生,蔚然成风2。

抗战烽烟 国仇家恨

1932 年上医毕业后,钱惪先后在上海同仁医院、南京中央医院工作3,直至 1937 年抗战全面爆发,作为内科主治医师随中央医院辗转迁移至长沙、贵阳等地,1939 年 11 月到达重庆歌乐山龙洞湾。这是他第一次到重庆,自此之后,重庆成了他的第二故乡。故乡沦陷,亲人罹难,“到处是离乱景象,各种传染病流行,有正义感的我,遭此国难家仇,医已不再是职业而是神圣的事业”1。

1940 年,上海医学院由昆明转迁至重庆,也驻扎在歌乐山龙洞湾,并以重庆中央医院为教学医院,钱惪受聘为国立上海医学院内科名誉教授,这也是钱惪先生医学教育实践的肇始。1944 年,已经任重庆中央医院内科代主任的钱惪因卓越的工作业绩,被派往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在这期间他切身体会到了东西方在医疗卫生和医学教育方面的巨大差距。1945 年 9 月在得知抗战胜利后,为了报效祖国,他毅然中断在美国的学业,乘战后第一艘轮船返回4。

再赴重庆 创立重医

1955 年,为了支援西部地区,尤其是改变医学院校过分集中在东部大城市的状况,中央决定对全国医学院校的布局进行调整,1955年 11 月 5 日,中央发出了 0713 号电报,提出:“抽调上海第一医学院一部分力量在重庆建院”。钱惪负责上海方面师资选派和物资调配的工作,在他的感召和动员下,先后有四百多名专家、教师、教辅和管理人员远赴重庆。1958 年 9 月钱惪正式就任重庆医学院副院长。

拨乱反正 老骥伏枥

文革结束后,按照当时中央的政策,许多内迁高校撤回原地,重医面临是否继续开办的问题,已 72 岁高龄的钱惪临危受命,1978 年就任重庆医学院院长,他积极协调,细致地做工作,大家最终选择留在重庆,继续创业。钱惪率领全校师生紧跟中央的战略部署,完善各项制度,全面修订教学计划,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转入正轨4。1978 年,中共四川省委作出了《关于当前整顿教育的意见》,确定重庆医学院为四川省重点高校5。也是在这个时期,钱惪的医学教育思想日趋成熟。

1982 年,钱惪撰写了《从重庆医学院谈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一文,该文针砭时政,切中要害,引起医学教育界的广泛共鸣,标志着他医学教育思想的最终成熟。1985 年,重庆医学院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钱惪被任命为重庆医科大学名誉校长5。

钱惪医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论医者仁心

医德,是医者之根本,更是医学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医学是良心的行业,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民健康守护者,是医学教育的责任与本分。

钱惪认为,作为临床医师,第一,要有为病人服务的思想,设身处地关心病人,为医要“三心二意”,即要细心、虚心、尽心,诚意、慈意。第二,医生应该有敬畏之心,病人把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都要尽力而为,但不能说包治之类的话,如果病情恢复,多半靠他们自己,不应贪功。重病如实向家属说清是必要的,但不应危言耸听,逃避推诿责任。第三,要热爱自己的专业,熟悉病人,重视实践,忠于职守,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索取与奉献的关系1。

医生决不能向病家索取,绝不能滥用药物,一切为病人着想——这是他恪守一生的医学理想6。钱惪先生不仅教育别人这样做,自己更是以身为教,正如他自己的名字,他一生心地耿直、一身清廉、以德待人,医德高尚6。作为建国后的唯一一批一级教授,他的月工资与党的高级干部相当,但他的大部分收入都用来接济病患和群众,他说“对贫困病人适当地给些资助,是同情心和医德的表现,不应为惠沽名 ”1。

论人才兴校

人才是兴校之基,是大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无论在建校之初还是在文革之后,钱惪对重庆医学院的人才队伍的搭建、保护和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5。

在钱惪看来,办一件事,困难很多,其中最大的困难是造就或物色能解决问题的人。“人才学”是一门大学问,包括育才、识才、用才、惜才,在教育的实践中,时间和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他提出:第一,师资队伍应该是宝塔式的,应该鼓励竞争,有奖惩进退;第二,注意师资队伍的结构比例,注意教师和行政之间、不同职称结构人员之间的平衡;第三,完善学员结构,鼓励不同学校之间的毕业生“交叉选送,相互交流”;第四,鼓励选送师资出国留学,加强学术交流,或派人到国内兄弟院校访学,“换换环境,活跃思路,相互取长补短”7。

论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专业设置的合理与否对高等学校办学规模、质量有决定性的影响。现代医学建立在知识高度分化、细化、专深的基础之上,如何设置医学专业,设置多少专业,在几级学科的基础上设置专业一直困扰着我国医学教育发展。在文革时期更是将专业设置当成革命行动,各种奇葩专业不可枚举,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针对这种情况,钱惪在全国医学教育界最早发出了“医学专业设置不宜过多”的声音8。钱惪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过多的专业设置不妥;我国的人力物力都有限,是否需要过多的重复建设新专业,值得考虑。”“内、外、妇、儿等科的临床医生都属医学专业,其分科是在医科毕业后根据个人的工作需要和兴趣而定。”专业的设置应保持稳定,“积极稳妥地把高等院校的任务、专业、规模和人员编制制定下来,让业务人员把时间放在专业提高上而不是反复折腾,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前提”9。

论临床教学

临床教学是将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培养医学实习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的关键环节,是整个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临床教学资源方面:他提出,“为了保证医学生的教学质量,为了向人民负责,医学院附属医院应该有较多的病床”“如果说医科的实践性更强,医学院需要医院的迫切性更甚于工学院需要工厂。医科的学习材料来自病人,而病人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不同于机器。疾病的表现因人而异,病情因病程阶段有别,所以必须多实践,反复观察全过程才能认识”8。

在临床教学要求方面:作为上海医学院第二届毕业生,钱惪在上医所受的医学专业训练对他影响至深,特别是“三基三严”精神,是他一生坚持的教育教学准则3。

据钱惪的学生回忆,他上课查房时,发现操作不规范就严厉批评,毫不留情。但当诊断科检查肝脾时,他亲自躺到检查台,边做呼吸动作,边让同学们摸肝脾,直到摸准为止10。

论医学教育改革

钱惪思想超前,思维缜密,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在思考医学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关注医学教育的发展。他曾特别提出,政府必须重视大学附属医院管理体制,医学院校独立设置还是在综合性大学内设置等问题,这些是关系我国医学教育根本的一些制度设计和安排,直至今日,他的提醒,依然值得重视。

钱惪认为,质量是医学教育的生命。医师——医者与师者,必须完美结合。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他认为 “在没有数量的情况下,求数量是必要的,在有了一定数量之后,则必须根据其师资水平和设备情况,强调质量。如果片面地追求数量,必然粗制滥造,难于保证质量,又会糟蹋师资。”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提出“学校的规模一定要定下来,至少要稳定一个时期。”

钱惪医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影响

作为建国后上海医学院的主要领导者、管理者和重庆医学院的主要创建者之一,钱惪在医学教育领域一生默默耕耘,奉献无数,他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医学教育事业,奉献给了他的广大患者,奉献给了他热爱的祖国。

自上世纪 60年代初开始,钱惪每月坚持交 100 元党费;他是四川省最早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专家,但他却把这些津贴一分不剩地捐献给了国家;1980 年,为了建设重庆市科协礼堂,钱惪一次性捐出了全家多年积蓄的 2万余元、黄金 30两;钱惪去世后,家人遵照他的遗嘱,将多年来各单位送来的慰问金共计 2.6 万元赠给了重庆开县挖煤资助学生的小学教师刘念友和重庆市合川区的 34名贫困小学生。

钱惪先生的思想和精神早已融入重庆医科大学的血液,成为重医精神的重要源泉之一,是重庆医科大学办学的重要文化支撑。我们永远怀念钱惪先生。

1. 钱惪 . 和年轻医师谈古说今话未来 [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991,15(1):91.

2. 钱惪 . 抗战时期的重庆歌乐山记事 [J]. 重庆医药,1989,18(5):1-3.

3. 钱惪 . 四川省人大代表个人简历表 [A].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档案 ,1978.

4. 重庆医科大学 . 碧血丹心铸医魂 [N]. 重庆日报,2006-3-21(11).

5. 本书编写组 . 重庆医科大学校史 1956-2006[M].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1-43.

6.吴焰.薪火相传的成才基因——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几位名医的精神烙印 [N]. 人民日报,2007-9-19.

7. 重庆医学院 . 重庆医学院教育事业八年发展规划(1978-1985)[A].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档案 ,1978.

8. 钱惪 . 从重庆医学院谈我国高等医学教育 [J]. 大自然探索,1982(2).

9. 重庆医科大学 . 重庆医科大学校长办公会纪要 [A].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档案 ,1978.

10. 王簃兰,任鹿,余赛妹 . 悼念钱惪老师 [OL]. 复旦大学新闻文化网,http://news.fudan.edu.cn/2006/0309/8553.html.

/重庆医科大学

猜你喜欢

医科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杂志第二届编委会
新乡医学院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简介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2期英文目次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第七届编委会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2022年第45卷第1期英文目次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简介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