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思维
2017-05-31朱华顾留珍
朱华 顾留珍
[摘 要]在学习活动初期,学生的思维往往是幼稚的。教师应有意识地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经历实践,并拓展实践,深化实践,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实践;思维;去“稚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4-0080-01
受原有知识储备和经验背景的影响,小学生刚开始接触新知时,思维是肤浅的,是“稚化”的。著名教育学家蒙特利梭说: “我听了,就忘了;我看了,就记得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实践是学生智慧的源泉。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创造让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并拓展实践,深化实践,让学生的思维在实践中逐步走向深刻。
一、经历实践,搭建思维平台
在学习活动初期,学生的思维往往是零散的、幼稚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经历实践过程,适时地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总结,挖掘其中隐藏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逐步去“稚化”。
例如,教学口算除法“45÷3=15”时,教师可开展“分巧克力棒”的实践活动:教师准备45根小棒,要求学生平均分成三份,算出每份是多少根。学生动手操作,总结汇报时出现了三种分法:①把45根巧克力棒一根一根地分,分成三堆,每堆是15根;②先把其中的3捆(每捆10根)平均分,每份一捆(10根),再把剩下的15根依次分,最后每堆是15根;③先把15根巧克力棒平均分,每份5根,再把剩下的3捆平均分,每份1捆(10根),最后每堆也是15根。教師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讨论,让学生逐步感悟到45÷3=(30+15)=30÷3+15÷3=15的算理,学生的思维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深化。
二、拓展实践,抓住思维本质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往往会被形式多样的情境所吸引,进而导致过分沉浸在情境中,并没有把握其中核心的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实践活动的适度拓展,把隐藏的数学背景外显出来,帮助学生抓住本质,深化思维。
例如,教学“分数与除法关系”时,理解“3÷4=3/4”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课上,教师要求学生将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平均分成4份,方法越多越好。学生兴趣盎然,很快找出第一种分法:把三张同样的圆形纸片重叠在一起,经过上下、左右两次对折后,沿对折线剪开,取出其中的三份拼成,得出3÷4=3/4。教师没有满足于此,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分法吗?学生在思考、讨论之后,发现了第二种分法:先把两张圆形纸片重叠在一起,对折剪开,也就是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再把剩下的一张圆形纸片也平均分成四份,取其中的一份;最后拼成,也得出了3÷4=3/4。教师适度拓展实践活动,可使学生抓住本节课的核心要素——平均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深化实践,促进思维创新
实践活动能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理解所学的知识,还能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深化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从模糊到清晰,从抽象到形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根据学生已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图形面积计算的经验的基础上,直接提出要求:“同学们,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探究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吗?”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后,得出多种方法,下面给出其中三种方法。
(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
(2)把梯形沿对角线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分别算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再将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加;
(3)如图,画两条高,把梯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
学生积极地思考,并动手实践验证,最后小组交流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责编 钟伟芳)