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7-06-01童纯跃万应荣王智勇
童纯跃 万应荣 王智勇
探索与研究
湖北省村镇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童纯跃 万应荣 王智勇
Hu bei sheng cun zhen gui hua jian she de tan suo yu shi jian
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村镇规划工作,强调“全域规划”,强调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并要求将规划工作向村级延伸,以现代理念统筹规划小城镇建设、村庄建设。为此,近年来,湖北省在建立镇域规划体系、创新乡村规划工作方式、强化社会参与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一、立足湖北实际、建立乡镇域规划体系
2013年以来,以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全省“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的指导意见》为契机,湖北省在全国范围内公开遴选了12家国内知名的规划编制单位,联合省委农办、省发改委、国土厅、财政厅、经信委、农业厅等省直部门,探索了乡镇全域规划的编制方法,形成了以“全域覆盖、多规协调、产城融合、规划项目化”为重点的乡镇域规划编制体系。重点体现在六个“新”:
一是以创新理念为统领,谋划规划编制的新体系。针对新时期下小城镇规划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湖北省组织工作专班深入研究,构建了“全域、镇区、村庄”三个层次统领,“产业、土地、美丽乡村”等多个专项研究支撑,以“全域覆盖、多规协调、产城融合、规划项目化”为重点的镇域规划编制体系,并经省政府同意,联合颁布了《湖北省镇域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以及“美丽乡村”、“空间资源节约集约”和“规划项目库”等配套技术指引,将小城镇规划编制工作进行纵向和横向延伸,全面串接镇村全域整体发展,有效引导规划编制工作按照“四化同步”发展的战略要求进行全面落实。
二是以生态集约为基础,明确特色发展的新思路。按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全面贯彻“生态文明”和“节约集约”两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本底控制”、“城镇紧凑发展”和“乡村风貌传承”三大基本原则,系统探索了我省不同类型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措施、路径。同时,结合地域特色,组织开展了“荆楚派”建筑风格研究,并首先在试点镇规划编制与实施中应用。
三是以多规合一为目标,提出规划协调的新路径。在《湖北省镇域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指导下,整合不同规划技术体系的核心指标与要件,通过城乡统筹空间平台,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多规协调和资源整合,同时做到镇域规划中的系列规划上下之间、平行之间协调一致,以此发挥镇域规划对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指导作用,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效的建设“抓手”。
四是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制订规划“下沉”的新举措。针对规划实施和统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提出了“规划项目化”的工作思路,将经过上下沟通的项目库作为镇域规划的必要内容,强调了城镇地区建设控制要求,明确了镇、村等不同层面的近期建设项目库编制方法和投融资措施,进一步延伸了小城镇规划深度,提高了规划实施的时序性和可操作性。
五是以部门协作为平台,建立组织协同的新机制。在省新农村建设暨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全过程参与了“导则”的制定和“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规划编制、审查、审批和备案等工作,并根据各自职能,分别对“规划项目库”提出支持政策与措施。同时,湖北省住建厅成立了由厅领导为组长、各市(州)规划局(建委)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厅、市工作专班,不定期集中研究和协调解决规划编制中的各种问题。各县(市、区)镇参照厅、市工作专班模式相应成立工作专班,形成层层负责的格局。在全省建立了“省级指导推动,市州组织协调、县(市区)具体负责”的部门协作、上下合力的规划工作推进机制。
六是以借智借力为手段,拓展智力支持的新空间。为体现特色,保证规划质量,按照“大院参与”与“大员上阵”的要求,面向全国公开遴选12家甲级规划机构作为21个“四化同步”试点镇镇村规划编制主导单位,每个单位原则上只承担1个试点镇规划编制,最多不超过2个,除承担镇域规划核心内容编制任务外,还要负责规划协调,对其它规划编制质量把关;同时,开展了镇域规划配套技术细则的研究制定工作,为小城镇规划建设提供多方位的智力支持。
二、坚持问题导向、创新乡村规划工作方式
根据国务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住建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我们将创新乡村“规建管”理念,改革乡村规划工作方式,作为持续有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突破口。
一是彻底转变乡村“规建管”理念。乡村与城市社会形态不同。城市是“生人”社会,管理的方式主要是法律、契约和标准化;乡村是“熟人”社会,管理的方式主要是自生、自治、自律。农村社会有自身特点,不能简单沿用城市管理的方法来研究乡村问题,不能把乡村建设简单地看作土木工程建设,狭义地研究“种树、修路、盖房子”,必须建立乡村“规建管”系统性思维。这几年,湖北省以住建部门牵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统筹城乡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共同推进乡村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治理水平,取得了一定成效,涌现了红安县永佳河镇喻畈村、江夏区五里界街小朱湾、钟祥市客店镇的南庄村、十堰市郧阳区茶店镇的樱桃沟村等一些典型。基层乡村干部深有感触,比如去年在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上,有几位乡镇书记参观了钟祥市客店镇“明灯村”后,感叹道:过去我们在环境整治重点干了三件事:刷墙、换瓦、拆房,人家一件没干,效果却比我们好,看来思路要变。
近年来,在住建部的指导下,湖北逐步形成了“群众为本、产业为要、生态为基、文化为魂”的“四位一体”乡村“规建管”理念。
“群众为本”,就是强调群众的事自己议、自己定、自己管,群众能做的一定要让他自己做,激发内生动力。
“产业为要”,就是强调关注力就是生产力,应该主动作为,不能坐而论道,等待观望,从复兴乡村文化入手,做好“人的精神面貌”和“环境的乡土味道”两篇文章,吸引社会关注和市民下乡,借助社会力量发现乡村价值,明晰产业方向,实现融合发展。
“生态为基”,就是强调生态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农村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是城市生态的重要保证,其乡土景观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必须切实加强保护,防止破坏。
“文化为魂”,就是强调文化自信,把保护和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贯穿始终,通过修复乡村文化,激发乡土乡亲的自豪感和归宿感,凝心聚力,团结民众,提振精神,增强核心竞争力。
二是寻找规划工作的短板所在、精准施策。虽说规划是龙头,但龙头的引领作用目前明显还比较弱,原因何在呢?以往我们谈工作问题,一般都会习惯性地先从规划找原因,找到的原因一种是根本没有规划,缺乏引领;一种是有规划,但规划不科学,于是乎大会小会再一次强调规划的重要性,大家都去编规划或修改规划,结果编了一堆本子,过一阵子回过头一看,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就乡村建设来讲,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环境搞得不错的村庄可能并没有规划,编得好的规划不一定是规划师编的。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没有认真研究城市管理与乡村管理的不同,乡村规划照搬城市规划模式,水土不服;二是规划编制人员对农村情况不熟悉,尤其对农村生产方式、产业发展不了解,不接地气;三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复制粘贴,脱离群众。
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乡村社会组织管理特点,适应乡村建设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创新方法思路,把设计师的规划变为根植于农村大地的、农民的规划,真正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我们正在实施“甲乙方共同培训计划”,甲方就是乡村,培训村干部和群众性组织负责人;乙方就是规划院,培训农村社会组织管理、产业发展、精准扶贫等内容,补齐规划师的短板,两者一起,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目前,咸宁市人民政府、孝感市委组织部联合住建委、恩施州委组织部联合住建委和规划局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培训。
三是将规划置于一种开放多元的动态过程。我们在工作实践中认识到:乡村规划是乡村发展的指引,应是基于传统乡土社会的制度设计,而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数据;乡村规划应面向广大的农民,而不是面向设计人员;应做足活生生的人的文章,而不是满足于那些单纯的指标;乡村规划应引领农民的主动行为,而不是过后再来指责他。以此,我们将乡村规划作为社会动员、社会过程和社会学习,以研究乡村社会组织形式、管理与政策为主,技术要求为次,努力给乡村一个完整意义上的规划,因地制宜开展乡村规划工作,将组织发动作为规划先行的基本要求,贯穿于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的全过程,不强求以编本子形式考量的村庄规划编制率。
“社会动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参与问题。规划没有广泛的公众参与作基础,就无法成为共同行为的准则,也无从谈起严肃性、权威性。必须将广泛的社会动员作为“规划先行”的基本要求,这一点对于乡村来讲尤为重要,农民群众对自己的家园最熟悉,最有发言权,只有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每一个人都知道村庄以后要发展成什么样子,哪里能盖房子,哪里不能盖,房子要盖成什么样子,并自觉遵守和相互监督,再加上设计单位提供技术支撑,这样乡村规划才有生命力和科学性,才能真正起到引领作用,社会反映较多的农村建房无序问题才会根本解决。
“社会过程”,重点在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把所有的建设管理行为都作为规划行为,发动群众就是规划工作的开始,在此基础上着手规划编制,建设或整治就是规划实施,建设完成后就是规划管理,这是一个过程。
“社会学习”,向谁学呢?向农民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我们的经验,反思我们的乡村规划过程,并提出完善提升的思路,再次征求群众意见,再来一次完整的循环,这样,一步步下去,我们的乡村规划工作水平就提升了。
三、面向农村基层、强化社会参与机制
过去我们做了很多乡村规划、村庄环境整治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工作成果的持续性不强,抓一阵就好,松一阵就反复,缺乏长效机制,主要原因是很多工作在落实和推动上没有树立系统思维,行政手段用得较多,群众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社会参与程度也不高。近年来,在住建部的指导下,湖北逐步摸索和建立了具有地方特点的乡村“规建管”工作框架,包括一个机制和与之配套的工作方法。
“一个机制”指的就是“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
“与之配套的工作方法”,指的就是“四‘两’拨千斤”的工作方法。具体包括四个层面工作框架:
一是解决“规划引领”和“风貌塑造”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二是补齐“污水处理”与“垃圾治理”两个方面的短;板
三是形成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方面协同的工作局面;
四是发挥“乡贤”和“市场”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建立这个工作框架,重要的目的就是强化社会参与,我们采取了三个方面的工作措施。
一是组织发动群众。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加强乡村规划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必须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建立起党委政府领导下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将农民群众组织起来,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激发内生动力。我们转变了对乡村的支持方式,将资金支持为主调整为“方法理念支持”与“资金支持”两部分,方法理念为先,资金为次,要求地方先按方法理念去做,达到条件后,才考虑资金支持问题。评判条件是在不花钱的情况下,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如清垃圾、拆破烂、在村两委领导下成立社会性群众组织等,还要看是否讲得出农民自己的故事,故事不精彩也不支持,以此来强化群众参与。
实践证明,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农民的参与感与获得感,减轻工作中的矛盾与阻力,使拆除违建、清理垃圾、绿化美化等基础工作顺利推进,还有利于提振农民的精神状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有了精神,农村就有希望,这也是精准扶贫中“扶贫必先扶志”的基本要求。红安喻畈村发动群众整治环境,通过组建群众性组织,相当于原来三、四个村干部变成了一百多个村干部,每个农民都有自己的任务,群众积极性高涨,县农办负责同志感叹“三个没想到”:没想到不花一分钱,陈年垃圾就清得干干净净;没想到不花一分钱,破牛栏、破厕所就这样推到了;没想到不花一分钱,村民理事会的同志全心全意为村民办事。孝昌县磨山村组织群众清垃圾,不到一个月,3000人次清理垃圾180多车,武汉周边打工的人回村参与,上班的人集中请年休假回村帮忙,最后群众讲了一句话:几十年没在一起劳动了。含义深远。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农村条件虽然较差,但农村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中华文明的根在农村。我们大多数的人,自己或者父辈,基本上都出生或者在农村长大,尽管这些风筝一个个都放出去了,但那根线还是深深拽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大家对农村都有一份无法割舍的情怀,或者说这是乡愁。只要我们的努力让大家看得见,以乡情乡愁为纽带,谁不愿意支持农村的发展?这是乡村建设的无限助力。去年以来,我们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以“乡贤论坛”等形式,帮助乡村搭建对接智慧、对接资本、对接人才的平台,为乡村干部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的舞台,团结了一大批互联网、投资人、创业者等企业、团体支持参与乡村建设,还提高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去年底首届乡贤论坛举办之后,先后有600多家各行各业的企业、科研机构到省村镇协会沟通如何参与乡村建设,目前协会会员已经不以传统的镇、村和住建类企业为主,还包括文化、旅游、互联网、农业、投资等各类企业,为乡村建设赢得了更多社会助力。社会力量的参与,为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深入乡村,与农民群众交朋友,贡献自己的知识与技术,把乡村过去不起眼的东西变得有价值,乡村的新鲜事越来越多。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将孝昌县王店镇的一个贫困村——磨山村作为基地,研究艺术复兴乡村,帮助农民提高石雕技艺,其中有一个石盘以5万元成交,农民感叹:没想到自己的破手艺还这么值钱,对生活燃起了新的希望。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我们将加大宣传作为强化公众参与的重要工作,开设了乡建大讲堂,实现了美丽宜居村庄建设宣传进基层、进党校、进高校。在示范引导方面,着眼于提升乡村建设整体水平,重点研究“没娘抱的孩子”怎么办,针对普通意义上的村庄研究可复制推广的办法,要求示范项目“投资少、成效好、可复制、能持续”,能让广大的村庄“明方向、懂方法、增信心”。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和乡村规划建设实践,基层干部群众“精气神”得到极大提振。村庄规划整治的初期,大家一般只是奔着干净、整洁的环境面貌而去,但随着工作的逐步深入,各级干部群众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新、更高的认识。很多地区通过有效引导方式,让农民参与编制规划、自己动手建设美丽家园,这个过程中,通过共同谋划蓝图、反复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大家一起劳动,使干群关系得到缓和,干群联系更加紧密,党的优良传统得到发扬,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通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原本废弃的一砖一瓦都得到有效利用,用较少的投入换来较大的变化,农民的信心不断增强,热爱集体、建设家乡的热情高涨,乡村治安逐步好转,文明新风逐步形成,公序良俗得以确立,邻里关系更加和睦。过去基层的同志来省里,一般都是讲客观困难,寻求支持,现在大家更愿意讨论怎么做,“等、靠、要”的思想得到转变,“先动手、后伸手、不空手”的要求正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得到落实。
(作者:童纯跃,湖北省住建厅总规划师;万应荣,湖北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处长;王智勇,湖北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