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欲望我到德行我

2017-06-02李丽

新闻爱好者 2017年5期
关键词:道德素养新媒体时代

李丽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了解新闻的手段越来越宽泛和多样化。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生产者、发布者、传播者和消费者,舆论环境复杂多变。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工作者如何摆脱欲望的束缚,挖掘德行的光辉显得尤为重要。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践行社会责任的态度,更彰显了其从欲望我向德行我的转化,克服理与欲、公与私的矛盾,达到自律、“慎独”,做正能量的传播者。

【关键词】欲望我;德行我;新媒体时代;道德素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论述了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总书记在其所著的《之江新语》一书中说:“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即使有丰富的知识、高深的学问,也难成大器。”[1]新时期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什么样的道德素养,至关重要。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工作者所处的舆论环境日益复杂,职业权威和传播效能不断下降,每天海量的信息真假难辨,在价值取向上也常常纠结徘徊,犹豫不决,这都对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闻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其践行社会责任的态度,更彰显了其素养从欲望我到德行我的转变,唯有克服理与欲、公与私的矛盾,才能达到德行我的理想境界。

一、欲望我与德行我及其转化过程

(一)欲望我与德行我

欲望我是指现实中个体的生物性及社会性共同组成的一个实体性存在,它构成了人格的基本层面,是人格提升的现实形态。德行我是指个体内在的道德节制及内蕴的德行成分,它建立在欲望我的基础上,高于欲望我,构成了人格的超越层面,是人格提升的理想形态。德行我标志着人生的基本方向。新闻工作者追求的道德素养,应当是超越欲望我,使德行我蕴含其中,达到一种理想境界。

(二)欲望我向德行我的转化过程

欲望我向德行我的转化并非一蹴而就,要经历一个如何正确处理理与欲、公与私、义与利矛盾的过程,这是个体从欲望到德行的关键。

如何处理理与欲、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中外伦理学家有不同的主张。在中国古代,宋明理学有“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人欲不能两全”的性情对立论和朱熹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是人的自然要求,因而也是天理”的性情统一论两种观点。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肯定个人的“自爱”,认为“自爱”并非自私自利,只有“自爱”超过应有的界限才是自私自利,与“自爱”相比,人的德行最为重要。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只有与利人、利公相联系的利己和自爱才是合乎道德的,在合理的利己主义基础上把利己与利公、自爱与仁爱协调起来。

在这一问题上,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见解更具辩证性、合理性。他认为,个人只有接受民族使命,履行国家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从而把自己上升为自由的、有道德的人,个人应当服从国家。他反对抽象地、孤立地强调个人私利,主张个人的价值目标与原则应当与社会历史的价值目标与原则相一致。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正确处理公与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有很大启示。

1.公与私、理与欲的转化是欲望我向德行我转化的关键

根据宋明理学的观点,理欲、公私、义利之间的矛盾就是自然欲望与道德原则的矛盾,天理人欲的问题就是义与利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公与私的关系问题,是人的自然欲求与道德原则、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公和理是自律的特征,私和欲是他律的表现。新闻工作者道德素养的追求,应当克服个体中自然欲望的片面膨胀,追求理想的道德价值。

2.理与欲、公与私应实现辩证统一,使个体从欲望走向德行

唯物主义认为,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公與私都能够实现辩证有机统一。个人的利和欲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这种需求常常是个人经济上的需求,也包括政治、文化精神方面的需求,但个人的这一道德手段和目的的一致性,必须符合当时社会物质精神财富,根据社会的道德尺度,合理地节制个人欲望。当今社会,经济虽然飞速发展,但还不可能达到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按照个人意愿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个人还必须做出适当的牺牲以保障集体利益不受损。因而,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理欲、公私、义利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强调在二者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为重,另一方面又重视个人利益的发展,并尽量体现最大多数成员的统一意愿,使个人的正当需求既得到满足,又使其感受到道德原则的限制,二者缺一不可。人格要达到完美,德行的建立至关重要,没有德行,个体就失去了灵魂与支柱,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因而,个体从欲望走向德行,理应自觉用道德调节自身的生命秩序。见利思义、义利合一是处理理欲、公私关系的最佳模式,也是个体道德素养追求的理想境界。

二、欲望我和德行我与新闻工作者道德素养的关系

(一)欲望我——新闻工作者道德素养的低级阶段

如上所言,欲望我构成了人格的基本层面,是人格提升的现实形态。这一时期,新闻工作者道德素养的形成还处于低级阶段,一些觉悟稍低的新闻工作者往往意志薄弱、动摇不定,甚至会被物质利益所俘虏,搞“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这在新闻工作者队伍中并不鲜见。从采访对象礼节性的“致谢”,到逐渐变质为带有功利性的“有偿”,一小部分人在“有偿”的腐蚀下,逐步发展到变相索要,严重腐蚀了新闻工作者的心智,损害了新闻队伍的整体形象。因此,这一阶段对新闻工作者来讲,道德素养的追求必须摆脱欲望的束缚,寻找德行的支撑。

(二)德行我——新闻工作者道德素养的高级阶段

德行我构成了人格的超越层面,是人格提升的理想形态。新闻工作者是普通人,但又比普通人面临更多的名利诱惑,人格与职业道德时常面临考验。虽然少数个人行为严重损害了主流媒体的形象,但绝大多数新闻工作者依然坚守职业道德,用德行重塑“社会良心”的整体责任与形象。德行我阶段,多数新闻工作者面对物欲的诱惑不为所动,不会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为。即便是面对诸如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生存状况堪忧等危险,也会毫不犹豫地向世人展示其职业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这时的道德素养早已超越了欲望我,克服了理与欲、公与私的矛盾,达到了人格的理想境界。

三、新闻工作者道德素养的现实追求

新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应当在纷繁复杂、充满各种利益纠葛和诱惑中严格约束自己,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摆脱欲望,追求德行和人格的完善,不滥用权力,勇担社会重任,不借工作之便谋取私利。具体来说,新闻工作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

一个国家和社会,需要一种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和支撑,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展现出新的历史时期对全体公民的新要求。

对个体而言,德就是品德、公德、道德、德行。一个人为人处世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像是行动的指南针,不可或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现实生活里,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其深刻内涵,把坚定的理想转化为日常工作的动力,追求德行我,把正确的价值追求体现在日常报道中: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多报道先进典型的经验做法,多反映建设的成效,用事实、细节、真情打动人鼓舞人,做正能量的传播者。坚持党性原则、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以多方式多角度的宣传报道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3]。这是新闻工作者担当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也是自己迈入德行我崇高境界的必由之路。

(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新闻工作者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他们的报道是人们与外界沟通、联络,表达主张的主渠道,是人们认识世界、辨别真伪、判断是非、左右言行的重要依据。新闻工作者的道德素养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品德方面的素养,也就是新闻工作者应当坚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新闻工作者要正确处理新闻自由与新闻纪律的关系,坚持说实话、办实事。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和修养会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小到个人,大到一个地方乃至国家利益,其价值判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改变或重塑人们的价值观。假如新闻工作者自身是非模糊,荣耻颠倒,真伪混淆,就不可能让受众明辨是非、褒荣贬耻、激浊扬清。因此,新闻工作者追求德行我,保持优秀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非常重要。

(三)运用新技术新知识引领舆论,做好报道

新聞工作者另一个道德素养是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实践功底,知识渊博、见识深邃,能从复杂的事件中,捕捉到蕴含其中影响深远的本质,洞察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意识形态领域问题多发易发,各种噪音杂音不断,新闻工作者应当在掌握新技术的基础上,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各种错误思想敢于亮剑,主动出击,当战士,不当绅士,引领受众在复杂的信息中明辨事情的真相,明确态度和立场,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平稳有序。从这方面来说,新闻工作者追求德行我的现实意义重大。

(四)慎独

慎独强调的是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引用了“慎独”一词并赋予了其新意,他指出,“对于认真进行道德修养的共产党员来说,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性的时候,他也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慎独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是到达德行我阶段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新闻工作者是社会公共信息和重大事件的记录者,从这一角度出发,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须遵守职业良知与社会普遍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新闻报道有利于形成社会共识,有善意、有建设性,能推动社会发展。从这方面来说,慎独是德行我阶段新闻工作者追求道德素养的理想境界。

(五)坚定的意志和信念

意志和信念是德行我阶段的一个显著特征。意志源于个体深刻的道德认识和炽烈的道德情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新闻工作者认知水平高、情感炽烈、个体道德境界高。反映在个体行为方面主要有:

决定性。这一阶段,新闻工作者有大局观念,有政治担当,有责任意识,能够自觉抵制错误观点,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在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表达权的同时能够自觉地刊播更多弘扬正气、正义的内容。

选择性。这一阶段,新闻工作者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不受网络言论所左右,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能以维护国家利益、宣传正义为己任,在庞杂无序的信息中找到新闻的真实性,正确引导受众。

导向性。这一阶段,新闻工作者坚守行业自律,坚持把新闻真实性作为立身之本,面对舆论热点事件,不失语、不乱语,充分担起主流媒体工作者的责任,客观报道事实真相,站在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主动化解矛盾,主动占领舆论引导主阵地,树立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总之,新闻工作所肩负的社会使命,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应当摆脱欲望我,追求德行我,做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胸怀宽广,心地坦荡,敢于担当,客观报道事实,更好地满足社会与公众对新闻和信息的需要,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社会前进的脉搏,推动社会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

习总书记在首部个人著作《摆脱贫困》中指出:“新闻工作者要讲究职业道德。现在有的地方出现‘采购记者‘拜金记者。这些现象同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水火不相容的,虽然表现在少数人身上,但严重损害了新闻事业的威信和声誉。新闻工作者担负着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的神圣职责,要有更高尚、更严格的政治操守和职业道德。新闻工作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该自重、自爱、自强。”[4]这是对新时期新闻工作者从欲望我到德行我,追求理想道德素养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8.

[2]习近平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的讲话[E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4/0505/c1053-24973276.html.

[3]习近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25/c_119499413.htm.

[4]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8.

(作者单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编校:王志昭

猜你喜欢

道德素养新媒体时代
如何全面提高小学生素养
大学生“媒体素养”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调查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思考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法制类平面媒体的发展策略探析
新媒体时代报纸编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新媒体对当代青年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思想品德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