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改背景下藏区小学语文作业的探究
2017-06-04王全
王全
【摘 要】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的一种方式,也是检测语文教学成果的一种手段。课改背景下的藏区小学语文教学,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为主,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完成语文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改 藏区 小学语文作业
一、引言
对于藏区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符合课改的要求下,对学生的语文作业进行设计,要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为准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主,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1]。目前,藏区小学语文教师缺乏筛选和评价的能力,只能根据他人编写的练习题与试卷来布置家庭作业。但由于学生存在个性化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同,使用千篇一律的作业设计方法,不能满足各个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无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因而,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案,是提高藏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布置自主预习作业
针对藏区小学语文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设计语文作业,既要体现新课改的要求,又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理解。比如在教学新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对课文进行预习,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受;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诵、画图、讲故事、讲笑话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另外,语文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资料,或是到图书馆查资料,对课文内容进行整理归纳,然后在课堂上和大家分享。这种预习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三、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分层作业
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都不同,如果教师给所有的学生布置统一标准的作业,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基础好且能力强的学生,会感觉作业没有挑战性和意义,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而学习基础差且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会产生自卑感和挫败感,无法获得进步。
因此,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针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布置一些基础性、可以供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总的来说,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有层次的语文作业。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让学生在不同层面收获到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要突出作业的趣味性
学生不愿做作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业内容单调枯燥,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做作业产生厌烦。因此,藏区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还要突出学习的趣味性,用生动形象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在讲完课堂内容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实践一下,将课堂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實践当中;也可以让学生在学完一篇文章后,发挥想象力,将书中所讲的故事用图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把书中的故事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这样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也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到课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布置作业
传统的应试教育是利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家长和学校给学生施加各种压力,导致学生背负着很重的学习任务,心理压力过大,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一些企业比较看重学历,学历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能力,将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经济地位和职位升迁。尽管目前普遍认为分数不能说明一切,但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为了获得更好的前途,学生只能努力学习考高分,考好的学校。而学校为了获得更好的声誉,提高社会影响力,就会给教师施加压力。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能要求学生每天投入到书山题海中。
为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避免学生出现厌学情绪,藏区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他们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六、设计开放性作业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常要求学生以举例、做习题和背习题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经常要做大量的习题,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学生对各种类型题目的熟悉程度,提高学生的练习速度,但是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而且藏区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汉族学生较差,不注重打基础而只顾做习题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因而,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采用多种形式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完一首唐诗后,语文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理解诗词意思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为这首诗配上一幅插画,也可以将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融入所描绘的意境中,还可以把这首诗改编成一篇记叙文或是散文来描述这首诗的情感和意境[3]。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寻找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而不是仅局限于一个答案,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到更多知识。另外,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而不是纯粹为了答案而学习,所以教师要避免布置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作业,要运用科学的方式进行作业设计,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七、结束语
藏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既要符合当前课改的标准,又要适应藏区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秉持着科学合理的原则,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为主,不仅要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4],又要让学生通过教师布置的作业实现学习知识的目的[5]。语文教师要设计科学有效的作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获得美好的学习体验。有效的作业设计,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又可以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一个新的认识,能使学生在这种新型学习方法的影响下[6],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并促进藏区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彭晓霞.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设计及实施[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2]李淑丽.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浅谈[J].吉林教育,2016(01):94.
[3]周萍萍.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时代教育,2013(14):193.
[4]王慧然.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家庭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
[5]曾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6]宋维.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的布置[J].学周刊,2013(3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