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系统评价

2017-05-31翁瑞高

中外医疗 2016年36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依达拉奉氯吡格雷

翁瑞高

[摘要] 目的 探析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8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将其分为单药组(n=42)和联合组(n=43),两组分别给予依达拉奉治疗、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35%,单药组为78.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上,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可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依达拉奉;氯吡格雷;急性脑梗塞;阿司匹林

[中图分类号] R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2(c)-011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Group selection 85 case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ngle drug group(n = 42) and combined group (n = 43) on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distribution. , The two groups were given edaravone treatment,edaravone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treatment, the two groups of clinical treatment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95.35% in the combined group and 78.57% in the single drug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IHSS score of the combined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from the single drug group(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edaravone combined with clopidogrel treatment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symptoms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s, can be further appli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Edaravone; Clopidogrel;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Clinical effect

急性脑梗塞是神经内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预后差、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对广大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对不同过程或不同发病机制的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1-2]。该研究以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8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8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将其分为单药组(n=42)和联合组(n=43)。单药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为47~75岁,平均年龄为(65.38±2.16)岁;合并高血压17例,合并高血脂15例,合并糖尿病10例。聯合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45~75岁,平均年龄为(65.27±2.08)岁;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高血脂16例,合并糖尿病9例。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和对比,发现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单药组给予30 mg依达拉奉(国药准字H20120042, 20 mL:30 mg)联合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同时,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口服治疗,首次剂量为300 mg/d,以后100~200 mg/d。联合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00542,25 mg)治疗,依达拉奉及阿司匹林的用药方式及剂量同于单药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患者75 mg氯吡格雷口服,1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2周的药物治疗,以1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

1.3 觀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对两组治疗期间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2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疾病体征基本消失,病残程度为0级;有效:经治疗2周后,患者的疾病体征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残程度1~3级;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疾病症状及临床体征未改善,甚至病情加重。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4]。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意识(意识水平、意识水平提问、意识水平指令)、凝视能力、视野、面瘫、上下肢运动能力、肢体协调能力、感觉、语言功能、构音障碍、忽视。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越正常[5-6]。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分别采用(x±s)、[n(%)]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两种资料间的差异分别采用独立样本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分析

联合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35%,单药组为78.5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对比分析

经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2周后,联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单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对比

单药组中,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7.14%(3/42),联合组中,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9.30%(4/4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塞是受到自由基形成、连锁反应以及兴奋性氨基酸细胞毒性作用登系列代谢的影响,造成患者的神经细胞膜损伤加剧,神经元死亡,引发神经功能障碍。依达拉奉具备清除自由基的独特性作用,不仅可减轻缺血再灌注的作用,同时也可清除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性作用,延迟神经细胞的凋亡速度,改善脑部缺血症状[7]。现阶段临床上采用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分别通过抑制TXA2和ADP的途径对血小板进行抑制。阿司匹林具有抗血栓的特性,可减少周围动脉阻塞性血栓的形成。同时,可对内源性SDP、5-轻色胺的释放起到抑制性作用,使血小板的环氧化酶乙酰化,避免形成氧化物,减少TXA形成。但血小板每日有10%更新,阿司匹林作用于COX2发挥药理作用,不会受到之前阿司匹林药物的影响,故需要长期服药,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氯吡格雷为新型噻吩吡啶类衍生物,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选择性的对二磷酸糖苷与血小板受体结合起到抑制性作用,在继发ADP介导糖蛋白复合物的活化作用下,可对血小板的聚集起到良好的抑制性作用。氯吡格雷是一个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抗血小板药物,能不可逆地抑制ADP与其膜受体结合,不会对环氧化酶或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功能产生影响。ADP与其膜受体结合参与 GP IIb/IIIa受体激活,GP IIb/IIIa受体与纤维蛋白原结合,将血小板连接起来导致血小板聚集。同时,可通过对血小板活化扩增造成影响的阻断性作用,对其他激动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形成阻断和抑制,从而更好的预防血栓形成。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①在治疗效果上,采用联合用药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35%,而采用单药治疗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为78.57%,可见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②在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上,经治疗2周后,联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与单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相关文献和医学报道获得的研究结果存在相似性[8],该研究结果也充分说明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具有积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上,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在临床治疗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喜梅,单艳华,王东,等.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144-145.

[2] 浦岩柏,陈欣宇,于洪.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5):251-252.

[3] 张建华,陈文斌.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5,9(1):38-40.

[4] 赵晓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1):1578-1579.

[5] 周亮,葛坤文,梁逸.依达拉奉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13(6):588-590.

[6] 陈少川,刘特炯,许琳婷.尤瑞克林、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2):2686-2687.

[7] 孙友霞.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6,28(9):159-161.

[8] 代承志,辜建伟,彭竹芸.氯吡格雷单用与联合依达拉奉对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J].中国药业,2016,25(9):34-38.

(收稿日期:2016-10-28)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塞依达拉奉氯吡格雷
依达拉奉对短暂性脑缺血的干预效果观察
浅析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45例临床分析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