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河南方言词语考释》的特点及问题

2017-06-02顾姗姗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特点问题

顾姗姗

摘要:河南话曾在历史上有着官话的地位,它包括洛阳、开封、安阳等古都方言,这些方言对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有着深远的影响。《河南方言词语考释》以河南方言词语为研究对象,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考辨了河南话的演变。从历史背景、语音、文字的三个角度分析解读河南方言词汇,文章对它的学术成就进行了评价,也结合文学作品以及现世的文字学著作研究探源,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失误之处。

关键词:河南方言词语;考释;特点;问题

一、《考释》产生的历史背景

古都云集的河南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政治的集散地。其方言是在汉民族共同语言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河南方言词语见于宋元话本、元杂剧和明清口语小说中。因此,河南方言的研究不但有助于汉语史的研究,而且对元杂剧和明清小说的整理研究也大有裨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传统的农耕生活即将成为历史,普通话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推广和普及。这种形势加快了语言融合的速度,使得各地方言中的一些语言成分逐渐减少,北方方言已出现消亡的迹象。有的方言词语甚至连专业的工具书也释错了。如“把滑”,河南方言义为控制滑动。《老残游记》第八回:“好在我们穿的都是蒲草毛窝,脚下很把滑的,不怕他。”而《西游记辞典》却释为“滑动”。所引书证为“促损琪花为顾生,踢破翠苔因把滑。”大约编著者以为是因滑动才“踢破翠苔”的,其实是因为能控制滑动在翠苔上站稳,才能“提破翠苔”的,否则只能是滑破翠苔了。因此,调查和保存河南方言词语的工作迫在眉睫。《河南方言词语考释》(以下简称《考释》)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适时出版的。

二、《考释》的特点

(一)方言词语描写体例。《考释》由刘宏、赵祎缺等编撰,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于2012年12月出版。主要以郑州、开封、洛阳方言词语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常用词语500条,从共时描写和历时考辨两个角度梳理了这些词语的演变,展示了河南方言词语演变机制及其文化内涵。词语通过对蕴含有地域文化内涵的河南方言的整理,展示中原地区的文化习俗,是该书的突出特点之一。在梳理文化习俗时,既注重对单个词语文化内涵的挖掘,又注重对同类词语的整体挖掘。通过系联,把若干个意义相关的同类词语放在一起,便能清晰地看到隐含在这些词语背后的文化连续体。如通过对河南方言“灵魂”类词语的解读,即可看到一个生死轮回的连续体。附在人身体上的阳气叫作“魂儿”。为受惊吓之人召回灵魂曰“叫魂”,或曰“锔魂”。人死后,家人请阴阳先儿推断死者灵魂出走的时间曰“打殃”,死者灵魂离家出走曰“出殃”,人或物不断撞上死者灵魂曰“遭殃”。打殃、出殃和遭殃中的“殃”是由“魂儿”转变而来的一种凶气,人人皆须避之。“灵”在“说文”中训巫,说明它具有既阴又阳的性质,由阳间转入阴间,此时谓之灵。棺材放置在家中曰“守灵”,由家抬到墓地曰“抬灵”。“灵”转入阴间后谓之“鬼”。《说文·鬼部》:“鬼,人所归为鬼。”鬼再投胎转世为人曰“托生”。《考释》认为其中,魂和灵的观念,当时是中国远古的灵魂观念。

(二)《考释》中方言词语的历史分层。力求显示河南方言词语的历史层次,是该书的突出特点之二。该书尽可能的利用字书,韵书及其他历史文献,对河南方言词语进行梳理,使读者看到隐藏在共时平面下的方言词语的历时的积淀过程。词语只有在社会上普遍流行以后,才能被文献记录下来,从产生到被记录之间会有多长时间,不得而知。所以,这样作虽然仍无法确切地为方言词语断代,但至少可以大致反映出方言词语的历史层次。有的詞语可以追溯到先秦,如“爨”,河南方言谓往灶中送柴火曰爨。《周礼·挈壶氏》:“则以火爨鼎水而沸之。”《吕氏春秋通诠·审分览·任数》:“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均为烧火做饭。有的词语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如“草驴”,河南方言谓雌驴曰草驴。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记载的非常详细。章炳麟的《新方言·释动物》:“今北方通谓牝马曰草马,牝驴曰草驴。”有的词语只能追溯到清代,如“铺衬”,河南方言谓碎布头曰铺衬。《元典章·户部十·租税》:“仓厫什物,预为修理,须要坚牢,如法铺衬,不致上漏下湿,损坏官粮。”

这样,这三个方言词分别产生于上古,中古和近代,便大体上清楚了。

(三)《考释》中方言词语的语音特点。通过对河南方言词语的梳理,找出它们在语音演变中的地域特征,归纳出其规律,是该书的突出特点之三。这些地域性特征包括:中古精组字与开齐合撮均能相拼合,见组开口一等字有腭化现象,书母字的声母有读同部位送气塞擦音现象,来母平声字分派到阳平后有再变调为阴平现象,次浊入声字分派到阴平后再变为阳平的现象。例如“束”字,义为把围裙或带子系在腰间。在《广韵》中,“束”的记音为“书玉切”,入声烛韵书母。按照音变规律,它的 声母应为舌尖后清擦音[?],但在河南方音中却读为同部位的舌尖后送气塞擦音[t??]这是不是个别现象呢?《考释》又考察了“深”和“伸”。由上到下或从外到内的距离大,为深。《广韵》记录了它的两个录音,一为“式针切,平声侵韵书母”,一为“式禁切,去声沁韵书母”。其中“平声侵韵书母”合于河南方音,属于书母的深。声母本应为舌尖后清擦音[?],而在河南方音中却也读为同部位的舌尖送气后塞擦音[t??]伸展之伸,又写作抻,也是书母字,声母本应为[?],却和“束”“深”一样也读为[t??]。所不同的是《集韵》的记音为:“痴邻切,平声真韵彻母”。认可了这个读音,这就是很值得研究的现象了。

(四)《考释》中方言词语的文字特点。此外,在记录方言词语的文字形体的选择上,《考释》也是很讲究的,汉字是表义文字,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字形与字义的相关性。方言词语口语性很强,常常有音无字,用口语写作的明清小说,遇到这种情况,便用一个常见的同音字来代替。这种做法很像古代文献中使用通假字,但实际上,有些字是字书中收录了的,只是作者没有意识到而已。例如《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第十七回:“二菩萨既收了青狮、白象,只有那第三个妖魔不伏,腾开翅,丢了方天戟,扶摇直上……被佛爷把手往上一指,那妖翅膊上就了筋,飞不去,只在佛顶上,不能远遁,现了本相,乃是一个大鹏金翅雕。”其中“就了筋”一语,不熟悉北方方言的人很难理解。《考释》收录了“筋”,并从字书中找到了它的出处。《玉篇·疒部》:“?,缩也。”《广雅·释估三下》:“?,缩也”。王念孙疏证:“?者,《众经音义》卷十五引《通俗文》云:‘缩小曰?”。《广韵·宥韵》:“?,缩小”。唐段成式《悠扬杂俎·鳞介篇》:“蚌当雷声则?”。可知“就了筋”即“?了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游记》是以明金陵世德堂本为底本,并参考清代的《西游证道书》《西游真诠》《新说西游记》等六种刻本校定整理得。世德堂本的“就了筋”清刻本多作“抽了筋”,均不妥。“抽了筋”容易引起误解,“就了筋”则不易理解,可见在记录方言词语时,选择用字意义重大。

三、《考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考释》的学术成就是很高的,但也存在一些失误和不妥之处,值得商榷。

(一)腌臜 叠韵联绵词,义为污秽不洁,是不能拆开解释的。《考释》却先释“腌”曰:“腌,本用盐浸渍肉。《说文·肉部》:‘腌,渍肉也”。再释“臜”曰:“臜,古为灒,为不洁义”。《说文·水部》:‘灒,污洒也”。如此拆解联绵词,不妥。按作为双音节单纯词的腌臜,最早见于宋代文献。宋赵叔向《肯录·俚俗字义》:“不洁曰腌臜”,沿用至今。

(二)俺 人称代词,义为我或我们。《考释》曰:“俺表示人称代词,大致始于宋代。《说文·人部》:‘俺,大也。清郝懿行《尔雅义疏》:‘卬、吾、台、予、朕、身、甫、余、言我也。注:‘今方俗语谓我为俺,俺亦声转。但《说文》俺训大,于义又不当自谓也。作为大义的‘俺,到了宋代,其义已基本废而不用,而作为‘我的‘俺取而代之。《字汇·人部》:‘俺,我也。《正字通·人部》:‘凡称我,通曰俺,俗者也。”按:《说文》训大的“俺”,是汉代以前的形容词。今俗语表示我的“俺”,是宋以后的人称代词,是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同形词,二者在意义上完全没有关系。正如先秦表示一种方形青铜器的“钫”,与现代表示一种金属元素的“钫”一样,二者没有任何关系。故到了宋代,其义已基本废而不用,而作为“我”的“俺”取而代之的说法是不妥的。又,谓“俺,表示人称代词,大致始于宋代”是不错的。但举《字汇》和《正字通》以证之却不妥。因这两部字书都是明代的。

(三)拌 《考释》谓“弃物,开封曰拌,读[pan55];郑州亦曰拌,读[pan55],”又举扬雄《方言》《广雅·释诂》以证之,均不误。但后面说“拌,在《广韵》中记录了两个读音:“普官切,平声桓韵滂母;蒲旱切,上声旱韵滂母。所记之音均不合河南方音的弃物之拌”却是不对的。按:开封,郑州的方言也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但调值与普通话不同,即阴平35,阳平51,上声55,去声214。所以,《广韵》所记的第二个读音“蒲旱切,上声旱韵滂母”正与开封、郑州方音相合。

(四)包 义为赔偿。《考释》曰:“《说文·勹部》:‘包,象人怀妊。段玉裁注:‘包,妊也。《玉篇·包部》:‘包,今作胞。包,本是胎衣。引申之包裹,包容。由包容又引申之取、据有……由取、据有引申之为“使…据有”,曰包。《红楼梦》第十四回:‘我算着你今儿该来支取,想是忘了。要终究忘了,自然是你包出来,都便宜了我。”按:上古表示胎衣的“包”,与近现代表示赔偿的“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词,其间的引申过于牵强;而且“使…据有”也不是赔偿的意思。所引的例句也不妥,该句是凤姐与宁国府来领对牌的媳妇开玩笑,说如果她最后忘了领牌,自然是由她自己包赔,而不是由她据为己有。

(五)打 《考释》曰:“器皿或蛋类摔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把店中家火,打得粉碎”。按:打,本撞击义。作为河南方言,指撞击的结果,即破碎,为形容词。《考释》所举例中的“打”,仍是撞击义的动词,不妥。

(六)景 《考释》曰:“小孩狂喜人或物。……《广韵·梗韵》:‘景,光也。曹操《陌上桑》:‘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由光引申之仰慕,仰望义。……羡慕表现出来的神情,相通于狂喜表现出来的神情,狂喜亦曰景”。按:景為“影”的古字。曹操《陌上桑》之“景未移”正谓影未移,故与狂喜无关。此条误。

(七)土坷垃/坷垃 《考释》曰:“土块,开封曰土坷垃,洛阳曰坷垃,郑州亦曰坷垃。……《说文·土部》:‘坷,坎坷也。段玉裁注:‘坎坷双声,谓不平也。《玉篇·土部》:‘坷,口哿切,坎坷不平。坷垃见于魏巍《东方》第四部第八章:‘是我一时不在意,一个小坷垃把我给绊倒了”。按:《说文》《玉篇》所释是双声联绵词“坎坷”,为地面不平的样子,是形容词,而“土坷垃”或“坷垃”指土块,是名词,故是两个不同的词,此条误。

(八)絮 《考释》曰:“啰嗦,洛阳曰絮,郑州亦曰絮……《说文·系部》:‘絮,敝绵也。好者为绵,恶者为絮。由棉絮之特征引申之优柔寡断,亦曰絮。清翟灏《通俗编·言笑》引《两抄摘腴》:‘方言以濡滞不决绝曰絮,犹絮之柔韧牵连无幅也。又引申之絮叨,见于宋代文献《朱子语类》卷六十九:“此爻何曾有这义,都是硬入这意,所以说得絮了”。按:先言优柔寡断曰絮,引清代翟灏《通俗编·言笑》为证,再引申之絮叨,引宋代《朱子语类》以证之。”次序颠倒,误。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04.

[2]顾野王.大广益会玉篇[M].中华书局,2004.

[3]阮元.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83.

[4]王力.汉语语音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5]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猜你喜欢

特点问题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