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特色与启示
2017-06-01邢楠徐媛关
邢楠 徐媛关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教育手段、考核标准等进行研究,发现新加坡高等教育将办学理念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开发出以双语教育与分流教育为基础,学术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并存的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校企成功合作的宝贵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工厂;校企合作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7.04.03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112-03
高等教育应充分发挥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之作用,努力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管理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定位、教育手段、考核标准等进行研究,发现人才匮乏、社会需求强烈的现状,新加坡高等教育将办学理念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开发出以双语教育与分流教育为基础,学术教育、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多层次、多渠道并存的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政、校、企合作非常成功的经验。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特点
第一,以社会实际需求为指导设立办学指标。新加坡大学的专业设置、招生人数是由全国人力资源委员会和各高校顾问委员会在综合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供需来进行调整。新加坡的全国人力资源委员会设立于2004年,该机构的设立目的是“依据每年开展的毕业生调查,来监督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是否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在全国人力资源委员会的综合调查和调控下,各高校吸纳各行业的领袖人物和顶尖人才成立顾问委员会,将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社会需求的岗位与高校的专业设置、招生人数、课程结构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及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学科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协调同步,确保毕业生享有良好的就业前景。以NYP(南洋理工学院)的发展为例,其前身是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下设的科技学院,包括以金属加工制造为主的德新学院、以电子通讯为主的法新学院、以机电一体化为主的日新学院等;上世纪90年代之后,新加坡进入科技密集工业时代,为满足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以上各科技学院并入新成立的南洋理工学院,以培养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工程技术人才,助力新加坡社会的科技、经济发展。2000年之后,新加坡进入创新知识型经济时代,南洋理工学院逐渐将教育重心转向组织文化、创新理念、能力开发、校企合作等方面,以适应社会需求。
新加坡的高等教育除根据社会经济的转型而调整教育方向外,还根据社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如随着新加坡的人口老化,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在不断提升医疗护理人员素质的同时,增加对医疗护理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数量。新加坡政府规定,对学习医疗护理专业且满足入学条件的本地公民,只要不曾在本地公立大学考取过学位,将获得全额学费津贴。2015年9月,新加坡理工大学开办物理治疗、职能治疗、放射诊断学3个医疗相关的荣誉学士课程,帮助有志成为医疗护理人员的中途转业者进修学习。
第二,办学方式企业化、开放化。为使大学具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新加坡政府于2004年4月成立了“大学自主、管理及资助”委员会(University Au.tonomy,Govemance and Funding-UAGF),并在2005年初提交《大学自主:迈向卓越巅峰》的报告书,正式确定公立大学企业化议案。即大学自主自治,不再是附属教育部的法定机构,而是非牟利的有限公司。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和新加坡管理大学(SMU)于2005年4月12日正式成为第一批自主大学,拥有更大的行政和财政自主权,相对自由地尝试探索不同的大学发展道路。自治后,学校在符合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自由度来灵活、独立、创新地决策学校相关事务,如确定学校发展的战略,自行分配各项经费使用比例,自主制定学费标准、制定招生条件,自行调整各院系的招生规模,全权处理人事招聘、薪金分配等。
大学虽然自主,政府仍是大学的最大资助者,资助大学运营总经费的75%。因此大学的质量保证框架(QAFU)、问责体制与国家利益紧密相关,大学需和教育部达成政策和绩效协议,承诺其发展符合国家利益,满足社会需求。比如,自主大学必须与政府签订政策协议、签署绩效合同、建立大学质量保证框架。对学术性的教学效果、科学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社会的贡献与服务等进行严格考核,具体指标包括课程的质量和多样性、教学人员的质量、学生毕业和辍学情况、科研创造与学术突破、共享专业特长与资源、传播新知识、培训和咨询等。
第三,教育手段实用化、多样化。新加坡的大学教育注重锻炼学生的实际技能,讲求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如在新加坡管理大学,所有课程都以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的讲座方式呈现,促进师生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学生团队建设精神。其所设置的会计专业,除正常专业课程外,还聘请新加坡四大会计事务所任职的资深合伙人教授审计和税务等实操性较强的课程,使学生不但能吸收到业者的经验及前沿的专业知识,也有机会被这些公司聘任录取。
二、新加坡高等教育校企合作的特点
新加坡的高等教育注重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尤其与企业合作,其校企合作具有整体性、持續性、实用性的特点。
第一,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注重整体性。
新加坡的校企合作涵盖贯穿各个教育阶段和教育领域,在小学教育阶段就有专门面向特定学生的课程。比如新加坡的小学课程中有家政课程,教导学生做家务、理财,小学四年级分流后,针对不同成绩的学生增加木工、精工、家电等工艺课程。这些课程的授课教师既包括学校教师,也包括家政公司、企业职员和工厂员工,不仅促进了校企交流,也加深了学生对社会和企业的了解。
在分流教育模式作用下,新加坡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的工艺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五所理工学院)与企业合作更加深入和紧密。如以南洋理工学院(NYP)为例,为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确保课程紧跟企业需求,开发出“教学工厂”的實践教学模式,将工厂环境纳入教学环节中,注重工业与科研项目的研发,由企业提供和更换“教学工厂”中的先进设备,授课教师的实践能力要与业界的工程师持平,师生合作试验生产企业所需的新产品。
不仅理工学院如此,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研究型大学也会重视校企合作与实践课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把实习列为所有学院的必修课程,占12学分。
第二,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注重稳定性和延续性。
新加坡的校企合作不仅具有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特点,还注重社会反馈与反哺,通过对学校科研、教学水平的效果评价保持校企合作的稳定性;通过终身教育,保证校企合作的延续性。
新加坡的公立大学、国立大学(NUS)、南洋理工大学(NTU)和新加坡管理大学(SMU),每5年须依据“大学素质鉴定架构”进行评估。如以国立大学为例,其外部审查小组以5年为周期进行考察与验收,审查小组分别与教育部官员、国大管理层、董事会、教学研究与行政员工代表、学生代表、基金会、工商业与雇主代表,院系的学术部门、研究机构等进行会谈与磋商,充分考察、吸取各方面的综合意见,尤其侧重来自社会的工商业与雇主代表和基金会的意见,根据以上反馈对学校予以考察。最终由审查委员会向教育部提交关于国大的办学建议与质量改进提案。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成人学习者可以在中学后到教育院校继续学习,旨在解决人力和技能差距,支持企业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使员工在经济形势迅速变化之中保持就业。
第三,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注重实用性。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注重实用性,在与企业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随企业实际需求而变。
新加坡高等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ITE),每个专业都有设备先进、配置齐全的实习工场,同时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进行指导,师生配比为1:6.1:10。第一学年理论课程和实习课程的时间分配为4:6,第二学年理论课程和实习课程的时间分配比高达3:7,且从第二学年起,学校积极鼓励学生到相关企业实习,政府也出台相应的政策进行补贴,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ITE的毕业生均具备较强的专业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三、新加坡校企合作对吉林省高等教育的启示
当前吉林省部分省属高校及专业亟需向应用型、职业化转型。新加坡在高等教育校企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对吉林省高等教育发展有以下三点启示:
第一,要将自身办学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做到既“顶天”(站在学术的高峰)、又“立地”(解决生产实践的问题)。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式、教育手段、专业设置均与社会需求直接相关,反观我省的高等教育,不少高校存在招生计划与专业设置缺乏规划,招生与就业脱节等现象。因此,各高校在制定专业计划和招生计划时,应充分参考社会需求、经济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
第二,要建立可持续的有效校企合作机制与模式。新加坡的校企合作贯穿于教育过程始终。目前我省的校企合作数量众多,但常流于形式,我省高校应增加校企互动的深度与频次,在有条件的高校试行NYP“教学工厂”的模式,将实际的工厂环境纳入教学环境之中,将企业培训、工业与项目研发有机结合;健全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增设毕业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考量指标,以企业的用人评价作为考量办学质量的重要参考。
第三,高等教育的校企合作要注重实用性。目前我省高校的校企合作往往侧重科研项目的横向合作、聘请企业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互认挂牌共建基地等,但忽略了对学生就业前心理和实际技能的培养,应加大实习时间和学分比重,让学生深入企业实践,对企业经营实际、需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充分认知。训练学生善于“用手”,即具有实践技能和必备的专业知识;善于“用脑”,即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善于“用心”,即使其成为一个自信、有责任感、关怀社会的完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