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2017-06-01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工作站教育局硕士

周 颖

(合肥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以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周 颖

(合肥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由教育局、教科院、高校以及中小学协作设立,是教育硕士研究生进行教育见习、教育研习和教育实习的重要基地,通过教育局的行业信息引导、教科所的教研指导、高校的理论培养以及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锻炼,使得研究生拥有所需的教育教学能力,毕业即能胜任岗位。以联合培养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有效发挥教育局、教科所、高校及中小学各自的资源优势,有利于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联合培养工作站;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自1996年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以来,已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

然而,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毕业生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教育硕士的就业优势不再像以前那样凸显。一方面,目前中小学实施凡进必考制度,学校招考时并不会给教育硕士开绿灯,硕士生和本科生在政策上是一致的,即:都需要通过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取得教师资格证,同时经过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考核、试讲和面试环节,才能取得有关学校的教师编制,正式成为一名教师。另一方面,与学术硕士相比,专业硕士在就业上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优势,就业前景存在隐忧,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专业硕士了解不多,因此更倾向于招收有成熟培养模式的学术硕士。[2]这些都使得教育硕士的就业问题越发严峻。为了实现教育硕士“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使得教育硕士以出色的教育教学能力在人才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需要依托由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校及中小学四方协作设立的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通过教育局的政策导向、教科院的教研指导、高校的理论培养以及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锻炼,使得研究生拥有所需的教育教学能力,毕业即能胜任岗位。以联合培养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有效发挥教育局、教科所、高校以及中小学在教育硕士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有利于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以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就学与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依托于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其理论基础是螺旋模型理论。螺旋模型起源于生物学领域,哈佛大学的Richard Lewontin用三螺旋解释了基因、组织和环境三者对生物的影响,他认为三者就像三条螺旋线相互缠绕,影响着彼此的发展[3]。三螺旋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美国学者Henry Etzkowitz和荷兰学者Loet Leydesdorff利用三螺旋理论探究在知识经济发展中大学、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推动知识传播与应用的重要因素在于大学、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正是三者的合作推动了新螺旋的上升,促进了新目标的实现,使得知识转化为生产力[4]。“就学与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构建基础是四螺旋模型,它是在三螺旋模型的基础上添加新的主体而实现的。在四螺旋模型中,四个主体分别是: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校和中小学,四大主体联合建立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在教育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协同合作,各方肩负着不同的职责,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图1。

图1

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校、中小学四大主体联合在中小学设立教育硕士培养工作站,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四大主体既通力合作,又分工明确。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在合适的时间内进入工作站进行教育见习、研习和实习,通过在工作站的教学实践,成为合格的教师,最后进入中小学,成为基础教育教学的一员。四螺旋理论为以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主体单位的职责

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的四大主体为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高校及中小学,他们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四大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程度不同,不同主体之间的交互行为会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5]具体来说,教育局指导研究生全面了解有关教育教学的政策和规定,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职责是对研究生进行教研指导,研究生在高校进行专业课的理论学习,在中小学进行教学实践锻炼。以工作站为纽带,四大主体协同培养研究生,这种模式为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一)通过教育局了解基础教育行业信息

教育局的职责之一是统筹管理和指导中小学教育,主管教师工作,贯彻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标准,指导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等。教育局对所管辖区的中小学师资了如指掌,时刻关注每一个学校的发展。教育局根据学校需要,遵照政府文件,提前统筹教师编制,安排进人计划。通过教育局,可以知道何种学校亟需教师以及空缺数额。根据教育硕士的培养需要,兼顾中小学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在合适的中小学建立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让研究生在工作站进行教学实践锻炼。在教师匮乏的学校,研究生的顶岗实习不仅提高了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承担了教学任务。另外,在教师有缺额的学校,通过工作站的实践锻炼,研究生们更有机会在毕业后留在该校成为正式的一员。

(二)教育科学研究院对研究生进行教研指导

人们对教育规律的每一点认识、教学水平的每一次提高都和教育研究密不可分,教育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内部动力;没有教育研究,教师就不可能承担起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的重任。教育科学研究院主要负责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教改应用,指导各地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工作等。研究生不仅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还应该有较强的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科院对研究生进行教研指导。研究生在工作站进行见习、研习和实习期间,会遇到不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深入研究。教科院就研究生遇到的具体问题,从理论的高度对每一个问题进行分析,指导研究生寻求解决之道;在彼此的互动中,研究生学到了教研之方法,教科院增添了教研之案例,这无疑又促进了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高校发挥着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作用

高校是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研究生学籍档案的管理、培养计划的制定以及课程的设置等事宜。在以联合培养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中,高校主要承担对研究生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的工作。毋容置疑,高校的优势在于有高层次的学科教师,且不乏专家;高校教师对自己研究领域中的理论知识极为熟悉;这些对研究生的理论培养大有裨益。在高校,研究生通过上课、听讲座、与教师交流等方式,逐步掌握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学会梳理文献、设计课题,深入了解学术前沿。高校的学习生涯为研究生打下坚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对他们未来的教育教学生涯意义深远。

(四)中小学成为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的基地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6]。培养研究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知识的能力可以在高校进行,但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最益在中小学的课堂。众所周知,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只能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教育智慧的获得依赖于长时间在教学中的浸泡。在中小学建立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让研究生在读期间就能深入教学一线,全方位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对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大有裨益。在实践基地,研究生从一入学就可以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如:听课评课、批改作业、参与班主任工作等,在不断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

三、以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

在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教育局、教科院、高校及中小学四方协作设立联合培养工作站,研究生在工作站内进行教育见习、研习和实习;对研究生教学实践的考核也在工作站进行,考核合格者方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为顺利毕业打下基础。

(一)四方协作共同建立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

在研究生招生之初,高校向中小学管理机构——教育局咨询中小学师资分布情况,获取师资分布信息;向教育科学研究院咨询教研与教改事宜,把握中小学教育教学重点和方向,仔细分析所知信息,综合考虑之后,确定研究生招生目标。同时与中小学、特别是有师资缺额的中小学建立联系,以培养研究生教育教学的能力为目的,协商建立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研究生入校之后,高校根据研究生的个人意愿及特长,同时结合工作站的要求,将研究生派进相应的工作站;以工作站为依托,进行联合培养。四方分工协作,完成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生在高校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及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在工作站进行教学实践的锻炼,教科院负责对研究生教研的指导,当研究生对教育行业的信息有疑问时,去向教育局咨询。四大主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以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研究生在联合培养工作站进行“三步教学实践”

以提升教育教学及教研能力为目标,为研究生设置见习、研习和实习“三步教学实践”环节,“三步教学实践”在联合培养工作站进行。在研究生入校的第一学期,组织研究生到工作站进行为期两周的见习活动,了解基础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掌握教育教学基本规范。通过观课、议课以及见习班主任工作等,熟悉教学工作基本环节和流程,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专业情操,提高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兴趣。在第二学期,研究生到工作站进行为期三周的研习活动,主要研习内容为课堂观察、撰写教育叙事文章及课例研究等。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选取若干有意义的课例进行分析,撰写研习体会,提高对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认识。在第三学期,研究生到工作站进行不少于十六周的教育实习,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于教学实际,深度参与课堂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活动。在实践导师指导下,认真备课、试讲、上课、批改作业与辅导学生,同时结合教育实习的实际情况,开展教研课题研究。在第四学期,研究生一边就“三步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课题进行理论研究,一边在工作站继续进行实践探索,完成毕业论文。“三步教学实践”的每一阶段,教科院研究人员都需要介入,针对研究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同时将问题上升为课题进行研究,帮助研究生提高教研能力。“三步教学实践”使各方受益匪浅,研究生在实践期间,从了解讲台到站稳讲台,经历了一系列的锻炼,为即将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科院的研究人员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案例,对这些案例的研究又会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同时,这种实践活动使工作站所在学校对研究生的教学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为引进适合学校发展的毕业生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证。

(三)研究生教学与教研质量考核方式

以联合培养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考核方式与学术硕士的考核方式有很多不同之处。一般情况下,学术型研究生只要通过了课程和毕业论文的考核,就可以顺利毕业,取得硕士学位;而本模式下的专业型研究生不仅要完成教育理论与学科专业课程的考核、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还必须通过教学技能的考核,才能取得教育硕士学位。研究生在两年的学习过程中,以联合培养工作站为依托,全程参与教学实践。学位基础课的考核以笔试为主,同时亦将课堂讨论、课后作业以及案例分析报告等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采取多种考核形式并用的综合评价方式。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考核采用课程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实践性内容。毕业论文的选题紧密联系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注重问题的解决,真题真做。考核分为两部分:教学技能的考核与学位论文的答辩。首先进行教学技能的考核,教学技能的考核包括“说课”和“无生上课”两部分。“说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通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达到提高教学能力的目的。“无生上课”分为两种:一是“示范性无生上课”,指师范院校聘任从事基础教育教学一线优秀教师,以新课标教科书为内容,在无生情况下,向师范生展示成功教学案例;二是“尝试性无生上课”,指师范生在无生情况下,扮演教师角色进行模拟课堂教学。[7]研究生需要进行的考核是“尝试性无生上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未来教师所需的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技能考核通过后,进入考核的第二部分——学位论文答辩。学位论文答辩前,实行“盲审”制度,论文“盲审”专家有两名:一名为高等师范学校教育教学专家,一名为在基础教育一线富有教育教学经验或管理经验的相关专家。学位论文盲审合格后,实行学位论文答辩公开举行制度,答辩委员会至少由五人组成,其中至少一名为基础教育一线的相关学科专家。通过论文答辩和教学技能考核之后,研究生方能获得硕士学位。

四、以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案例

以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已经在安徽省某师范学院进行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以该校外国语学院为例,介绍本培养模式。

2014年,安徽省某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英语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调查和协商,教育局、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该师范学院、某初级中学四方协作,在该初级中学建立教育硕士联合培养工作站,以该工作站为依托,进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探索。首先,根据工作站需求及学生本人意愿,安排一名研究生洪同学进驻工作站,该生在师范学院学习教学理论与专业课程,在工作站进行教学实践锻炼;接着,由工作站所在中学选派一名经验丰富的英语教师——章老师,指导该研究生进行“三步教学实践”。该生在第一学期进行教育见习,时间为两周;第二学期进行教育研习,时间为三周;第三学期进行教育实习,时间为十六周。在教学实践期间,研究生从课堂观察到走上讲台,逐步了解初中课堂教学的流程以及学生特点,将大学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并能通过教学研究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离不开“双导师”的指导。学校为研究生选配两位指导教师,一位来自工作站所在学校的章老师,负责该生的教学实践事宜;一位是该师范学院的硕导周老师,负责该研究生的教育理论方面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度,为研究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保障。同时,来自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肖老师在教学研究方面对洪同学进行指导。在第四学期,洪同学为“双考核”做准备。本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考核方式为“双考核”,即:教学技能的考核和学位论文的考核,坚持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考核并重。教学技能考核在工作站进行,通过考核后,方可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该研究生通过“双考核”之后,取得硕士学位证书。经过在四方合作设立的联合培养工作站的实践锻炼,洪同学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在学期间,荣获该校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和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研讨课例评比一等奖。当年该工作站所在学校的英语教师师资力量不足,需要招聘四名英语教师,洪同学参加了该校的教师招聘考试,由于其较强的教学能力,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最终成为该校的在编英语教师。

短短的两年,洪同学从入校“就学”到离校“就业”,实现了当中学教师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局科学地对师资力量进行统筹规划,为研究生提供教育信息;高校更新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思路,使毕业生较快地适应社会需求;对于中小学来说,教育硕士的入职为学校增添了新的力量;教科所在指导研究生教研的过程中,获取了丰富的案例。教育局、教科院、高校、中小学等四方协作,以工作站为依托联合培养教育硕士,使得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有了极大提高,为成为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结语

以联合培养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促进了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已有成功案例证明这种模式的可行性。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其一,注重主体单位各方的互动与协调,各方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其二,在高校着力培养“双能型”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对基础教育教学有深入的了解,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最后,关注基础教育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是教育硕士培养的目的所在,只有了解需求,才能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形势下,以联合培养工作站为依托的教育硕士培养模式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1] 张斌贤,翟东升.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前瞻[J]. 教师教育研究, 2008,(3).

[2] 郝艳萍等.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状况分析及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以东华大学为例[J].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 2013,(2).

[3] 王静,都平平,郭太敏,等.基于四螺旋模型的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知识服务风险管理研究[J]. 图书馆, 2015,(3).

[4] 马永斌,王孙禺.大学、政府和企业三重螺旋模型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5) .

[5] 田学真,张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四螺旋”培养模式的探索[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3.

[6] 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10/10/2009) [EB/OL].[2015-04-06]http://www.kaoyan.com/kaoyan/2009/10-10/29304/.

[7] 曹锦群.“无生上课”, 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0,6.

(责任编辑 何旺生)

The Cultivation Model of Master of Education Based on the Combined Training Workstation

ZHOU Ying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HefeiNormalUniversity,Hefei230601,China)

The combined training workstation of master of education, which consists of the Education Bureau,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university, and elementary/secondary school,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master candidates’ teaching novitiate, teaching research, and teaching practice. With information direction of the Education Bureau, research guidance of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theories learning in the university, and teaching practice in the elementary/secondary school, the master candidates will be qualified for teaching as soon as they graduate. This model can make full use of advantages of the Education Bureau, 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 university, and elementary/secondary school, and help master candidates improve their teaching abilities.

the combined training workstation; master of education; cultivation model

2017-01-15

2015年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安徽省应用型高校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1502052056)

周颖(1967-),女,安徽界首人,合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教师教育。

G643

A

1674-2273(2017)02-0092-05

猜你喜欢

工作站教育局硕士
江都市教育局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云梦县教育局举行实验教学说课比赛活动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科教新报》2020年度十佳通讯员、优秀通讯员名单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建立工作站 力促杂志健康发展
——《行政科学论坛》杂志工作站挂牌运行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
江苏省第十二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优秀组织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