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断层扫描及核磁共振在急性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2017-06-01舒茂松

当代医学 2017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半月板韧带

舒茂松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西 鹰潭 335000)

计算机断层扫描及核磁共振在急性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舒茂松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西 鹰潭 335000)

目的 探讨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及核磁共振在急性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给予所有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核磁共振(MRI),对比两种技术结果。结果MRI检查结果中,患者膝关节损伤中半月板软骨破损、轻微骨折、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关节面软骨损伤、骨髓水肿等检出率均高于CT,二者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CT检查严重骨折和MRI检出率对比无意义。结论在急性膝关节损伤中应用核磁共振(MRI)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全面反映组织损伤情况,诊断结果准确性高,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急性膝关节损伤;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应用

膝关节损伤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接触性和非接触性损伤,包括膝关节韧带损伤、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髌骨脱位肌腱断裂等一系列损伤性疾病。临床在诊断该病时主要采用普遍的X线,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提升,传统X线中的组织横断面成像问题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出现后得到了有效解决,后来核磁共振也应用于在关节内、软骨及软组织及复杂性骨折检查中,二者优势不相上下[1-2]。对此本院特选取部分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MR和CT,观察两组检查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共80例,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龄12~63岁,平均年龄(37.4±13.1)岁。损伤类型:33例双膝关节损伤,29例为左膝关节伤,18例为右膝关节伤。受伤原因:跌掉22例,车祸47例,运动11例。研究患者均有膝部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膝关节绞锁等不同程度临床症状。

1.2 方法 本文所有研究患者在受伤7 d后接受MRI和CT检查,主要两种检查技术在诊断骨折、韧带损伤、关节面软骨损伤、水肿及关节腔积液等症状的阳性检出率。

MR扫描:所有仪器为西门子公司 0.35T超导MR机,核共振机接收线圈为头线圈,检查中选择矢状序列、冠状位和梯度回波小角度翻转方式,成像扫描参数为:STAGE:TR350~500 ms,TE20 ms,翻转角30°,TR=500 ms,TE=27 ms,层厚1.0 mm,矩阵256 mm×256,0 mm间隔,2次激励。在损伤部位T1加权成像(T1WI)呈低信号且可见不规则、明显的骨折线,在髌上囊及关节腔内T2加权成像(T2WI)呈高信号且可见长T1和T2积液。

CT检查:给予患者CT扫描仪(西门子GE64排螺旋),患者取仰卧位,之后将双腿放置在扫描架的中心区域,使台面中心和骨胫骨长轴保持一致水平,其中间隔5 mm,层厚5 mm,之后开始横断扫描,如果半月板边缘显示中断、不整及不连续像或其中心和边缘出现裂纹和裂口等情况则可判断为半月板裂伤。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RI检查结果中,患者膝关节损伤中半月板软骨破损、轻微骨折、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关节面软骨损伤、骨髓水肿等检出率均高于CT,二者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CT检查严重骨折和MRI检出率对比无意义。见表1。

表1 CT和MR检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其功能要求和解剖结构要求膝关节成为最易手上的关节类型之一。该病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受伤后会出现膝关节无法伸直、剧痛并迅速出现肿胀,页式有关节内积血[3]。急性期过后肿胀已不明显,关节功能也趋于恢复,然而患者总感觉关节活动时有弹响且附带疼痛,有时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听到“咔哒”一声,之后关节便不能伸直。忍痛挥动几下小腿后会再听到咔哒声,此时关节可伸直,上述现象称为关节绞锁,有时会频繁发生,有时则会偶尔发生,其中频繁发生会对日常生活和运动产生影响。此外,在慢性阶段时患者的关节间隙有压痛感,沿着关节间隙触摸可检查出压痛点,由此大致判断是前角、体部或后角撕裂。其中在屈伸膝关节时可以看到前角的水平状劈裂于膝眼处弹跳,屈曲挛缩膝关节时可提示裂的半月板嵌于股骨髁下,股内此肌的萎缩为废用性,提示膝关节内部结果絮乱[4-5]。

临床上确定急性膝关节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为影像学检查,当前主要方法有关节造影、X线平片、MR和CT。其中CT检查仅能通过骨挫伤、骨折、骨质疏松、胫骨移位等间接征象推测患者有无韧带损伤,其横断面成像很好地解决了影像重叠问题,更重要是能更加清晰的显示骨细微结构和絮乱的骨小梁结构。CT见检查膝关节骨骼损伤时能呈现更多细节,尤其在软组织对比度方面要高于X线片,清晰显示外伤性软组织,然而却无法准确诊断韧带损伤和半月板。损伤的全程结构则无法显示,更不能诊断其他实质部损伤情况。有的检查中还采用关节镜和关节腔造影,然而由于这两项技术属于有创检查且受条件限制,多数患者不能接受[6-8]。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医疗技术相比以往也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使对急性膝关节损伤中运用无创性诊断。其中MR设备是诊断软组织的最好成像技术。它可显示损伤部位和形态,还可直接观察损伤韧带周围软组织。相关研究也指出,MR诊断膝关节损伤的敏感度在85%以上,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手段和发展空间。MR的软组织对比度高于CT检查,能清晰的显示关节骨髓、软骨及骨皮质等组织损伤,关节内水分子变化MR也能敏感地感知到,即使组织内出现较为轻微的水肿,其变化也能被MR信号感知,能早期显示如出血、渗出、水肿等骨髓组织一场,MR的矢状面、冠状面和横断面等多平面成像能提高定位的准确度。例如,膝关节韧带多为弹性纤维组织,它主要包括股四头肌腱、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内测副韧带/外侧副韧带、髌韧带等。膝关节韧带并未受到损伤时在MRI序列上多表现为低信号,根据交叉韧带损伤程度可将其分为完全撕裂和韧带部分撕裂。其中完全撕裂表现为T2WI见断端间隙充满高信号且伴随韧带中肿胀和撕裂,甚至外形异常增粗,逐渐走去扭曲和改变趋势[9-10]。在检查软骨损伤方面,常见损伤有半月板软骨和关节面软骨,一般MR的T1WI和T2WI信号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高信号,其中T1WI/3DSRIR像中会呈现出更高的信号影,从而清晰的显示软骨厚度以及连续性。研究结果显示,MRI检查结果中,患者膝关节损伤中半月板软骨破损、轻微骨折、韧带损伤、关节腔积液、关节面软骨损伤、骨髓水肿等检出率均高于CT,二者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CT检查严重骨折和MRI检出率对比无意义。

综上所述,在急性膝关节损伤中应用核磁共振(MRI)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全面反映组织损伤情况,诊断结果准确性高,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起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卢德奇.探讨120例急性膝关节损伤的CT与MR对照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4(6).

[2]郑泽文.MR与CT检查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重建诊治中的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

[3]李强,韩青,朱平.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检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炎症的比较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1):175-176.

[4]王俊,陈伯川.MRI在诊断急性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7913.

[5]乔健,吴昌竹.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诊断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应用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 (12):1462-1464.

[6]成明富,常小娜,周飞,等.0.45 T永磁 MRI在膝关节慢性疼痛中的应用价值评价[J].淮海医药,2015(1):38-40.

[7]Lin H,Qin J,Dept R,et al.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T and MRI in Diagnosis of Knee Joint Meniscus and Articular Cartilage Injury[J].Chinese Journal of Ct& Mri,2015.

[8]陈一明.对比分析X线与CT在膝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9):80-81.

[9]许士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在核磁共振中的影像学表现[J].当代医学,2014,21(13):32-33.

[10]张国宁,徐志英,刘伟,等.MRI对于膝关节损伤诊断的评估[J].当代医学,2011,17(16):108-1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7.069

猜你喜欢

计算机断层扫描半月板韧带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IQ-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门控静息心肌灌注图像不同重建参数对测定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低剂量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耳鼻喉科患者鼻咽部检查中应用效果分析
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英文缩略语(三)
本刊可以直接使用的英文缩略语(二)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