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大学校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2017-06-01杜勇
杜 勇
(安徽师范大学 档案馆,安徽 芜湖 241003)
地方大学校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杜 勇
(安徽师范大学 档案馆,安徽 芜湖 241003)
校史研究起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进入了热潮期。大学校史研究不仅能再现和传承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氛围、大师风采、校友事迹等,使其成为沟通学校与校友、兄弟院校、社会各界的精神通道,还能为学校管理者和学校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地方大学;校史研究;困境;出路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校史之于学校犹如国史之于国家。[1]校史研究起于20世纪60年代,自198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编写校史的通知》以来,很多大学纷纷加大了对校史的研究,近些年进入了一个热潮期。本文以安徽省省属重点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安师大)校史研究成果为个案研究,通过对安师大校史研究成果进行一定梳理,以期厘清地方大学校史研究的现状和通病,探寻出解决对策,从而对地方大学校史研究和学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不仅能再现和传承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氛围、大师风采、校友事迹等成为沟通学校与校友、兄弟院校、社会各界的精神通道,还能为学校管理者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一、以个案透析地方大学校史研究现状
(一)“必备式”的校史专著编研
无论大学重不重视校史研究、成不成立专门的校史研究机构,为了追踪溯源、厘清学校发展脉络,大学都会纷纷组织人员编写学校发展的通史,出版各类校史研究专著。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全国的校史编研队伍已过千人,出版了大量的编研成果,丰富了中国史的研究内容。校史专著成了每所大学的必备项目,只不过部属大学校史专著编研成果丰硕一些,地方大学校史编著少一些。尤其是部分大学几经搬迁、几度更名、院系分分合合、校史溯源模糊不清,外界人士甚至本校师生对该校校史都没有清晰的认识,通过校史专著,有利于世人对学校历史有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从而增强本校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本文所例举的安徽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安师大)自1928年在安庆创建,在新旧两个时代历经8个时期,至今已接近九十年的办学历程,虽属于地方大学,但却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院校,曾辗转多个城市,期间又支援多所兄弟高校建设,是安徽省省属重点大学。安师大解放前的历任校长都是国内著名人士,如国学大师刘文典;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政治家程天放;被陈毅誉为“一代完人”曾担任过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的王星拱;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杨亮功等。安师大既有地方大学的特点,又有部属大学的特点,因此代表性较强。安师大出版了《安徽师范大学简史》[2]、《安徽师范大学校史(1928—2008)》[3]、《安徽师范大学校园变迁》[4]、《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史》[5]和《镜头里的安徽师大》[6]。这些专著,从不同侧面对学校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构建校史发展的演变框架,记录一所大学发展变迁轨迹。
(二)“热点式”的校史人物研究
教师和学生构成高等学校的活动主体,人物记录顺理成章成为校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史人物研究选取的对象通常集中在学校创始人、历任学校领导、优秀教职工、知名学者、杰出学生等。笔者随机在网上搜取了几所省属重点大学的网站,发现校史馆很多都挂靠在档案馆下,安师大校史馆也是如此,通过参观、电话访寻等方式发现,这些学校的校史馆展陈部分最为突出的是对校史人物的介绍。翻阅高校集结成册的《大学志》会发现,《人物志》或《人物卷》必然是其中的重头篇章。人物在校史资料中地位突出,是校史资料的重要支撑,成为校史资料外宣的前沿阵地。校史人物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校史研究的热点,在校史研究中占据较大比例。关于安师大校史人物研究的专著有2本,为1998年《安徽师范大学校友通讯录》和2008年蒋玉珉主编的《1946-1949老校友忆旧文萃》[7],期刊共有33篇,占据校史研究的主导地位,选取的人物主要有刘文典、王星拱、杨亮功、苏雪林、赵景深、陶因、程天放、王明居、张海鹏、余恕诚、房玫、陶富源等。
(三)“星点状”的校史其他方面研究
校史研究内容包罗万象,笔者根据校史研究的内容,把校史研究划分为整体校史专著、人物史、机构、专业史、校史重大事件、教师群体、学生群体、实物、校刊、招考制度等研究。校史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校史专著的编研和校史人物研究两个方面,其他方面则是星星点点,涉及面较广。安师大专业史研究有2篇,为《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办学历史》[8]和《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心理学教育溯源》[9];校刊研究有1篇,为《〈安徽大学月刊〉:民国安徽学术的重要窗口》[10];校史事件和实物研究共有4篇,为《难忘校史两件事》[11]、《抗战期间刘文典被劫图书考述》[12]、《馆藏实物珍品见证办学发展历程——安徽师范大学档案馆馆藏实物档案珍品介绍》和《校史上存在的“联合签名章”趣事》[13];招考研究2篇,为《新中国安徽省首次招考透视》[14]和《新中国国立安徽大学首次招考命题教师研究——以“国文”为例》[15];校史文化研究1篇,为《校史文化育人功能探析———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16]。
二、地方大学校史研究的困境
(一)校史研究内容较窄
一所大学包含的重要因素有很多,如教师、学生、专业、教学、科研、育人、社会服务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挖掘去研究。尽管近些年来校史研究热度较高,但从研究的量上来看,研究者们仍集中在编著学校通史、校史人物和机构研究上,其他方面研究虽有涉足,但大多处于“星点状”,研究内容不深厚也不系统,从而导致校史研究不全面,如表1。诚然,除了学校通史、人物和机构研究,我们还有学院发展史、专业史、校刊、校史实物、学校制度史、校史文化等方面值得去研究,如专业史研究,有的专业在办学过程中从一个学校到另一个学校,从一个学院到另一个学院,最后师生连自己的专业演变史都搞不清,何谈专业发展和专业归属感。扩展校史内容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编著校史、研究校史,促进校史的发展。
图1 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研究方向一览表
(二)“应景式”的研究较多
笔者将“应景式”研究界定为,为了庆祝或纪念活动而展开的研究,如学校在校史、人物庆和专题庆等活动中,学校会组织人员编写校史、人物史、专题期刊等。在校史专著方面经常看到“校庆校史”的现象,校庆期间学校和有关部门人士会提供大量的资金,其他时间则没有相关的支持,毕竟学校还有其他工作要展开。因此其他时间只能以成本较低的论文形式出现。这种研究带有任务性,完成时间短、任务重,编写带有汇报色彩,颇像写履历和优秀成绩单。如果研究者过于热心地参与纪念活动甚至迎合纪念的需要而损害历史的真实,就会违背史学的宗旨。校史研究资料的查找、求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三)基层人物研究缺乏
大学,不仅仅是客观的存在物,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的映照与承载,学校文化和精神承载的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不仅推动着学校的发展,还是学校历史的见证者。因此,校史人物一直是校史研究中的热点,如安师大校史人物研究竟然高达60%以上,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然而,通过分析这些校史人物,不难发现,选取的人物大多是历任校长,如刘文典、王星拱、杨亮功、陶因、程天放、张海鹏等这些开创人物和历任校长,对普通教师个体的研究较少。每所大学校史人物众多,研究的对象不能局限于著名人物和历任领导的研究,而应该把研究视角下移到普通教师群体,关注在某一领域突出的学校教育家及活动者。
(四)微观层面校史资料缺失
尽管地方性大学编著了不少校史专著,但是仔细查阅,大多还是从宏观方面进行研究的。很多地方性大学都是在建国左右成立的,经历了新旧两个时代的风云,经历了“文革”十年的风波,经历了被迫搬迁、停办、更名、重建等波折,所存校史档案资料缺失,部分资料散落在各地档案馆、学校或个人手中。校史资料的齐全度不高,给校史编研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如安师大从1928年建校至今已有 88 年历史,由于历史、政治、教育等原因,校名几经变更、校址多次迁移,学院科系几分几合,对档案资料完整性保存造成严重的影响,仅通过学校档案馆的史料,学校的历史记录并不完整。另外,地方大学保存在各校档案馆的校史资料主要集中在党群类、行政类、教学类和学籍类,像科研类、基建类、出版类、财务类、实物类等较少。被保存的档案资料大多都是宏观层面的、非常重要的发文,像微观层面的如在校生人数和名册、教师人数和名册、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师待遇、历史老照片等资料少之甚少。这些校史资料的缺失,使得校史资料基础编研少,很多学者对校史的研究就只能借助学校通史和其他人的研究,势必将校史研究带入一个恶性循环,导致重复研究较多和校史研究成果不深入不系统,用“二手”甚至过了“好几手”的资料来研究,甚至会导致歪曲校史本来面貌。我们不能以此为由,淡化对校史材料的挖掘和研究。
三、地方大学校史研究的出路
大学校史研究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需要精心组织协调,应当引起高校党委和行政主管的高度重视。
(一)加强校史资料基础编研工作
每所大学出版的校史专著大部分是对本校校史的梳理,校史专著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校史资料基础编研工作。很多地方性大学的校史资料的基础编研工作并不理想,成果并不多,不像部属院校编研成果较多。如暨南大学校史专著截止到2013年共有15部校史,安师大仅有5本。面对微观校史资料的缺失,我们可以根据每所大学的特点采取一系列方法来弥补校史资料不足。首先,加大对本校档案馆校史档案的编研。如安师大2015年启动院史编写工作,但目前仅处于起步阶段,仅有教科院院史成果,还需继续推动。其次,委派专人去各地收集校史史料。学校可以根据校史来推算出,校史资料有可能散落在那些地方档案馆或学校中,委派专人去复印、扫描。再次,出台相应的校史资料征集办法,面向全校师生尤其是老校友们,征集与学校相关的校史资料。最后,加强对“口述校史档案”研究。校史档案是证明学校发展的重要凭据,储存在老校友头脑中关于母校的记忆也是校史档案,与纸质档案具有同等重要的凭据作用,“口述校史档案”是对纸质校史档案的重要补充。很多学校建校历史悠久,如安师大建校历史已接近90年,老校友们在不断离去,应抓紧时间加大与校友的联系,争取从老校友手中或口中征集到关于学校办学发展的材料和故事,丰富学校史料。只有做好基础编研工作,才能把校史研究工作逐渐从“梳理性”向“研究性”转变,才能更有利于我们通过历史改善或改变现状,推动学校的发展。
(二)扩展校史研究内容
校史是教育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文化史、思想史、学术史存在交叉,从学科上来说,涉及教育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文献学等多学科,是史学研究的新兴领域。校史研究随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有让人反思的地方。目前,地大学校史研究内容大多停留在学校通史的编撰和人物史研究上,其他方面较少涉及。一所大学包含的内容有很多,从大的方面来划分,如学校学科结构史、学校管理史、学校教育思想史、学校留学史、本科生培养史、研究生培养史等,从小的方面划分,如出版社、报刊、学生社团、教师群体、学生群体、重大事件等,我们可选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我们要转变眼光,不能把目光紧紧停留在“上层”人物研究和宣传色彩的“正史”研究,也要关注那些关注默默无闻的教师、管理干部乃至教辅人员,丰富校史研究内容,推动校史研究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专门的校史研究机构和稳定的校史研究团队
大学校史的编研是一项基础性的、系统性的庞大工程,学校应当成立一个负责校史编研工作的专职常设机构,单独成立校史研究办公室,或依托档案馆成立校史编写研究中心。如安师大在2013年依托档案馆成立了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研究中心校级科研机构,2014年将校史研究纳入校级专项课题,以此来促进校史研究。
校史资料的搜集、积累和整理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不但在校史编写正式开始之前要做好长时间的资料准备工作,而且在校史著作完成后还需要继续做好搜集整理工作,以便对校史编著进行不断地修订和完善。校史编研不仅需要设立专职机构,还需要有稳定的校史研究团队来保证高质量的校史编研。“高校校史的编写需要一支有着多种学科知识和理论素养及专业技能的综合性的专业队伍。这支队伍包括专职的校史或档案工作者,资深的学校管理人员,历史学者和教育理论深厚的专家学者,专业学养深厚的专家教授,以及学校的老领导、老教工和老校友。”[17]稳定专业的校史研究团队,能够保障校史编研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校史研究的深入性和系统性,推动校史内容专题化,使学校校史更具有生动性和生命力,从而发挥校史文化功能,促进学校发展。
[1] 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丛书编委会.造就革命的先锋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安徽师范大学简史[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
[3] 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安徽师范大学校史(1928—2008)[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4] 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研究中心.安徽师范大学校园变迁[M].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5]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史编写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史[M].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 沈醒师.镜头里的安徽师大[M].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7] 蒋玉珉.1946-1949老校友忆旧文萃[M].安徽.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 胡敏.省立安徽大学化学系办学历史[J].巢湖学院学报,2012,(4).
[9] 许露,孙德玉.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心理学教育溯源[J].皖西学院学报,2014,(10).
[10] 王晓华.《安徽大学月刊》:民国安徽学术的重要窗口[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12).
[11] 王茂跃.难忘校史两件事[J].上海档案,1993,(3).
[12] 黄伟.抗战期间刘文典被劫图书考述[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14,(7).
[13] 杜勇,侯彤.校史上存在的“联合签名章”趣事[J].办公室业务,2016,(1).
[14] 孙德玉,许露.新中国安徽省首次招考透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12).
[15] 李晓.新中国国立安徽大学首次招考命题教师研究——以“国文”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3).
[16] 都辉,陈九如.校史文化育人功能探析——以安徽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10).
[17] 李桂枝.高校校史编写需要专职机构、专业队伍和科学程序[J].科技视界,2013,(12).
(责任编辑 何旺生)
The Dilemma and Solution to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Local Universities
DU Yong
(TheArchivesof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3,China)
The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universities began in the 1960s, and has entered into a boom period. Instead of reproducing and exhibiting the school-running tradition, campus culture, famous alumni profiles, studies on the school history has become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 with alumnus and brother institutions,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y also provide historical reference for the school management.
local university; studies on school history; dilemma; solution
2017-02-16
本文系2016年度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研究专项课题 “建国以来安徽师范大学校史研究现状分析”(2016XJJ137)研究成果。
杜勇(1981-),女,湖北房县人,安徽师范大学档案馆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G649.28
A
1674-2273(2017)02-0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