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新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2017-06-01陆学莉缪章艳
陆学莉,缪章艳
(1.合肥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应用型高校新闻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陆学莉1,缪章艳2
(1.合肥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三联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当前应用型高校新闻学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适用性不强、教学过程融通性不足、教学方式灵动性不强等问题,因此有待重构教学理念,服从“应用型”教学需要;重构教学内容,突出“应用型”课程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建议采用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推动教学过程的实施、建立体验式学习共同体、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保障教学过程。
应用型人才;新闻学;内容重构;能力导向;教学方式
新闻学是二级学科新闻传播类各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新闻学亦称为新闻学概论、新闻学导论、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原理、新闻理论纲要、新闻学基础,等等。新闻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先导和核心基础性质。就其课程功能而言,旨在介绍新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为今后探索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史、掌握新闻业务和媒介管理经营打下基础。伴随着不同人才培养需求、日新月异媒介革命和千变万化的新闻现象,应用型高校新闻学课程教学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就教学内容的重构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做了变革探索,以期实现特色化知识的重构和互动教学生态的重塑。
一、应用型高校新闻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不强,无力发挥专业培养的核心基础作用。具体表现为两点:一是教学同质化现象严重,多是照搬学术型高校的教学内容,缺乏学术型与应用型的区分意识。应用型高校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或学院,但众多高校的课程教学“未能摆脱学术性教育的一贯做法”[1]4-7。应用型高校的新闻学课程沿袭学术型大学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知识的理论性和系统性,无力发挥应用型专业培养的基础作用。可见,建设一套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匹配的教学内容是新闻学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二是教学内容明显滞后。新媒体的冲击催生了新的传播形态和传播环境。“互联网对于我们社会的本质意义就是:它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与结构方式,是整个社会的‘操作系统’。”[2]6-12但现行的新闻学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当下的媒介生态,以传统媒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是教学中的主干内容,而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在教学中所占比例极小。这与新媒体蓬勃发展之现实态势极不匹配。现有的新闻理论多是在旧有传播体系的土壤下培育出的,不足以解释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现象,日新月异的新媒体倒逼传统的新闻理论需要重新审视。可见,建设适应时代变迁的教学内容是迫在眉睫之事。
再者,教学过程融通性不足,无力发挥专业培养的能力发展作用。一是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自然衔接关系。在课程体系中,课程设置要体现知识接受、能力发展的自然衔接。新闻学是专业基础课,所谓基础,强调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成发展能力。新闻学与课程体系的传播学、视觉文化等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课程之间融通性不够,甚至出现重复性的教学内容,新闻学与传播学是两门不同的专业理论基础课,但教学中两者的理论相合之处不为少数。如何避免重复教学,发掘新闻学的理论特色,也是新闻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二是封闭式教学环境。新闻学是一门立足实践的理论课程,新闻理论与新闻事务的前沿密不可分,新闻学须立足生活及新闻学的课程观念,从当代社会新闻的实践出发,将最新的新闻实践和热点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新闻现象和具体案例。但问题是现行新闻学教学过程多在大学校园里进行,教师又多没有新闻传播实践经验。封闭式的教学环境导致实践教学的现实指导性不强。如何让师生走向广阔的现实,如何打破学校与社会相对疆闭的状态,也是新闻学教学改革方向之一。
最后,教学方式灵动性不强,无力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现代教学目标转变。一是新闻学既是一门理论基础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长期以来,新闻学的教学游走于重视理论与偏向实务操作之间,前者受传统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影响,满堂灌教学现象严重,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气。学生在课堂上如坐针毡,老师在教学中索然无味。后者受传统实务课的教学模式影响,偏向新闻业务技巧,新闻学的理论传授严重缺失,道与技剥离,新闻学的教学目标背离本科理论教学轨道。如何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之中,引入实践和操作的元素,也是新闻学教学改革着力解决问题之一。二是较之单一传讲的传统教学模式,现阶段新闻学教学手段有所改进,如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教学PPT、开设网络课堂、开通网络博客、电子邮件等等,但收效不尽如人意。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态势并未形成,现代技术平台成为摆设,教学PPT代替了教师板书,甚至成为教师照本宣科的电子书,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倘若没有PPT,课堂教学就无法开展。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共同体?也是新闻学教学改革基本内容之一。
二、应用型高校新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单元,是提高教育质量关键所在。按照建构学习理论,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更是意义建构的设计者。教师的角色从权威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对学生学习的辅导者、高级伙伴、合作者,而这种教学生态的建构不仅需要教师高屋建瓴占有专业知识,更需要教师具有深刻的洞察能力以及顶层设计能力。因此,教师重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发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构教学理念——服从“应用型”教学需要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以掌握知识的专、深、尖为评价标准,而是以获得知识的广、博、适为评价标准。”[3]103-104服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关键是要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重构教学理念。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相比, “应用型”教学的实质就是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一是建构“生活即新闻学”的课程观。课程体系从“层状”转向“网状”,以大学生活为起点,从当代新闻现象的实践出发,引出一个自然的、自主的、循序渐进的新闻现象理解与表达训练过程。同时引入行业专家智慧,将行业标准引入教学评价,用行业实战项目推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发展。“生活即新闻学”课程观强调行业实践走进课堂,强调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对于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最终要建成由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合作承担课程教学的共建模式。
二是建构能力导向课程观。能力导向的课程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从理论教学环节到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强调学生参与,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观察、分析新闻现象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其实质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为实现“生活即新闻学”、能力导向的新型教学生态,课程组着力推进两个方面的建设:首先,围绕新闻学的基本知识点,通过系统地设置问题,建立起十二节基于逻辑关系的教学短视频。每个教学短视频力求做到提纲挈领、逻辑清晰。再次,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围绕新闻学的基本知识点,组建十二个网络学习资源包。学习资源包难度适中,材料丰富,便于学生操作。在开学伊始,将学习资源包发给学生便于自主学习。教师通过教学短视频和学习资源包构建全方位教字化环境,以代替传统线下的课堂教学,使海量的在线资源代替传统纸质的教材课本,旨在推进“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转型,旨在推进“数字移民”为“数字原住民”。
(二)重构教学内容——突出“应用型”课程特征
新闻传播教育不是僵化的教育。不管是同质化现象严重,还是严重滞后的现状,都暴露出新闻学课程的过度僵硬。新闻传播所面对的社会千变万化,因此课程内容必须随时检讨、随时修正、随时充实,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与时代的变迁。新闻学的教学内容有不变的一面,但更要有变的一面。笔者将从时代的变迁、人才培养需求、岗位面向三个维度,阐述新闻学教学内容的变与不变。
时代变迁倒逼着教学内容的变与不变。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各样的新媒体进入传播领域,深刻改变了旧有的传播方式,重塑了新的媒介生态和传播格局,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突出新闻专业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前沿性。比如网站、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网络舆情监控,数据新闻等实践和热点理当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新生内容。再如新闻有“真实和新鲜”两个特点,在现实媒介生态的冲击之下,需要增加两者间矛盾明显加剧的形态和成因,引导学生思考在新媒体的背景之下,如何化解新鲜与真实之间的错位发展?再如新闻真实这个知识点,在新的语境和技术层面之下,新闻真实的发展体现变与不变的特点,不变的是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变化的是每个个体都是新闻真实的参与者、阐释者和监督者。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着教学内容变与不变。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决定着不同高校培养目标的差异,课程教学的作用是对接、支撑、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相同的课程在不同的学校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以笔者所教的新闻学为例,该课程服务于网络新媒体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为服务对象的新媒体应用和管理人才。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使教学内容“做到内容的知识深度、能力范围、专业素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专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需要”[4]72-76。例如在讲授新闻学中“新闻与舆论”的知识点时,内容的取舍遵循适用应用原则,保留舆论的核心理论,避开舆论理论知识系统和艰深,侧重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理论解释、分析、判断新闻现象的能力。
岗位面向能力取向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变与不变。新媒体专业主要有两个面向,一是面向各种新媒体服务企业,其岗位能力为地方产业提供营销传播策划、执行、监控等服务能力;二是面向地方传统企事业单位的新媒体业务部门或新媒体业务岗位,其岗位能力为承担企业新媒体平台(网站、微博、微信等)的运营管理和内容生产,电子商务,或者SEO、SEM设计与管理,社会化媒体互动营销,品牌网络舆情监控,新媒体数据分析等。为此,岗位面向能力取向影响着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在获得新闻传播基础和基本技能之后,新闻学教学内容突出舆情生态的变化、受众的变迁、传媒的产生与发展、传媒的经营与管理、传媒经济学等教学内容,以支撑营销管理、舆情监控、数据分析等岗位核心能力,至于传统新闻学中所强调的以支持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相关知识点,如客观性报道、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素质等,在新闻学教学中需要降低难度与广度,作为一般了解知识点进行处理。
表1 新闻学教学内容前后变化图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何实现教学内容改革设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必须建立在是否选择合适的教学措施,下面笔者就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学习共同体、多元评价四个方面,谈谈在教学措施方面的积极探索。
1.采用案例为主的教学模式
如何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中,引入实践和操作的元素?新闻学主要是采用案例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围绕新闻学的基本知识点,给十二个课程单元嵌入适合的教学案例。在案例题材的选择上,紧扣当前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热点,运用基本理论分析热点话题,以强化对新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比如,在讲述“新闻与舆论”教学时,以新近发生的某网络事件为突破口,借助互联网数据平台向学生展示舆论表达变迁、网络治理的表现、媒体参与程度以及舆情演变动态趋势,在鲜活的案例面前,学生掌握新闻与网络舆论的互动关系。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寻找合适的、典型的教学案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任务驱动推动教学过程的实施
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课内外教学任务,以多样化的任务驱动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开展以问题为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师梳理、归纳每讲内容的基本问题,确定不同层次及同一层次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对设置的问题进行逻辑关联,建构多样化的任务。通过问题的层次细化,把大的难题化解为小的问题,形成课内的任务驱动点,确保教学致力于强化对新闻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其次,跟踪指点实践成果,使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教学相互融通。新闻学课外实践环节设计如下:每周一刊(分组进行)、每周快报(分组进行)、研究性调查报告(学生必做作业)、新闻报道、摄影作品、广播作品(学生选项作业),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培养,练习相关的应用能力。
3.建立体验式学习共同体
除了传统意义上通过问题的设置鼓励学生互动参与外,还设计一些另外的板块,建立体验式学习共同体。比如在每次课前10分钟,都会有一个“新闻快播”环节:由学生自愿报名,自愿走上讲台,选择上次课内留下的某个话题,发表自己的独家评论3分钟,然后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并应答台下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及质疑,最后老师在简短的点评中自然过渡到本堂课的教学主题上。总之,在课堂中,要适时创造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参与教学中,提升了教学效果。
4.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保障教学过程
学生课内外所完成作业质量与课程考核对接挂钩,实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以保障教学过程。即建立“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以学生在教学过程的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目标评价:以课程标准目标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能力评价:以学生运用本课程知识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为参照标准。面向实践能力的学业成就评价——强调过程性考核,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期末考核×50% + 平时考核×50%。同时启动新闻传播基础课程群建设,通过课程群和子课程的联动建设,改变理论课程彼此分裂、不同联系的缺点,不仅避免了重复教学弊端,还发掘了新闻学的理论特色,强化新闻学与课程体系的传播学、视觉文化等课程的内在的联系。
三、应用型高校《新闻学》教学改革成效与反思
(一)课程改革成效
通过三年的课程建设和实践,初步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新闻敏感度、新闻表达、编辑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具体如下:
1.实现教学内容的升级,植入网络资源的教学内容
形成完备的教学文件,内容涉及课程标准、学时分配、主要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教学课件、电子教案等。重构教学内容。服从于应用型教学的需要,立足于“生活即新闻学”课程理念,以社会新闻为基础,从当代社会新闻的实践出发,将最新的新闻实践和热点引入课堂教学中。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组织和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课程单元突出能力素质培养,教学信息量适当,内容精简,课程内容得到针对性的整合和优化。
2.改变了教学方式,建立体验式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方式的转变带来学习氛围的转变。通过案例教学、问题导入、任务驱动和多元评价的保障,学生学习本课程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课堂效果较好。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回答主讲教师的问题,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为扎实,同时,学生能以课堂为依托,展开课外阅读,并且结合研讨、作业等多种形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动手、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3.形成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从学习资源包到微课程的构建,到问题导入、案例嵌入教学策略的介入,再到任务驱动、多元评价的教学保障,形成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教学督导听课评价良好。期末考试学生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表明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扎实,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改革的反思
1.“课内”和“课外”衔接、“线上”与“线下”互联环节有时不能顺利开展;教学案例不够丰富,亟待完善;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整合;教学能力与水平需进一步提升。维持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的学习环境,这种新型的教学生态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需要一个逐渐熟悉适应的过程,更需要精心设计、高效管理。
2.“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教学转变的重要前提是学习者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预习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等等。在教学中发现,教学改革并非所有学生都能适应。部分学生或因学习态度差,或因学习能力弱,没有在课余时间开展学习,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激发自制力和内驱力弱的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今后进一步探究。
随着专业知识激增,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社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接踵而至,社会和个体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多元化,“教育—科技—经济—社会”互动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应用型人才”包含人才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方面内涵,我们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探讨才刚刚起步,新闻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所做工作只是抛砖引玉的尝试。如何进行课改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还需一线教师以更加积极的态势给予探究。
[1] 潘懋元,周群英.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9,(3).
[2] 喻国明.互联网是高维媒介:一种社会传播构造的全新范式:关于现阶段传媒发展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辨[J]. 编辑学刊, 2015,(4).
[3] 付大鹏,李念良.民办院校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J].教育研究与探讨, 2010,(9).
[4] 陆学莉.应用型高校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实践:以合肥师范学院课程标准建设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06,(1).
(责任编辑 何旺生)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Reform of Journalism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LUXueli1,MIAO Zhangyan2
(1.SchoolofHumanities,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2.AnhuiSanlian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
Currentl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Journalismteaching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uch as poor adapta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inadequate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processes and lack of flexibility in teaching approaches, therefor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concept, which should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eaching requirements, re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with the focus in practicality.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teaching mode will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ase-based teaching mode and task-driven teaching process should be implemented so as to facilitate experiential learning community and multiple teaching evaluations.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Journalism; content reconstruction; ability-oriented; teaching mode
2017-01-12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重点教研项目(2016jyxm0853)
陆学莉(1975-),女,安徽合肥人,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学;缪章艳(1983-),女,安徽巢湖人,安徽三联学院讲师。
G642.3
A
1674-2273(2017)02-01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