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援助策略探讨

2017-06-02刘锐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5期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

刘锐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务工,其子女进城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深入探讨了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并从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角度进行深层次剖析。同时,农民工子女的心理援助是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而为,才能促进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援助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2003年,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随同父母进入城市的 6至14 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儿童少年约有 643 万人。但是,这些随父母进城的适龄儿童少年,却因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在受教育上无法享有与当地儿童同等的权利,从而形成了我国社会中的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农民工子女是指以从事非农产业为主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他们具有农村户籍,或随父母进入城市上学,或远离父母留在农村接受教育。据调查显示,每5个农民工子女中就有一个存在心理问题或行为异常。因此,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一、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及表现

(一)自我认知出现偏差

由于农民工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的不尽人意,大部分农民工子女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在同伴和老师的面前抬不起头、不敢大声说话,他们会担心甚至抱怨自己会受到歧视和不平等的待遇,过分看重家庭的贫穷,也使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信心。其次,他们会经常徘徊在“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边缘。进入城市后,他们会接受城市文化的熏陶,慢慢地成为了一个城市人。可农村户籍的现实使得他们望而却步,认为自己终归是一个农村人,也不愿让人知道自己是“外来人”,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们痛苦甚至绝望,出现了身份认同的危机。

(二)情绪情感极为复杂

孤独抑郁心理。由于父母角色的暂时缺失,他们容易缺乏安全感,再加上环境的陌生使很多人固执、孤僻、不合群、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在人群中郁郁寡欢。

自卑和自我封闭心理。生活的不稳定和家庭的贫穷使他们极易产生自卑心理,不愿面对事实,在同学面前挺不起腰板,缺乏自信心。陌生的环境、朋友的缺乏和语言沟通的不畅,使他们常将自己封闭起来,在心理上抵抗、防御其他人。

敏感、焦虑的心理。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来说,他们意识到了自身现状,想发奋努力改变自身命运,可现实条件的差异性又在时刻打击他们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他们过于敏感,怕被周围人嘲笑,时刻对人抱有戒备心理,容易造成性格缺陷。

(三)社会适应不良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更好地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使自己与社会达到最佳和谐状态的一种能力。农民工子女的适应不良表现在:第一,人际交往紧张。由于语言沟通的障碍和生活环境改变,产生自卑心理,以致人际交往困难。他们会经常逃避集体活动,常以各种理由推脱。第二,学习适应能力差。陌生的环境使得他们畏惧向老师和同学求助。一部分同学由于自尊心的驱使,学习欲望很强烈,压力也剧增,这会使他们在经历一点挫折后失去信心。第三,问题行为较多。孤独抑郁、自卑以及敏感脆弱的心理使农民工子女常常会出现厌学、旷课、逃课甚至偷盗的行为。

二、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解析

本文从内外因的角度分析了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自身因素

每个人的个性特征都存在着差异。在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中,只有少部分的人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生活。由于一些农民工子女生来内向、孤僻、封闭,或者天性调皮捣蛋、不服管教,这就需要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指导与教育。而農民工在城镇里每日忙着干活打工,对子女的教育机会和时间就更少了。先天的个性缺陷加之不良的后天环境,使农民工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他们从小接受教育的环境相对差,使得他们对新的环境适应也较慢。

(二)环境因素

1.学校因素。(1)办学条件和教育水平较差。由于农民工的家庭经济状况处于劣势,他们不能为子女提供优越的教育条件,因此,农民工子女就读的学校较多存在办学资金短缺、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学校教师的流动性大,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方式是影响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农民工子女学校较多没有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学校教师对于农民工子女存在缺少特殊的关心与关注的现象。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校长和教师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了惊慌失措的家长,让家长自行处理。

(2)学校教育观念落后。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都追求较高的升学率。前面已经提及的农民工子女大多就读于条件较差的学校,这些学校为了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则更加注重成绩和分数。由于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无人给予辅导,农民工子女容易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产生厌学甚至逃学等行为。面对这种情况,大多数教师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批评、打骂学生,甚至给学生“贴标签”。“问题学生”、“差生”等标签不仅让农民工子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也使周围同学逐渐歧视农民工子女。长此以往,他们就会被边缘化,真正成为老师和同学口中的“问题学生”。

2.家庭因素。首先是家庭职业和经济状况。由于农民工进入城市大多是从事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极少一部分能够从事社会地位较高、收入高的工作。由于我国福利保障尚且不能给农民工子女提供优越的住房和良好的上学条件,这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同学面前总会抬不起头来。这种贫穷感会在他们的心里逐渐滋生,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一定伤害。

其次,农民工家庭中,影响其子女健康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亲子关系。由于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多为初中水平,生活压力巨大,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容易产生误区。要么对孩子缺乏关心和教育,要么就是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通过学习改变自身命运,经常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初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没有归属感,而父母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陪伴他们,导致他们不理解父母,甚至对父母心存怨恨,亲子间出现沟通不畅。

3.社会因素。一方面,我国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大部分城市农民工子女迫于形势,只能就读于办学条件和设施较差、经费严重不足、师资队伍质量低下的学校。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普遍以财富衡量一个人的成就和地位。在这种背景下,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往往顶着巨大的压力,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拼命努力改变自己和下一代的命运,却总被现实击败,日趋显著的贫富差距更容易使他们失去信心。由于民工潮是社会一个庞大的群体,农民工常常被人们称为“外来人口”,这种态度极易对他们的敏感心理带来不良影响。

三、农民工子女心理援助的有效策略

(一)以学校为中心开展心理援助

1.设置专门的机构和辅导人员。由于城市务工人员每天都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打工上,所以学校是农民工子女接受心理援助的主要场所。要做到切实为农民工子女开展心理援助,就应在学校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门的心理辅导人员,帮助农民工子女疏导心理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农民工子女更好地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其理解父母的不易和艰辛,巩固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基础。

2.定期开展心理援助活动。针对农民工子女存在的普遍心理问题, 班主任和心理辅导人员可以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讲座,举办心理健康团体训练等活动。对于心理问题较轻者可以进行“开导法”,以人生阅历去帮助他们。对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可以采用“沙盘疗法”“转移法”等措施。也可以以组织观看心理电影等轻松方式,为农民工子女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3.强化教师的关爱意识。对于农民工子女每天接触最频繁的教师来说,教师不仅要做到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要悉心留意农民工子女在人际交往、家庭关系以及青春期等方面的心理变化,适时地加以疏通和引导。教师还可以通过家访、交流会议等形式与家长多沟通,了解和反馈学生的动态。

(二)家校联动开展援助

农民工为了维持生计,无形中会疏于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父母给予的爱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为子女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为了给子女塑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一方面,农民工们要转变观念,意识到子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与学校进行合作,多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及时发现子女存在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要经常与子女沟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疑问,不能只片面地要求孩子取得好成绩,忽略子女内心的真正感受。

(三)社会积极组织心理援助

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更关乎着国家的发展。因此,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关注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充分整合资源,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来设立专门的社会援助机构,给农民工子女提供爱心的平台,帮助他们合理宣泄情绪。此外,我们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和电话、电视等媒介,开设心理咨询热线、心理专栏、心理援助专家访谈节目等,拓展心理援助的载体。

(四)增强农民工子女心理自助的能力

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助人自助”,即通过心理咨询,增强来访者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对农民工子女进行援助时,我们应把援助的重心放到培养其“自助”的能力上,让他们在接受心理援助的同时,学会积极面对并主动解决自身问题,促进自我发展。

(五)建立贯穿全程的心理援助活动

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和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学校和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心理状况,确保及早发现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若出现了心理问题,就要定期接受心理咨询,进行心理辅导,使农民工子女的偏差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矫治。此外,我们还应该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问题进行追踪,学校和社会组织应及时建立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档案,监控其心理问题的变化,对心理健康问题做到及时监控、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熊猛,叶一舵.中国城市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98-1813.

[2]杨莉.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长江论坛,2012,01(01):67-73.

[3]吴文.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建议[J].学园,2014(16):183-184.

编辑/吕秀妍

猜你喜欢

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
农民工子女英语学习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关注学生的心灵花园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警惕农民工随迁子女遭遇教育“隐性不公”
媒介使用与文化适应之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