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报道中的问题意识

2017-06-05

中国记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解释性中巴走廊

□ 本刊特约评论员

“一带一路”报道中的问题意识

□ 本刊特约评论员

■ 程曼丽

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

2013年9月与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倡议;2015年4月,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全面推进阶段。

“一带一路”涉及包括东南亚、中亚、中东欧等地区在内的65个国家,是世界上距离最长的经济走廊;从国际传播的角度看,它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文化工程。为了使传播影响力直达目标对象国,产生预期效果,需要制定适应性的传播策略,树立贯穿始终的问题意识。这也是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

综观我国对外传播的整体情况、基于对“一带一路”宣传报道效果的考察可以发现,目前我国重点媒体的对外报道大都集中在建构性的话语方面,即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宣传推广和相关工程、项目的新闻报道方面,而与落地效果直接相关的话语,包括转换性话语、解释性话语、修复性话语、矫正性话语等却普遍缺失。这是令人颇感遗憾的。

所谓转换性话语,是指传播主体力求跨越沟通障碍,使本土故事在传播对象国的语境下展开;所谓解释性话语,是指对于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疑惑、误解、偏见等做出及时回应;所谓修复性话语是指当外界的认知、评价与自我形象预期之间存在较大落差时,着力进行形象纠偏与重塑;所谓矫正性话语意在强调不但要把今天的故事讲好,还要负责任地把过去的故事讲完,把自身的行为调整好。

话语既是一种权力,也是一种专业化的运行体系。其初始建构或自我赋权固然重要,但是体现了落地关怀的上述几种话语同样重要,因为它们的缺失很有可能成为新的问题与矛盾产生的温床。以“一带一路”旗舰项目——“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所在国巴基斯坦为例:2013年5月,中国提出共同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倡议后,巴基斯坦政府积极响应,其主流媒体均给予正面评价,几乎形成舆论一边倒的态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今日巴基斯坦》《论坛报》《巴基斯坦国防论坛》等重要媒体开始发出一些质疑的声音,例如中国在巴投资将会给巴基斯坦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中国公司的大规模进入将会控制巴基斯坦的经济命脉;“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获益的只是中方,等等。不可否认的是,巴基斯坦国内存在着不同的政治派别,各派在“中巴经济走廊”的路线图以及投资回报的利益分配方面亦存在不同看法,这种“不同”必然会通过媒体反映出来;但同时我们也有必要反躬自问: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媒体的释疑解惑和舆论纠偏是否到位?

“一带一路”既然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愿景与行动,就要着重进行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建设,并追求扎扎实实的落地效果。套用习近平主席的话说——既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又要“下一番绣花的功夫”。而转换性话语、解释性话语、修复性话语、矫正性话语等正是与落地效果直接相关的部分,是对外话语有效运行的科学步骤和重要保障。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的不作为,都应被视为责任范围内的失职。总而言之,“一带一路”报道中的话语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将战略与战术相结合,将宏观框架与具体方法、手段相结合,才能有效避免话语体系的抽象化、空泛化与表面化,实现精准传播,达到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解释性中巴走廊
你偷走了我的心
——中巴建交七十周年主题推广曲
Message from TCL Pakistan CEO Sunny Yang
中巴纺织贸易投资新方向
论行政自由裁量的“解释性控权”
走廊上的时光
走廊上
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探究
中巴建交
融媒体时代解释性报道的发展之路
非解释性宪法适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